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花錢的教養方法

台灣/ 李偉文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雖然大家都同意:「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但是面對一波又一波的不景氣與企業裁員,當許多人開始為明天的生活憂慮時,對於孩子教育費用的支出難免愁上加愁了!

其實對於孩子從學齡前一直到中學,有非常多公共的免費資源可以提供孩子的學習需求,甚至在課外活動的安排與參與上,也不見得一定要花錢,只要家長多用點心,不花錢的教養方式反而可能有最好的效果呢!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調查研究報告,發現一個人自我評價高低的來源,是根植於幼年時父母陪伴時間的多寡而定。所謂自我評價的意思是不管外在的成就高或低,一個人覺得自己是不是有價值的人的自我認定,通常這也是一個人快樂與幸福感的來源。

若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花很多時間陪伴著孩子共同遊戲、共同分享、共同學習,那種孩子潛意識中會有「我是有價值的,因為父母在乎我。」但是父母若整天忙著做生意,把孩子丟給外傭或保母,一年到頭跟孩子沒有多少次交心的談話,那麼孩子即便理智上知道父母忙著賺錢沒辦法陪我是為了我好,但是潛意識裡卻會烙印下:「一定是我不好,所以不值得父母親花時間在我身上。」

這種童年的欠缺會形成一輩子心理上的黑洞,我想有許多人永遠不滿足地在追求金錢與浮泛的虛名,或許都是在填補這種內心的渴望吧?

因此,當父母因為不景氣或少了加班應酬而多了回家陪伴孩子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說,反而是非常好的彌補機會。

孩子的學習分為課本知識學科以及課外活動與人格生命態度等兩大領域。

以上課的科目而言,若是我們沒有錢讓孩子補習、請家教或上才藝班,該怎麼辦?尤其有人說,城鄉差距的關係,若是孩子碰到不盡責或沒有能力的老師該怎麼辦?

其實這些年,從政府到各個民間公益團體都針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許多影音教材的製作。我們可以上網進入教育資料館網站,裡面從幼兒、小學、國中到高中職,每個學科,每個章節除了文字教材之外,還有邀請最棒的老師錄製了生動的教學影片,除了可以點進去線上學習之外,甚至開放下載放在自己的媒介上隨時隨地研讀。

教育部網站裡也有許多很棒的資料庫可以使用。記得以前曾經到教育部參加一個會議,討論該如何使用與推廣中小學的題庫教材。這是政府為了顧慮經濟情況不佳的家庭,沒有錢買坊間出版社出的測驗卷,於是教育部花了不少經費邀請老師針對各個版本的教科書分冊分章節出測驗卷,這些資料除了放在線上供大家免費下載之外 (國民中學學習資源網),開會就在討論若沒有能力買電腦或買紙來列印的家庭,該怎麼把資源送到這些需要的人手中。

我自己也知道住在我社區裡有幾位年輕朋友,號召了一些他在大學時勤於當家教的同學,錄製了許多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的影片,提供沒錢上補習班的人免費線上學習。

像這樣的免費資源只要家長有心,一定可以找到非常多且適合孩子的教材。若是家裡沒錢買電腦或沒錢上網,這也沒有關係,所有公立圖書館與文化中心,都有許多電腦可以免費供孩子使用。

對了,千萬不要忽略了圖書館,圖書館除了書之外,還有影片,以及許多坊間不容易租到的紀錄片或教學片,當然,這一切資源與服務都是免費的。

另外,除了這種課內的學習之外,透過戶外活動讓孩子接觸到真實的世界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參加活動,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當然會收錢,但是,在台灣,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幾乎每個週末假日都有數不清的免費活動。包括各地的文化中心,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每年至少有數十個機構或單位,基於達到親近民眾的形象與任務,都必須辦舉許多活動,而且因為「績效」的評估,各部門無不使盡渾身解數來吸引民眾參加。

除此之外,數以萬計的民間社團或者企業與基金會,也都會定期舉辦免費的推廣活動,而且往往這些免費的活動都是該組織重要的標竿型宣傳,所以邀請的講師與活動帶領人反而都是最頂尖的,就像線上學習的免費教材講師都是該領域最棒的人才一樣,其實是因為這些公共資源,都是政府或公益團體投入大量成本所設置的。

就像這些年我曾經擔任過不少政府計畫案的評審,看到那些委辦的案子起碼都得花上數百萬元乃至上千萬元,做了教材教案後就是掛在網站上供民眾免費使用,身為納稅人的我們,若沒有好好利用,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另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團隊合作與價值觀的建立,往往在追求知識與課業成績之餘被我們忽略掉了。通常我們會鼓勵孩子參加學校或社區舉辦的各種社團,或擔任公益團體的小志工,讓他們有機會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以及合作完成一些任務與挑戰。用這種方式進行這些非常重要的學習,也幾乎是用不到什麼錢的。

我們必須面對社會朝向M型化發展的現實,但是我們有信心即便沒錢,也可以給孩子最恰當的教養方式,家長當然要多用點心,但是這樣的用心絕對是非常值得的。◇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害怕」現象在2歲至3歲的兒童中非常普遍,可以說是幼兒成長中一種正常的現象。從某種意義說,害怕情緒也是一件好事,會讓孩子有一定的危險意識,不會做出特別出格的事情。這種情況剛剛出現的時候,父母們可能會有些擔心,擔心是不是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了,不知道如何應付。那麼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們平穩地度過這一階段呢?
  • 小孩子之間玩耍時發生爭執是再所難免的事情,孩子們經常會不計前嫌,事情過後繼續玩耍。但如果同樣矛盾屢次發生,或者是發展到對孩子身體的傷害,如打人、咬人、抓人等行為時,無論是被打的或者打人的父母雙方都要引起重視了
  • 長牙是孩子身體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乳牙是兒童的第一組牙,保護好乳牙對於日後恒牙的生長有很重要的意義。
  • 孩子們之間出現紛爭,家長如果視而不見或者聽而不聞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事事介入,總是扮演「滅火員」好像也沒有解決什麼問題。其實這個時候最根本的原則應該把握好,那就是要鼓勵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和矛盾。
  • 親子對話是一門愛的藝術,也是父母必修的功課。如何與孩子開心對談?有哪些訣竅與禁忌?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教養不同調的照顧者,有時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況是上一代長輩,甚至是保母。因此當教養不同調的時候,騎虎難下,父母該怎麼辦呢?
  • 為了孩子的在線安全,父母首先應該告訴孩子的就是,不接受陌生人的請求,不分享個人信息,以及在下載任何內容之前徵求父母的許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