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改編: 賣火柴的小女孩

辛勤改編
font print 人氣: 1803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4日訊】小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又和你們見面啦!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賣火柴的小女孩》。

那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歐洲北部下著大雪,天气冷極了!

一個窮人家的小女孩被凍醒了。她的媽媽正在生病。小女孩怕媽媽凍著,于是她把自己的破被子輕輕地蓋在媽媽的身上。

明天就要過年了,家里一點儿吃的東西都沒有,怎么辦呢?小女孩一個人在發愁呢。她想來想去,還是得把賣剩下的火柴再拿出去賣。

小女孩打開家門,外面刮著大風,下著大雪,真是冷極了!

她穿著媽媽那雙又大又舊的拖鞋,上街買火柴。

寒冷的早晨,街上一個人也沒有。除了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誰愿意在這個時候出來啊!

快到中午了,街上終于有了行人,她赶緊喊著:先生、太太請買一包火柴!先生、太太請買一包火柴!……可是,人們都忙著買過新年的東西,誰也不需要火柴。

小女孩走了很多路,叫得嗓子都啞了,也沒有賣出去一盒火柴。

天漸漸的黑了下來,小姑娘手里還是拿著那包火柴。

突然一輛馬車飛奔過來,她慌忙的跑過街道。馬車沒有撞到小女孩,可是媽媽那雙舊拖鞋卻跑丟了。

可怜的小女孩只好光著腳在雪地里走了。她又冷又餓,身體不停地發抖。她走到一戶人家門口,輕輕地敲了敲門,希望有人買一盒火柴。可是,開門的女主人搖搖頭,不愿意買她的火柴。

大雪還在下著,天越來越黑,人們都回家過年去了。這一天是新年的最后一天,每一家都在准備好吃的晚餐。遠處飄來一股烤鵝的香味儿、還有面包的香味儿……

小姑娘在一個牆角的雪地上坐了下來。好冷啊!小女孩縮成一團。她的小手已經凍僵了,腳也凍得不听使喚了。怎么辦呢?她忽然想到了手里的火柴,插一根火柴也許會暖和一下。于是,她抽出一根火柴,在火柴盒上划了一下,“哧”的一聲,一朵溫暖、美麗的火花出現在小女孩的手上。

寒冷的夜晚,火光給小女孩帶來了溫暖。她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旁邊,火燒得真旺啊!她把腳伸過去,想暖和暖和。突然,火爐不見了。小女孩還是坐在冰冷的牆角,手里拿著一根燒過的火柴棍。

她又划亮一根火柴,火光照亮了牆壁,小女孩的眼前好像出現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有面包、牛奶、沙拉,還有一只香噴噴的烤鵝呢!啊!那只烤鵝正朝自己走了過來。小女孩已經一天沒吃東西,這時候餓急了。她想,要是能夠吃上一口食物,那該多好啊!她想著想著,……突然,火柴又滅了。小女孩的眼前還是那又厚又冷的牆。

她又划亮一根火柴。在火光中,小女孩好像看見了爸爸和媽嗎。媽媽的病已經好了,爸爸也從遠方回來了。他們還搬到一間又美麗又溫暖的房子里,正在准備過年呢!火柴滅了,爸爸、媽媽又不見了。

小女孩再划亮一根火柴,火光跳動著,她覺得自己站在一棵圣誕樹旁,這棵圣誕樹比所有的圣誕樹都大,樹上點了很多蜡燭,像天上的星星,好看極了!

不一會儿,美麗的圣誕樹消失了。小女孩又划亮一根火柴,她好象看見了慈祥的老祖母。老祖母已經死了,現在又回來啦!小女孩高興地叫起來:“啊!老祖母!”她怕火柴滅了以后,老祖母又不見了,所以,連忙把剩下的火柴全部擦亮了,火焰把周圍照得亮亮的,比白天還亮。小女孩覺得老祖母緊緊的抱著自己,兩個人在光明和快樂中飛上天空,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懮愁的地方去了……。

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嗎?

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后凍死在雪地里,但我們也不要太難過了,因為在故事的最后,我們知道小女孩的靈魂和老祖母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懮愁的地方去了……。說不定啊,真的有那么一個美好的地方呢!

寫這個故事的人叫安徒生,他去世已經一百多年了。安徒生啊,是歐洲丹麥人,他小的時候家里也很窮。但是安徒生特別愛讀書,也愛寫故事。安徒生寫的故事,大人、小孩都愛听。我想你們一定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和《拇指姑娘》的故事吧!這兩個故事都是安徒生寫的。在我們以后的儿童節目中,我們會給小朋友們講更多好听故事。再見!(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陳水扁總統昨天下午在總統府接見花蓮原住民兒童之家院生,院生為陳總統進行一場活潑動感的歌舞表演,並獻上紀念品。陳總統則致贈十套兩屆總統教育獎得獎同學的故事文集給原住民兒童之家,希望所有院生在貧困向學、熱心助人、展現毅力與鬥志的學子故事中獲得啟示,也感受他對院生們的期待與重視。
  • 今年的洞庭湖水災令人懮心。水災畢竟不同于地震、台風,中國古人早就有治水的成功故事,遠的有大禹治水,具體細節已不可考,只知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近的則有康熙治河,有詳盡的史實可查。
  • 日本環境省為讓中、小學生更能了解環保的重要性,特地製作了三款遊戲型的環保教材,有電玩型、卡片型、拼圖型遊戲。環境省希望能育教於樂地教導學童認識化學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及環保的重要性。這三款環保遊戲型教材是環境省針對中、小學生所設計的。其中一款名為「創造理想家鄉」的軟體可以讓學童自由地上環境省的網站上玩。遊戲是採童話故事的方式進行,遊戲中的主角是一隻狐狸,它為了要種稻建設理想家鄉必須靠河童和天狗的幫助,向天狗許願一事代表了化學物質的使用,向河童進貢代表了自然環境的維護。經由遊戲的進行,學童可體驗到自然與科學平衡的重要性。
  • 鄧去奢自幼就跟隨道人修道,常常是廢寢忘食,如痴如醉。在30歲的時候,落足于松陽縣安和觀。
  • 這本書的“主人公”(如果日記也有主人公的話)是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陳雲和鄧力群。前三者構成了那個時代衆所周知的“鄧胡趙體制”,後兩人結成的是難爲外人道的“陳鄧聯盟”。前者是中國80年代改革開放的主發動機,後者是那個時代抱殘守缺的核心堡壘。前者是在朝的執政派,是主流派別,後者是在朝的反對派,是异見分子。這兩派之間的較量、妥協、再較量,再妥協,直到“鄧胡趙體制”完全崩潰,直到胡耀邦和趙紫陽一死一囚,是鄧小平王朝宮廷故事的主綫索。
  • 90年代曾經紅極一時的警匪片《龍年警官》,也許許多人至今還記憶猶新。12年后,當年憑借這部戲一舉獲得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的魏人,又推出了“姐妹篇”電視劇版的《蛇年警官》。記者從昨日(8.26)《蛇年警官》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盡管這部姐妹劇主人公的名字仍叫傅冬,但故事的背景、人物的年齡、情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它通過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案情,以及錯綜复雜的
  • 華爾街日報2002年8月26日報導,香港回歸中國不久,英國專欄作家邁克-拜可曼(Michael Backman)在“亞洲的日蝕:亞洲商業陰暗面大曝光”一書里懮傷地談到,“香港的處境就象用水煮青蛙的寓言故事。
  • “人民”這個詞是許多人早在一進小學就學會了的,但這個詞的具體涵意令筆者困惑了很久很久。在大陸,隨處可見“某某人民政府”、“某某人民醫院”、“人民郵電”、“人民電力”等等字樣,但以筆者的經驗,這些冠以“人民”稱號的所在,對人民并不友好。不過困惑真正變成問題并常常縈繞于心,倒是因為“他人的故事”。1989年東歐“革命”,其中,匈牙利是先從國名變起的: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國”變成了“匈牙利共和國”。根据我的淺識,這類大事的發生,沒有人民的擁護是不行的,人民何以不喜歡“人民”這個稱呼?
  • 有位財主老來得子,對儿子甚是溺愛。這位小少爺自然也就淘气得很。
  •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記述了一些關于小人的故事,說明小人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現簡略介紹這些小人的傳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