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背後 孩子想什麼?

陳彥玲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老師,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嗎?我快受不了了!」玉蝶在電話那頭說的都快哭了。原來她為了11歲的獨生子──智軒,偷拿爸爸的錢和說謊而頭痛不已。玉蝶氣得祭出報警的恐嚇,但也難改智軒的行為。

「老師啊!小時候偷家裡,長大可還得了……。」聽著玉蝶難過的聲音,我說:「當父母真是不簡單也很偉大,不但要為國家栽培人才,還要維護社會治安。當父母的人應該也要接受國家的褒獎。」聽我這麼一說,玉蝶笑出聲來。

「笑得出來是好的開始,來,讓我們一起想想如何運用智軒的聰明才智來幫妳和幫他爸爸。」玉蝶驚訝的說:「他幫我們?他都幫不了自己呢?」我提醒玉蝶,孩子是會成長的,但許多父母常忘了給孩子機會展現他們已經長大,而帶著一廂情願的看法對待還沒能力完全獨立的孩子。

我說:「玉蝶啊,是大禹治水比較成功呢?還是他老爹鯀啊?」玉蝶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說:「圍堵不如疏通。唉!我一氣起來就只會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看的都是孩子表現出來的錯。」「是啊!這可能是許多父母的通病,當父母真是要從做中學呢!」

我鼓勵玉蝶:「妳也要學著如何看待自己的優點喔!用優點來鼓舞自己的熱情,因為陪孩子成長,需要相當的耐心與熱情,才不會容易洩氣,一洩氣就會動氣呢!」玉蝶其實是一個十分浪漫的母親,人如其名,不但長得美,對人大方,朋友也多。只是近幾年的金融風暴,讓她的浪漫不見了,變成一個心急又緊張的人。

「記得嗎?我們讀過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發生的事情不完全都是壞的,除非我們認定它就是這樣。」玉蝶開始跟我討論她之前真的太奢侈了。因為她有個婚姻失敗的母親,離婚後獲得不少贍養費,獨力扶養玉蝶長大。玉蝶在媽媽過度呵護下,養成了用金錢購買禮物,換取友誼和安全感的習慣。

智軒在不知不覺中有樣學樣。他的說謊源自於零用錢減少後,玩具供給變少。但是,他已經習慣用玩具交朋友。因此,他就用父母口中「偷錢」的手段來維持友誼,而害怕被處罰的心理造成了他說謊的行為。

所以,玉蝶開始跟我討論哪些方法不必花錢,還是能讓家人互動效果良好。玉蝶擁有一付甜美的嗓子,但是自從智軒上了小學後,忙於事業的她不再唱歌。玉蝶還很喜歡烹飪,因為外食方便,也很久不曾動手做羹湯。還有她以前常常跟先生一起散步看夕陽,但是自從電視占用散步時間後,也很久沒出門去散心了,時間一久,一家三口不再互相敞開心來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

「原來,智軒的問題出在我們大人身上,父母真是孩子的榜樣!」玉蝶鬆了一口氣。「雖然我們沒有用偷錢的觀點來處理孩子的事,但是,我們對物質的過度需求與依賴,卻讓孩子以為只有錢、物質才能享受生活,才能得到友誼。」

玉蝶決定不再用處罰的方式教智軒不說謊。她打算不再花那麼多時間加班,先把家裡照顧好。她停掉安親班,停掉外食習慣,讓智軒參與家務的討論,讓他幫父母做一些規劃與行動。也停掉孩子入睡之後看電視的習慣,改跟先生聊天,找回溫馨與浪漫。

不久之後,玉蝶告訴我,她發現智軒不再用說謊來換得挑戰父母成功的感覺,而且,他還真是一個好幫手。「還有,還有,簡約的態度可以讓人真正用心來享受生活的感動,誰說浪漫一定要花錢?誰說處罰才能讓孩子明白對錯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种對網吧運營的規定有效地限制降低了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但是有關人士同時指出,現在的孩子課余時間上網摸電腦相比過去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通過互聯網接触更多的信息,能讓孩子更清楚直接地感受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 家長和教師最不能容忍的問題之一,便是孩子說謊話。然而,又有幾個孩子沒有撒過謊?這一可怕的頑症著實讓人頭疼。

  •  說什麼也沒人相信,我常常與大師為伍。
      莫大年就說:「我看你一定得了吹牛症,才會每天不停的吹牛。」
  • 筱蓁當媽媽多年了,卻對自己的教養能力缺乏自信,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她看著獨生兒子忠銘在學校的表現,十分的困擾。她說:「老師,怎麼辦?忠銘總是被人欺負,越來越不想上學了,我真的很擔心。」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關係攻擊,是通過解除友誼、排擠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進行的威脅。父母們常常驚訝地發現,關係攻擊可能會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被朋友推開的經歷可能完全令人費解,並在日託或幼兒園引發焦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