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高級):三令五申

成語故事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原文】
約束(1)既布(2),乃設鈇鉞(3),即三令五申之。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註解】
(1) 約束:指軍令。
(2) 布:宣告。
(3) 鈇鉞:音「夫越」,古代刑具的名稱。在此引申為刑罰。

【故事闡述】

春秋時,有一天,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帶著自己寫的兵法晉見吳王闔閭。吳王看了覺得很有興趣,也覺得寫得不錯,但仍問孫武:「你的兵法可以試試指揮軍隊嗎?」孫武說可以。吳王心想不如給孫武出難題,又說:「那用婦女來試驗,沒問題吧?」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了宮中的一百八十名嬪妃宮女,當成孫武的女兵,請孫武訓練她們。

孫武將女兵分成兩隊,再命吳王的兩個寵妃為隊長,讓她們每個人都手持長戟,要她們聽到命令後,依令而行。女兵們個個都說:「明白了。」孫武又拿出鈇鉞等刑具,設定刑罰後,再三向她們告誡,一定要徹底服從軍令。於是孫武便命人擊鼓發出號令,女兵們不但不聽指揮,反而卻大笑起來。

孫武見狀很鄭重的說:「這次可能是我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讓妳們明白,這是身為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命令詳盡解釋一番後,又擊出鼓聲發出號令。但是女兵仍然嘻嘻哈哈的,沒有把命令當一回事。孫武便說:「如果是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那就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交待清楚,士兵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的過錯了。」於是孫武命隨從把兩名隊長推出斬首。吳王見狀連忙替寵妃們求情,可是孫武卻說:「我既然已經受命為將領,將領身在軍隊中,就無法完全聽從國君的命令。」仍舊斬了兩個女隊長。其他的女兵們看到之後,便完全聽從孫武的命令,不敢再嘻嘻哈哈,把將領的話當成兒戲了。

後來「三令五申」被用來比喻再三的命令告誡之意。

【討論】
(1)吳王看了孫武的兵法,出了一道什麼難題讓孫武解決?
(2)女兵們何時才真正瞭解孫武「軍令如山」的嚴肅性?
(3)為什麼孫武在第一次女兵們不聽指揮時,並沒有祭出刑罰?孫武這種凡事先內省的兵法策略,有什麼獨到之處?請你把想法和同學分享看看。

【造句練習】
例:老師三令五申,不准學生遲到。
例:爸爸三令五申的告誡我,不可以和陌生人攀談。

【相似成語】
再三告誡

【課後時間】
有許多成語中,含有「三」和「五」兩字,例如:「三令五申」、「 拿三道五」、「 隔三差五」、「 連三跨五」。請你查一查,這些成語各是代表什麼意思呢?

【參考解答】
◎「三令五申」—-比喻再三的命令告誡之意。
◎「拿三道五」—-一種猜數字的遊戲。比喻瞎猜。
◎「隔三差五」—-間隔三、五天。
◎「連三跨五」—-形容身手矯健,動作敏捷。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應當顧全大局,而不在細微末節上錙銖必較,才能從宏觀中,取得較易成功的抉擇。「大德不逾閒」就好比在江河裡游泳,順流而游,游得就快就輕鬆,逆流而游,游得就吃力。
  •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夏說:「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堅守自己的志向,有疑問要切實的問清楚,從淺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張問:「什麼叫四種惡政呢?」孔子說:「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發令遲緩,到期卻不寬假叫做賊,同樣是給人財物,卻出手吝嗇,叫做像做小官員般的小氣。」
  • 子張說:「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各種製作的場所,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通過學習,以求得一切道理。」
  • 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一位君子;不知道禮儀,就無法立身於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辨別別人的好壞。」
  • 古代帝王所重視的四件事:人民、糧食、喪禮、祭祀。寬厚待下就能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民眾的信賴,做事勤敏就能取得成就,施政公平,人民便心悅誠服。
  • 子貢說:「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月蝕一樣。他犯的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
  • 子夏說:「每天學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溫習一下我所學會的,不把它忘記,這樣就可以稱得上好學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