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兩則淺析

丹陽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11日訊】 《禮記•曲禮上》的“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於政治內鬥的需要,這句話是文革中批孔子的最大罪狀。這句話的全文是:“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人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

禮有不同的場合、用途。上文中的撫式是指古代上級遇見下級時,手撫在車馬的橫木上,身子略向前傾,以示敬意。上級見到下級汙式致敬,下級則下車還禮;遇到普通百姓則不需要這樣麻煩。這是一種互相尊敬彼此關愛的美德的體現,體現尊長禮賢愛民而已,而不是約束。過去中國為什麼被尊稱為“禮義之邦”呢?就是因為我們懂得做人的禮貌。《禮記•曲禮上》裡面這樣闡述我們做人為什麼要懂禮貌:“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母鹿,泛指母獸,意即亂倫)。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我認為,“禮不下庶人”中的“禮”主要是指的祭禮,是國家制度,不是禮貌的禮;國家的祭禮當然不需要老百姓也來操持。否則我們就不可能看到春秋戰國時代許多人的“禮賢下士”的行為。在戰國末期魏國都城大樑(今之河南開封),曾經發生過信陵君執轡候侯贏的故事,信陵君魏無忌是魏昭王之子,為人仁厚,禮賢下士,對士子門人無論有沒有才能他都以禮相待,不為自己富貴而倨傲;而侯贏只是一個隱居的守門小吏。還有後來三國時期更加廣為人知的劉備“三顧茅廬”等。“禮不下庶人”如果真的是我們被灌輸的“不向老百姓講禮貌”,這些就全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這不是明顯的矛盾嗎?由是觀之,此實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刑不上大夫”,我認為主要是指的不在其在任時處罰,要維護官制的尊嚴,一般是削職,然後處罰。為什麼呢?因為除了今日之中共,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是按照孔子所說的“選賢與能”的標準選拔官吏的,選賢能兼備者。賢是有大德行、高品行的人。大夫就是過去所說的大人,大人就是德行廣大的人。沒有那麼大的德行,在過去的時代裡是很難被選拔到那麼高的官職的。

還有,有研究者發現,這裡刑指的是“五刑”,“五刑”不是針對大夫設制的,針對大夫的犯罪使用“八辟”處罰。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經問孔子,這後半句話的意思是否是說大夫犯罪不用刑罰啊?被孔子斷然否定。歷史上,哪個官員落罪了不受處罰?根本就是很少的,除非是有人包庇縱容,糜亂法紀,就像今天中國的官場一樣黑暗。

造成這許多容易讓人誤解的原因,其中有一方面就是《論語》只是孔子的只言片語的記錄,已經割裂了許多歷史背景、環境因素、講話的前因後果等;而時代變遷之後,觀念也同樣變遷了,比今推古,不亦謬哉。

《論語•陽貨》“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這也是一句被今天廣為批判的孔子的話,以為孔子是倡導歧視女性,而且歷朝歷代,特別是宋明理學家們更是歪曲孔子而制定了所謂的“三綱五常”歧視女性。

有人研究《論語》認為,這裡的女子不是泛指而是專指,因為古代用君子和淑女來指稱儀態端莊的男人和女人,而相對的就是那種“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小人和女子。此亦可備一說。更有人深入研究了孔子說這句話的背景。孔子還說過的“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子罕》和《衛靈公》中重複出現。據《史記•孔子世家》載,衛靈公的寵妾南子不僅以得見孔子為滿足,還要公開炫耀,以抬高自己的身望。孔子“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醜之,去衛。”但“子見南子”其事卻又記在《雍也》章。因此有學者推測,“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很可能也是在這件事之後講的。皆有所指:“女子”即南子,“小人”指好色的衛靈公,“難養”指的是這二位:都難以相處和沒德行。

而我認為,“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中的“小人”,是指德小的人,或者是才大於德的人,這裡沒有貶義。相對“小人”而言的是“大人”,指的是德大的人。過去,尊稱上級都是叫“大人”,意思是您德大所以官高,因為過去選拔官吏道德是第一位的條件。而下級都自稱小人,意思是自己德小。如果德比才小,那麼按照《易經》,就是不能自立的,或者是自己難於為自己做主的。就是主意識容易被外來因素給帶動的,因為本來應該“德”是第一位的,是陽位,是主;相對於“德”,“才”是屬於陰,應該是第二位的,在陰位。可是一旦顛倒了,就是陰陽反背。“養”就是積蓄,養德,畜就是積蓄。大畜卦彖曰: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養賢也;大畜卦象曰: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小畜彖(tuan,易經的卦辭,論卦義的話)曰:柔得位,而上下應之;小畜象曰:君子以懿文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嘛,不在其位就不得其養,這個養是自己積累,不是被別人供養。而女子則完全不同,女子就是屬於陰的,《禮記 禮運》:“男有分,女有歸。”意思也是男女都要在位。女子要有歸,要有依靠才算歸。女孩子天性就是這樣的,所以最好能嫁人。養對女子來說是要男子養家糊口,女子沒有這個義務。

西漢許慎《說文》曰:“妻,婦與夫齊者也。”歧視女性的事情,發生在元代以後的明朝,也就是儒家被朱熹亂了之後並把朱熹的理學當作“正統”之後。而在這之前,臣子也不是必須無條件聽從君主的,相反,國君有錯下屬應該極力勸阻、批評的。孔子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先進》)唐初的魏征就是最好的例子。

今天的人,已經不是很清楚古人所說的話的真正意思。為此文,以撥亂反正,還歷史的真實面目。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劉佳聽到「為它賣命,能好嗎?」這句話,感覺自己從牢籠裡跳出來似的,大聲說:不好,當然不好,我就是被這個邪黨害苦了!從小到大聽它的話,結果怎麼樣?拚命工作,剛到中年還被一腳踢開!讓多生孩子,生了養不起了,還不是自己的孩子受罪!它哪個政策是為老百姓著想?瘟疫來了,全國封控,控制不住了又全面放開,拿民生當兒戲。
  • 茂利一邊裝菜,一邊對大車司機說:這岔路口把兩塊地分開,東邊的老地用老法子種,菜好看還好吃,我們西邊的差點誤入歧途,我就是聽了好人言,三退了,得到神保佑了。人活著啊,走什麼路,選哪邊太重要了,你選正的神就保佑你,你給壞的邪的站隊,就沒個好。遇到岔路口,可得好好想想走哪邊。
  • 老蒙在離休前是個「長」,「平穩著陸」退下後,買花草,認識了老鄭。一來二去熟了,老蒙跟老鄭說,現在朋友多數相互利用,稱兄道弟也不見得為情誼,我們的花緣比金子珍貴。
  • 記得我整個小學階段好像都在撿破爛,學校每學期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上交多少斤廢鐵,還撿過廢紙。家裡能上交的東西都交出去了。那垃圾箱,臭水溝我們都不會放過。我們很大一片家屬區的孩子都在同一間學校上學,全校的學生都要求撿廢鐵,到哪裡去撿呢?
  • 大陸知名媒體人江雪的文章《長安十日——我的封城十日誌》,記錄了一些封城細節和感受。在嚴厲控制言論的牆內,作者只是用平和的文字表述,但仍然難掩內心憤怒的吶喊。
  •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
  • 我不解為何眼前世界如此單純的狀態無法持續永恆?清醒後人們終究會以領土、種族、宗教、國籍、語言,或生存作為藉口,持續爭執甚或戰爭……
  • 北方山區土耳其戰機不時針對藏匿在伊拉克山區的庫德斯坦工人黨(PKK) 土耳其籍的庫德族民兵進行轟炸,郊區婚宴廳裡開心慶祝的亞茲迪難民們正將音量開到最大,通宵跳舞不只是慶祝婚禮——還有活著的那個當下,沒有人知道,明天究竟是否會與今天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