研究:自主解題教學法 學習成效高

李小奕
font print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小奕編譯報導)一項針對中小學生的教學研究顯示,老師在課堂上不用傳統方式授課,而是先出一些數學題目,讓學生或小組自行思考並構建各自的解題模式,這種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研究由澳洲蒙納士(Monash)大學教育學院的沙利文(Peter Sullivan)教授主持,研究對象涵蓋澳洲三個州的5000名中小學生。研究發現,比起傳統的聽老師上課,學生較喜歡這種自己思考解法的教學方式。沙利文教授表示,如果學生能自我組建數學觀念,而非被動由老師教導,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

實驗以分數課程為主,目的是激發學生的解題能力。老師在課堂上不先講解方法,而是要求學生自己想出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解分數問題。學生遭遇困難時,老師會給予提示。在學生探索出各種解題對策後,再讓他們練習其他類似的題型,以加深印象。

沙利文教授說:「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如能自行聯想數學原理,得出自己的解題對策,那麼學習成果會更加穩健。」不過他認為,這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專注付出,才能使學生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要達成目標,就必須鼓勵學生持續的集中精神、獨立思考、建立信心,以及努力學習。」

這種教學法可讓學生主動性思考問題,而傳統的聽課教學多為被動思考,兩者截然不同。沙利文教授說:「學生在克服難題過程中所學到的策略和經驗,對他們往後的課業和生活也很有用,而且這種挑戰還有助於腦部發育和腦力開發。」

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會帶動學校改變教學模式,老師或許會重新編寫數學教案、教科書,以及測驗方式。

責任編輯:林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學不好數學的學生現在可能有了好藉口。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某些原本為了讓數學更有意義的教學方法,可能在實際上讓數學變得更難以理解。
  • 〔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胡清暉/台北報導〕實行考試與補習制度的亞洲地區,包括新加坡、香港、日本、台灣等國家,數學及科學成就表現全球頂尖,但「正向態度」與「自信心」平均成績卻低於國際平均;教育部表示,這顯示教育現場必須檢討思考,才能帶動學習興趣。
  • 教育部公布最新一波十二年國教微電影,台北市萬芳高中教師蕭文文將表演藝術融入數學、化學等知識,成為活化教學典範。
  • 全球著名的新西蘭數學家Vaughan Jones爵士呼籲,新西蘭兒童數學能力令人擔憂,學校應考慮恢復傳統的數學教學法。
  • 重庆市小学女教师夏子莉独辟蹊径,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文化相关的评书带入课堂,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丰富多彩,受到孩子和家长欢迎,也获得专家好评。
  • (大紀元記者馬天祥採訪報導)說到數學,可能有很多學生不喜歡這門課程,覺得枯燥乏味、難以捉摸。筆者多年來也是這種感覺。但採訪了灣區數學名師王老師之後,筆者發現,原來,數學不但很有趣,而且不難學。前提是,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
  • 坦普爾斯托學院(Templestowe College)校長赫頓(Peter Hutton)最近在澳洲墨爾本(Melbourne)的一次演講中說:「初高中教育僅對三分之一的學生有用。」他還質疑道:「在孩子們年齡小時,學習是自然而然的、愉悅的。我們是怎麼讓(後來的)學習變得如此糟糕。」
  • 線上教學
    從實體課轉化到現在教學課程的核心秘訣及操作,首先,投影片的使用技巧需掌握「講到才出現」的原則;提問問題時,甚至可以請學生舉起真正的手搶答,藉由遊戲化與分組機制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混合使用各種教學法,讓教學節奏更有變化,也更能夠抓住螢幕前學生的注意力。
  • 線上課程, 線上教學
    疫情使得線上教學成為企業和學校重要的教學與溝通工具,如何善用線上教學達到更有效率的教學成果。作者分享三個課前準備的重點,結合互動式的教學技術、分組與遊戲化的課程設計,而且只使用白紙跟粗筆做教具,加上Google表單就行。是不是很簡單?只要按照步驟建立好聯絡管道,積極面對,愈練習就會愈熟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