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召公諫厲王弭謗

font print 人氣: 868
【字號】    
   標籤: tags:

【解題】本篇記載召公勸戒厲王止謗的主張,提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的觀點,語意詳實,很有見地。

厲王(1)虐,國人謗王。召公(2)告曰:「民不堪命(3)矣!」王怒,得衛巫(4),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5)。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6)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7)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8),傷人必多,民亦如之(9)。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10),為民者宣之使言(11)。故天子聽政(12),使公卿(13)至於列士(14)獻詩(15),瞽獻曲(16),史獻書(17),師箴(18),瞍賦(19),矇誦(20),百工諫(21),庶人傳語(22),近臣盡規(23),親戚補察(24),瞽史教誨(25),耆艾修之(26),而後王斟酌(27)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28)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29),其所以阜(30)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31),胡(32)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33)?」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34)。

【注釋】

1. 厲王:周厲王,姓姬,名胡,周朝之暴君。
2. 召公:召穆公,名虎,周厲王的卿士。
3. 民不堪命矣:人民不能忍受嚴苛的政令了。不堪,不能忍受;命,指周厲王嚴苛的政令。
4. 衛巫:衛國的巫師。巫,從事降神事鬼的人。
5. 道路以目:走在路上相遇,不敢發言,只能用眼神示意。
6. 弭:音米,阻止,消除。<--ads-->
7. 障:築堤防水曰「障」,這裡是「堵塞」的意思。
8. 川壅而潰:河川堵塞,洪水就會氾濫。壅,堵塞。潰,水沖決堤岸。
9. 民亦如之:防民之口的危害也像川壅而潰一樣。之,代名詞,代稱「川壅而潰」。
10.為川者決之使導:治水的人引導水使河流通暢。為川,治水。
11.為民者宣之使言:治民的人開導人民讓他們把意見表達出來。為民,治理人民。宣,開導。
12.聽政:處理政務。
13.公卿:三公九卿,指朝廷大臣。古代官爵分公、卿、大夫、士四等。
14.列士:指一般官員。古代「士」階級,又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故稱列士。
15.詩:指諷諭朝政得失的詩篇。一說,指民間的歌謠,可供國君了解風俗人情,考察政事得失。
16.瞽獻曲:樂官獻上反映民意的樂曲。瞽,音鼓,即盲人,這裡指樂官,古代樂官多由盲人擔任。
17.史獻書:史官進獻古代政教的書籍作為鑑戒。
18.師箴:少師進獻規勸的言辭。少師,樂官的一種。箴,音真,富有勸誡義的文辭。
19.瞍賦:瞍者朗誦詩歌。瞍,音叟,無眸子的盲人。賦,朗誦。
20.矇誦:矇者吟讀書文。矇,音蒙,有眸子的盲人,俗稱的睜眼瞎子。
21.百工諫:百工諫直言勸諫。一說,百工即指百官。
22.庶人傳語:百姓的意見間接傳達給天子。庶人,平民百姓。
23.近臣盡規:左右近臣盡心規誡。
24.親戚補察:與君王同宗的大臣觀察天子的措施,彌補天子的過失。
25.瞽史教誨:樂官、太史都能進行教導訓誨。
26.耆艾修之:師傅老臣統整意見。耆艾,年高德劭的人。耆,音其,艾,音艾,古者年六十歲者稱耆,年五十者稱艾;這裡指天子的師傅和老臣。修,整理,指統整上述的意見。
27.斟酌:衡量、考慮,以定取捨。
28.原隰衍沃:原,寬闊平坦的土地。隰,音習,低下潮溼的土地。衍,低下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9.行善而備敗:推行百姓認為好的事,防範百姓認為壞的事。備,防範。
30.阜:豐富、增加。
31.成而行之:百姓所發表的言論,是考慮成熟之後自然流露出來。成,考慮成熟。行,有自然流露之意。
32.胡:怎麼。表示疑問語氣。
33.其與能幾何:那些贊助你的人能有多少呢?與,贊助的人。一說,那又能維持多久呢?與,助詞,無義。
34. 流王於彘:將厲王放逐到彘地。彘,音至,地名,在今山西省霍縣。

【作者簡介】
本文選自《國語》,全書共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等八諸侯國的史實,主要集中在春秋時代,自周穆王起,至魯悼公止,共歷五百餘年,為一分國紀事之史。或稱為「春秋外傳」。

《國語》的作者:西漢司馬遷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稍後的班固也認為國語的作者是左丘明。但據後人考證,《國語》的筆法與《左傳》相異,文字內容也不連貫一致,可能是戰國時代史官所記的史料彙編而成,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蓋聞君子恥當年(1)而功不立,疾沒世(2)而名不稱,故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3)。是以古之志士,悼年齒之流邁(4)而懼名稱之不立也,故勉精厲操,晨興夜寐,不遑(5)寧息,經之以歲月,累之以日力,若甯越(6)之勤,董生(7)之篤,漸漬(8)德義之淵(9),棲遲(10)道藝之域。且以西伯(11)之聖,姬公(12)之才,猶有日昃(音:仄)(13)待旦(14)之勞,故能隆興周道,垂名億載,況在臣庶,而可以已乎?
  • 花是大自然的精華,美的花和人一樣,不但有正名,還有別稱、雅號,牡丹、芍藥等等不必提了;說說荷花,荷花學名芙蕖,俗名水芙蓉,騷人墨客稱之為「凌波仙子」。在中國、在台灣,凡是水池皆可種植荷花。詩經有「山有扶疏,隰有荷華」,古文觀止中有幾句:「…..獨愛蓮之出於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空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把荷花之美性推崇至極。我們華裔老人來美後,很少有機會賞荷;茲歡樂老人日間保健中心主持人李潮先生有鑒及此,又值荷花盛開季節,便組團去DC東郊觀賞獨一無二的大荷花公園。
  • 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東方庭院,也無法想像,沒有芭蕉的古典文學。沒有那一簇簇葉面舒張,深碧漫展的芭蕉葉,開在白粉牆邊,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風裡,長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學,沒有那一襲輕碧濃綠的芭蕉,千年來,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處呢?那夜雨裡,那孤獨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鬱的,在人世間受遍磨難的孤苦靈魂,又與誰共鳴?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樓,引來文人墨客無限懷念。而樓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關盼盼。白居易、蘇軾、文天祥等人吟詠燕子樓,必會提起那位忠貞的美人。
  • 作者:唐蓮
  • 這篇短文不過百十字,卻寫得言辭懇切,充滿昂揚健武的氣概。直截了當,屢用感嘆之語,尤其是文字之洗練而暢達,當是得益於作者少年喜讀的《春秋左氏傳》。
  • 全文緊扣住「恢復故疆,迎還二聖」之旨展開,這八個字,是作者終生奮鬥的目標,是未酬的壯志。
  • 齊桓公、晉文公所以名聲被傳頌至今日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兵勢強大,仍能夠尊重周朝天子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