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不是病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77
【字號】    
   標籤: tags: ,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曾說,恐懼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這些恐懼包括了怕黑、怕鬼、怕一些不知名的東西。

一般來說,孩子的恐懼可以分為四類:

(1.)嬰兒型的恐懼:包括怕光、陌生人,以及巨大的聲響,這些恐懼多半在三、四歲左右便會自動消失。

(2.)黑暗恐懼:怕的事物當然是黑暗及黑暗中的幻想人物──魔鬼。這種害怕以學齡前後的孩子居多。

(3.)常態恐懼:例如怕蛇、怕老虎、怕鱷魚、怕上臺演講等。

(4.)病態恐懼:所謂病態恐懼當然是指對不該害怕的東西產生害怕而言,例如害怕學校、害怕紅色、害怕繩子或害怕獨處等。
  
一般來說,孩子的黑暗恐懼,即使忽略不管,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動克服。不過,幫助卻可以使孩子早些掙脫黑暗恐懼的伽鎖。

恐懼除了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特質外,根據近代心理學家的說法,也有一部分來自心理問題、模仿與學習。例如:突如其來的巨變。比方說有一天黑夜,孩子正在家中欣賞卡通片時,突然闖進了兩名歹徒,把他父親殺害了,並將家人的金飾洗劫一空,這種經驗便可能致使孩子對「紅」色(代表血)及黑暗產生極度恐懼。類似的個案,在我臨床的病例中曾見過一位。

父母的危言恫嚇。小時候的鄉下,由於農忙,父母親無暇照顧子女,往往會「造」出很多能幫他看管小孩的「黑夜保姆」──如「再哭,魔鬼就會把你抓走了」、「再不乖,小心野狼會吃掉你的舌頭」、「晚上出聲音的小孩,最容易被巫婆抓走」等等。在如此深具威脅意味的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孩子,能不憂、不懼、不害怕嗎?

幻想的產物。三至六歲是孩子的幻想階段,六歲到九歲的小孩想像力異常豐富,這樣的小孩,往往會在自己的週遭編織出與現實不符的人物,甚至因而產生恐懼。
  
從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論」來看,孩子起碼得在七歲以上,才慢慢懂得現實與幻想間的區別及差異,在此之前,何妨讓孩子沈浸在自己編織的夢幻裡呢!甚至聽聽孩子的幻想故事,比方說你可以問孩子:「黑暗裡的那隻大怪物,後來怎麼囉?」「牠變成了野貓之後,又做了什麼事?」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抒解孩子的恐懼,更可為你建立良好的「親子之情」。

如果你們是個忙碌且不常見著子女的家庭,那麼孩子的「黑夜恐懼」,還有另一種可能的原因──索愛。

因為唯有當他表現得害怕、恐懼不安時,成人才會給予關懷。長久的制約,孩子「只好」養成懼黑的習慣了。

不論孩子怕黑的因素是什麼,父母多給孩子意味著「安全」與「愛」的關懷總是必要的。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關係攻擊,是通過解除友誼、排擠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進行的威脅。父母們常常驚訝地發現,關係攻擊可能會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被朋友推開的經歷可能完全令人費解,並在日託或幼兒園引發焦慮。
  • 這個故事是為了幫助一群8歲孩子,希望他們能再度相信這個世界的奇蹟和美麗—在聽到這個故事之前,他們很難擺脫在網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圖像。圖像加上難以擺脫的深刻感受,讓孩子們嚇得睡不著—他們尖叫、流淚,也恐懼獨處。
  • 這是忍受多年悲傷和失去後,得以成長的故事。故事歷程和隱喻,對許多艱難情況和不同的年齡層來說,都有所幫助。
  • 《築巢的鳥兒》 適合年齡:兒童。 應對狀況:被迫離開家園。
  • 這是適合大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故事,目的是為了在2011年日本沿岸遭受海嘯襲擊後,為人們帶來希望並協助加強復原能力。這篇故事也收錄在東京書籍株式會社出版的《兒童心靈成長故事》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