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開孩子智慧的天窗(下)

卡爾•威特的教育理念(8)
作者:心怡
font print 人氣: 4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接上篇

「我絕不使用填鴨式的教育」

卡爾·威特極力反對填鴨式的教育,因為孩子既感到難受又學不到知識,只會成為死板的知識接收器,所以他採取先喚起兒子的興趣,再順著兒子的興趣進行教育。每天散步時兒子只要對某種事物產生了興趣,就教給兒子相應的知識,他既沒有進行系統的教育,也沒有按照課本教基本知識,因為這些都與兒童的學習習慣不符。

比如,教5歲的兒子畫地圖就是讓兒子身臨其境,卡爾·威特帶著兒子到村莊散步,觀察不同的地形、地貌、河流的走向、森林的分佈等。邊學邊玩的方式使兒子非常感興趣,晚上回家就向母親報告今天的見聞,而且描述的非常準確。實地勘察一段時間後,他就讓兒子站在高塔上遠眺,兒子瞭解全貌後就可以畫出準確的地理略圖了,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這麼精細的地圖是一個5歲的孩子製作的。用同樣的方法,他還教會了兒子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物理學、化學和數學。

在天文學方面,他讓兒子多看神話書,帶兒子去天文臺,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等。當時一位了不起的學者、塞肯得羅夫伯爵對他兒子的神奇才華極為仰慕,於是把小卡爾叫到家中用望遠鏡親自教他,還把許多物理化學的器械、各種書籍給小卡爾利用,這使他的兒子異常興奮。總之,兒子在幼年的學習,都是在無窮的樂趣中進行的。

「我堅持與兒子的地位平等」

幼兒的究理精神是從2、3歲開始,當向大人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時,說明孩子就開始思考了。可是很多父母不僅不給予解答,反而埋怨孩子胡思亂想,甚至隨便敷衍、命令和壓抑孩子,使孩子的智力剛開始萌芽就枯死了。卡爾·威特極力反對這種催眠式的教育,使孩子陷入消極的幻覺狀態中。相反他使兒子敏銳的觀察社會上的壞事、矛盾和缺陷,決不讓兒子「像亞當和夏娃那樣,僅僅滿足於在不知自己是裸露著身體的情況下過著快樂的天堂生活。」

當兒子提問時他都會給予鼓勵、耐心的解答、不欺騙兒子,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就老實的說:「這個爸爸也不懂。」於是父子二人一起翻書、去圖書館查資料,並且謝謝兒子:「如果不是你今天提問,爸爸至今也沒明白這個問題呢。所以你以後要多多的提問,我們一起來學習知識。」果然兒子的問題源源不斷,他讓兒子自己思考、去找出答案,並且不否定兒子的錯誤:「其實你的答案也有道理,也許是爸爸錯了,我們去看看書上怎麼說吧。」與兒子保持平等的地位,教給兒子不迷信權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羅森布魯姆教授的數學教導方法」

兒子5歲時已經會用3國語言說話,還懂得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在神話、歷史和文學方面已經達到初中畢業生的水準。可是卻不喜歡數學,連乘法口訣都不會,但卡爾·威特沒有強制兒子死記硬背乘法口訣。後來他得到羅森布魯姆教授的幫助,這位傑出的數學教授告訴他一套趣味教數學的方法。

比如把豆子和鈕扣等裝入紙盒裡,父子二人各抓出一把,數數誰的多。還有做擲骰子的遊戲,用2個骰子一起拋出,出現3和4就得7分,玩3次或5次計算一下決定勝負,兒子非常喜歡這種遊戲。數學教授建議每次玩遊戲不超過一刻鐘,因為數學遊戲很費腦力,超過一刻鐘就會感到疲勞。2、3週後,他們把骰子改為3個、4個,最後達到了6個。

接下來把豆子和鈕扣分成2組、3組、4組,把它們排列起來數數各是多少,然後把結果寫在紙上,做成乘法口訣表掛在牆上,這樣兒子就懂得了乘法口訣。還有做買賣的遊戲,卡爾·威特和妻子經常到兒子開的「商店」買東西,兒子計算長短、重量、價格等。不久兒子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算術開始又學會了代數、幾何,甚至愛上了數學。

再用功也不會損害神經

當時維護舊式教育的人們極力反對卡爾的興趣教育理念,認為會損害幼兒的神經,可是事實證明有興趣的主動學習再用功也不會損害孩子的神經。而舊式教育用強制、填鴨式、毫無趣味的教育方式反而使孩子越來越厭惡學習,才會損害幼兒的神經。

有一位極力反對卡爾教育理念的小學教師米斯卡維諾,也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天才。於是讓不到5歲的兒子每天學習10個小時,坐在被書本覆蓋的書桌前如同一隻被關在籠中的小鳥,強制兒子每天學習深奧的書本:歷史、地理、物理學、生物學,還要學習本國語、各種外國語等。這個可憐的孩子從懂事開始就幾乎沒有出過書房,臉色蒼白、沒有血色,而且眼神顯的空洞而迷茫,這種強制性、填鴨式的學習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痛苦和負擔。

興趣教育對於小卡爾來說學習就是玩、一種有趣的遊戲,再用功也不會覺的累,而且越玩越有勁學習。結果在小卡爾上大學之後,這位小學老師兒子的智力仍然沒有得到發展,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卡爾在兒子2、3歲時就開始培養各方面的興趣,兒子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到10歲左右就能獲得優秀大學畢業生的能力,而且身心健康發展。而舊式的教育方法,強制性、灌輸式的教育使孩子的各種潛能都被無情的泯滅了。

「在對兒子的施教上,我一直深信百聞不如一見」

一個人只拘泥於書本的知識,會變的目光短淺、頭腦狹隘,所以他讓兒子在生活中學習。有一次兒子對伽利略關於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故事產生了懷疑,因為兒子從不輕信書本、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於是卡爾為兒子找來一大一小的鐵球,帶著兒子爬上樓頂做實驗。做完實驗後兒子覺的太神奇了,就開始津津有味的研究枯燥乏味的物理學,他就是用這種親身體驗、實物接觸的方式培養兒子的學習熱情。

卡爾·威特在兒子2歲以後,在走親訪友、買東西、參加音樂會、看歌劇時都會帶著兒子,讓兒子從小就與身分各異的人士交往談話、提高社交能力,於是越是人多或重要場合,兒子發揮的越好。所以到後來兒子成名後,與貴族、王公大臣甚至國王打交道時,都能表現的非常得體,給別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卡爾·威特還經常帶兒子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植物園、工廠、礦山、醫院、保育院,對於兒子的疑問他都會深入淺出的解釋和說明,從不敷衍了事。每次參觀回來讓兒子詳細敘述看到的一切,這樣使兒子能夠記住更多的東西。

在兒子3歲以後,他帶著兒子到處周遊。兒子5歲時幾乎去過德國所有的大城市, 6歲時的見識已經超過很多大人,很多人會來問兒子關於地理、歷史的知識和奇聞軼事等,於是兒子寫了一本遊記記述自己旅途中的見聞,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他認為讀萬卷書比不上行萬裡路,現實世界能教給孩子更多、更豐富、更生動的知識。

「玩出兒子的各種能力」

玩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興趣,而且在玩之中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兒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都是通過遊戲玩出來的,智力遊戲就是玩的重要方式。比如玩一種「甚麼東西不見了」的遊戲,讓兒子看清楚桌子或盤子裡放的東西,然後閉上眼睛,悄悄拿走或加上一件物品,再讓兒子睜開眼睛看看發生了甚麼變化。漸漸的兒子形成了敏銳的注意力、記憶力和觀察力,就算只看一眼天空中飛翔的一群小鳥,也能準確說出一共有多少隻。

在智力遊戲中,要結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實際水準,遊戲內容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難。而且豐富多彩的東西會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枯燥乏味的遊戲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各種能力都應該從小培養,當一個孩子懂的玩耍時,他的創造力、想像力就已經開始了。比如蓋房子的遊戲,孩子必須手腦並用,可以開發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

@*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雪白的牆上橫七豎八的畫著幾道醒目的紅色鉛筆道,不用問,一定又是我那還不到四歲的兒子的「傑作」。「成成,過來!」一聲斷喝,兒子探頭探腦地從起居室跑出來,不敢走近,只是睜大了眼睛,一臉無辜的看著我,真讓我氣不打一處來。
  •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賽德兹說:「把一個低智兒童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 卡爾·威特面對早產一個月、大腦發育不健全的兒子,雖然傷心著急卻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仍然按照計畫進行早期教育的試驗。他認為早期教育能夠造就天才。
  • 根據兒童潛能遞減的法則,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有著某種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這個最佳時期非常關鍵,它對人一生的智力發展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千萬不能錯過。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關鍵,就是抓住最佳時期。
  • 「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關鍵,就是抓住最佳時期。」因為嬰兒時期的一切潛能,如果不去利用與開發的話,就永遠不會得到發展。
  • 幼兒在3歲之前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盡早教孩子的語言非常重要,語言既是進行思維的工具,也是接受知識的工具。如果孩子能在6歲之前掌握準確的語言,那麼孩子的智力發展就會非常快......
  • 作者卡爾·威特在第四章「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中講述了如何打開兒子智慧天窗的方法,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真正目的。他沒有用強制、填鴨的方式,而是培養兒子的學習興趣,把兒子的潛能完全開發出來。
  • 抓住孩子模仿用筆的機會教他寫字。(Fotolia)
    在兒子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後,卡爾·威特開始引導兒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讓兒子感到讀書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根據兒子的閱讀能力選擇對兒子有益的書。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