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

法語角——趣味法-漢對照(三十)

【大紀元2014年07月11日訊】法國人愛葡萄酒,葡萄酒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野生葡萄樹逐漸被養殖。之後希臘人與腓尼基人在地中海盆地生產他們自己的葡萄酒。隨著基督教的發展,葡萄種植業在法國也越來越盛行。對基督徒來說,葡萄酒象徵著基督的血液,是彌撒儀式不可或缺的。通過諺語我們可以看出葡萄酒在法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Une journée sans vin est une journée sans soleil.

一天沒有酒如同沒有太陽。

法國人也用酒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或對人生的態度,如:

Quand le vin est tiré, il faut le boire.

當酒被打開,應該把它喝掉。

這條諺語反映了一種做事態度。做事要有始有終,一旦開頭就索性做到底,如中國人所講的「一不做,二不休」。

Chaque vin a sa lie.

每瓶酒都會有渣滓。

人無完人,再美好的事物都有瑕疵,再優秀的人也有缺點。

A bon vin ne faut point d’enseigne.

好酒不需打招牌。

俗語講「酒香不怕巷子深」,好貨無需吹噓,東西好自然會吸引人前來享用。也形容有才華的人,自會有人重用。但在當今社會,各大品牌雲集,不做廣告似乎很難吸引到顧客的注意。人們雖有了更多的選擇,卻缺少了內心的一份寧靜。

On ne connaît pas le vin au cercle.

我們不知道裝在桶裡的酒。知人知面不知心。

Cercle這裡指酒桶。酒裝在桶裡看不見,只能從包裝來判斷是好酒與否,但這樣往往容易被外表所騙。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