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韻舞春風:蘇軾《永遇樂》

font print 人氣: 1552
【字號】    
   標籤: tags:

【正見網】上次給大家介紹了北宋才子蘇軾的故事,和他那首豪放曠達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今天要給大家介紹蘇軾的另一首清麗脫俗的詞《永遇樂》。這是蘇東坡在宋神宗元豐元年十月,有一次住在江蘇彭城燕子樓上,夢見了以前居住在這裡的關盼盼所作。據與子樓是唐朝的張尚書為名妓關盼盼所建的。盼盼面貌姣好,能歌善舞,談吐不俗。自從張氏死後,盼盼思念故人,於是獨居在小樓上十餘年不嫁。這首詞是這樣的:

《永遇樂》: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在詞的開頭,就描繪出了燕子樓小園中清幽的夜景。“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秋夜的月色明亮,皎潔如霜,明亮之余帶有絲絲寒意。徐徐的風輕輕吹過,像水一樣柔和。這是一個無限清雅的境地啊!“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在曲折的河港中,不時“忽剌”一聲,有魚跳出水面來欣賞秋月;

圓圓的荷葉上,正滴溜溜地瀉下了露珠。在靜寂中,魚跳聲和荷葉的滴露,更襯托出秋夜的深沉。但這樣清幽的美景,總還是“寂寞無人見”的時候居多吧!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三更的鼓已經響過了,在深幽的秋夜中,連落葉的聲音都聽得很清楚。深沉睡夢被鼓聲驚醒打斷了,讓人黯然惆悵。“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夜茫茫,想再尋回夢中的盼盼,但踏遍小園,也找不到蹤影。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在天涯海角的飄泊中,我早已經疲倦了。而遠山阻隔,縱使望穿秋水,也難以回到家鄉。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燕子樓“上人去樓空。當年的佳人早已遠去,只剩下深鎖在空樓上的燕子罷了!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昔日的多少悲歡情懷,轉眼瞬間成空,古今多少事都如一夢中。到此還不醒,只因為舊歡新怨,還交纏在生命中啊!“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今天我在這裡憑弔燕子樓,想起了關盼盼。他日有人來到我建的黃樓上,也會感嘆我這歷史的過客吧!

東坡從夢見盼盼的悵然若失,而回想自己的一生。從意氣風發,到屢經貶謫,最後只剩下了“天涯倦客”的情懷。雖然總是想向外去求得人生的種種圓滿、成功,但在歷經風雨後,發現也不過就是這樣了。人生之夢未醒,只因歡怨之情未斷,割不下也捨不得。然而縱使美好的境界“清景無限”,想求得知音共賞,也不過是“寂寞無人見”。東坡在他的《定風波》詞中說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蕭瑟”是風雨聲。他回首走過的這一路風雨變化,還是回去吧!回到那真正美好純靜的家,不再迷於風雨中了。這就是東坡這時的心情寫照啊!這首詞清麗和婉,而格調空靈。其中跨越古今的感慨、體悟和嘆息,更讓人玩味不已。

東坡詞中屬於清麗的作品,幾乎篇篇佳作。那種氣質,不由於詞藻的堆砌,而來自於他的真情流露。

他因“烏台詩案”而貶到黃州後,和當地百姓相處極好,時相往來。

有一次,有一位秀才請東坡過去喝酒。這天早上秀才特地出去買了肉和酒,回家後見東坡已經來了,就問他:“大人,您覺得這豬肉怎麼烹調才好呢?”

東坡這時因看到田野裡的稻子青翠一片,葉上滾動著像珍珠一樣的露水,美景當前,正在推敲吟詩呢!他口中喃喃地吟著剛剛想出的一句詩:“禾草珍珠透心香”。秀才娘子聽到後就把丈夫拉過一旁,悄悄說:“大人已經把豬肉的做法告訴我們了。大人叫我們將豬肉和著草整煮,要煮透心,那樣吃著才香,所以叫做‘和草整煮透心香’哪!大人連吃肉的方法都能吟成詩呢!”於是夫妻倆人歡天喜地的將整塊肉用稻草捆著,煮得透爛。

端上桌時,東坡看得滿頭霧水,不知如何下筷子。秀才娘子看他愣在那裡,便說道:“大人!您不是說要‘和草整煮透心香’嗎?煮得透爛,好香呢!”東坡這才會過意來,哈哈大笑。一嘗之下,只覺肉味中摻雜著稻草的香味,入口即化,十分可口。這件事馬上在黃州傳開了,許多人家也學著做,覺得特別好吃。

飯館也將這道菜命名為“東坡肉”,成了當地最紅的菜色。太守徐君猷吃了之後,也讚不絕口,就命令府中書辦,將東坡寫的食譜“燉肉歌”抄寫工整,貼到繁華之處,廣為流傳。後來“東坡肉”經過研究改良,到了現在還是各華人地區廣受歡迎的名菜呢!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寫意畫法

      寫意畫法是指用單純而概括的筆墨來表現對象的精神意態,是不求形似求神似的畫法。依據畫史上的記載,唐朝吳道子所畫的嘉陵江山水或王洽的潑墨,可能已具有寫意的形態,傳世的畫跡中北宋蘇軾、文同的墨竹,釋仲仁的墨梅已經可以歸入寫意畫法中,到了明末的徐渭,更以豪放筆墨,在宣紙上畫出淋漓痛快的大寫意。八大山人、揚州八怪及金石畫派都給寫意花鳥畫拓展了不少的領域。

  •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位中國文壇上的奇才,以及他所作的一首詞 ─《念奴嬌·赤壁懷古》。
  • 「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其中的「(仙)鶴」借指賀知章。言外之意是說,您將來在仙界中自在逍遙,什麼時候能飛回來紅塵探望我們啊?因為宴會有皇帝在場,賀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輩,所以李白這首詩用詞用典都恰到好處。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 宋‧陸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千五百年間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灘聲似舊時」。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 「巴山夜雨漲秋池」言外之意是說,本身秋天因為天時的關係,河水開始上漲,河道開始暢通,就讓人有想回家的衝動,更何況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漲了,河道已經暢通,能不想念嗎?而第三第四句中重複「巴山夜雨」四個字,是為了說自己在這個時候最想家。《唐詩繹》評曰:「於寄詩之夜,預寫歸後追敘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寫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