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評共產党」全球有獎征文參賽作品

【九評征文】浮生瑣憶(5)

第一道皇榜──潮汕地區土改鬥爭運動見聞
巴凌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1日訊】前言

在國內公開出版物中,有一篇《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是毛澤東早年從事「打土豪,分田地」鬥爭的紀實文字。五十年代出版過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驟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東北土改運動的某些真實面貌。還有作家丁玲寫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這部獲史達林文藝獎的小說,內容和藝術風格都跳不出《暴風驟雨》的格局。此外,再沒有片言隻字,提及「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場翻天覆地、生靈塗炭的土改災難。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週年紀念,海外某些早已脫離「共產體制」的知識人,偶爾提到當年的土改,仍然不加思索,原封不動沿用當年的套話:甚麼「土地回家」,「農民翻身做主人」?本文所記述的,僅限個人所見所聞所思。冒昧刊出,就教各方高人。

毛朝皇榜天下大亂

我像一隻小小的蝸牛,喜歡在郊外小徑散步的時候,任由思緒的小小觸角,自由探索。中外古今,天上人間,沒有甚麼比這時的靈魂遨遊更舒暢的了。這種時刻,我常常如醉如,留連忘返。

那一次,在北京西山蜿蜒的小路上漫步,經過碧雲寺,經過孫中山先生紀念館。那時正值太陽西斜,秋風送爽,漫山遍野的紅葉,構成一個斑斕熱烈的世界。我忽然想起毛澤東的詩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不提防,常常不自覺地一下子就墜入歷史的長河。

我撐著自己的小竹筏,不由自主地漂蕩在自己人生的小河灣,以一介知識份子的良知,去感受生活中自己親身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只是,我向來不肯用心,對許多特意用革命顏色塗抹著的英雄業績,不抱懷疑;當然也不會想到,往往在社會進程中,尤其某些歷史轉折時期,會隱藏著那麼多不為人知的黑洞。

那一年,我偶爾讀到文壇首席執牛耳者一部新著。當時全國“一片紅”,天南地北都是“革命樣榜戲”的天下,十億人被指定只能讀一本小紅書。而我卻意外地讀到了《李白與杜甫》,能不驚喜若狂?讀完,我的腦殼好像被砍了一斧頭。幾天幾夜,頭痛欲裂。“杜甫是個不折不扣的地主份子”!?這樣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我卻百思不得其解。

我認定,“杜甫是地主份子”無疑是個歷史黑洞,那麼,現實生活裡就沒有黑洞了嗎?老舍、田漢、吳唅、鄧拓,都怎麼啦?連赫赫有名的彭德懷、劉少奇、林彪,都變成甚麼了?我的思想一片混亂,落入千萬年不化的冰河。太多太多的黑洞,幾乎將我的神經壓垮。

『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幫。』文壇執牛耳者又一次出來歡呼。這一回我好像有了教訓,隨大眾放了一串鞭炮,大驚大喜之餘,還保留著一點個人的思索。這又是一個歷史轉折,報刊上連篇累牘的新詞,『四人幫』、『一母三公』、『江青為首的反革命集團』、『一舉粉碎』、『英明領袖』、『你辦事,我放心』,似乎又提供出讓人思考的餘地。而民間,卻流傳著『五人幫』的不同版本。我斷定,這可能又是一個歷史大黑洞。

我深切感受到,我的小河灣和首都的政治大川是相通的。在兩千多年帝制超穩定政治文化傳統的國度裡,首都政治大川的任何一次風暴,都能在小河灣激起陣陣驚濤。民間早有傳說:皇帝出皇榜挑選宮女,民間『拉郎配』就鬧成一鍋粥。

毛澤東於一九四九年改北平為北京,並定為首都,第一次顯露新皇朝的政治面貌。毛的心態,早在五年前的一首《唸奴嬌‧詠雪》詞中,暴露無遺:『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定都北京,還有一層重大考慮,既承傳帝王的天命,又區別於蔣介石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至於開創“國民革命”的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立個牌位,稱為『革命先行者』,一筆帶過。

新皇朝最早的一張皇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所以稱為皇榜,是因為早已在中國老百姓的傳統心理上,奠定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官民人等,一律不得違抗。

我的家鄉是粵東著名的僑鄉,韓江三角洲潮汕平原。一千多年前,唐朝大文學家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長途跋涉,歷經艱險,來到這片蠻荒之地。任期短短八個月,為民除去一大害──驅除鱷魚,並寫下千古不朽的文章《祭鱷魚文》。原本是嶺南邊陲小城,因韓文公一篇驚天動地的文章,才有可能成為當今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潮汕的土著居民,不論士、農、工、商,各司其職,經過近百代人的辛勞,終於將自己的家園,建設成文明的魚米之鄉。

由醜陋的毛毛蟲,逐漸變成美麗的粉蝶。但因人多地少,許多青壯年,不得不辭廟別祖,背井離鄉,遠渡南洋各國謀生。留在本土的民眾,不論貧富,依然保持著勤勞儉樸的習性。從來不敢忘記荒年靠著草根樹皮充饑的苦況,仍然以三頓大米稀粥或番薯稀粥度日,除非粗重勞動,或有親朋貴戚登門、婚嫁喜事,輕易不敢煮乾飯吃。這種由歷史環境、地理條件形成的生活方式,自然是別具一格的鄉土文化。無論走到天涯海角,只要聽到說潮州話,定有潮州粥和工夫茶。

一九五○年初夏,正是蟬鳴荔熟的季節。嶺南佳果荔枝的魅力,令蘇東坡死心蹋地,只要「日啖荔枝三百顆」,願意當一輩子南蠻子。南蠻人對這果中之寶,心存敬畏:一顆荔枝三把火嘛!但誰都沒想到,今年荔枝大豐收,給潮州人增添了太旺的莫名火氣。

共產黨的潮汕地區委員會,在趕走了國民黨胡璉兵團數萬敗兵,剛剛接管這片頗為富饒的土地,還來不及考慮如何撫平兵災戰禍的傷痕,讓人民百姓修養生息,就火急火燎策劃如何掀起一場「暴風驟雨」式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黨委會上,發生了火爆的爭吵。

爭吵的焦點不在「搞」還是「不搞」,黨委的所有領導人,一致擁護黨中央和毛主席制定的《土改法》,並按照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立即付諸實施。問題是如何實施?有長期農村工作經驗的本地老幹部、黨委副書記曾廣認為:潮汕地區九個縣,十戶中有七八戶有人在海外謀生,不論貧富,都有寄錢回來養家置業的傳統習慣。農村的經濟生活,與海外的僑胞息息相關。

實施土地改革,必須考慮到「華僑眾多」的歷史特點和地方特點,盡可能減輕或避免對華僑以及僑眷造成過激的行動,保護僑胞在家鄉的正當利益。從北方南下解放自己家鄉的另一位姓吳的副書記則認為:不講土改運動的偉大意義和巨大革命現實利益,只講華僑利益,是一種偏面的觀點。幾個回合,不同看法迅速發展成黨內「左、右」兩派的對立和鬥爭。這一鬥爭只在黨內高層進行,當時並不為外界所知。

戲台上下一樣血腥

汕頭市文工團,原是在游擊區建立的武裝文宣隊伍,進城後,歸市委宣傳部領導。這時,全團奉命開赴土改運動試點揭陽縣,與各縣的文宣隊合併整編,最後定員六十多人,成立潮汕文工團,歸潮汕地區黨委宣傳部領導。第一個工作任務是,著手將北方歌劇《赤葉河》改編成方言歌劇,限期排練完畢,並到各縣、區巡迴公演。這一重大舉措的目的是十分明確的,藉由文藝手段,煽動窮人所謂的「階級仇恨」,掀起一場對「地主階級」的清算鬥爭。

《赤葉河》與《白毛女》一樣,有極其鮮明的政治傾向:惡霸地主呂承書,繼承祖業,霸佔農民田產,逼租逼債,強姦婦女,無惡不作。青年農民阿標在妻子投河之後,上山參加八路軍,打回家鄉,將呂承書清算鬥爭槍斃,報仇雪恨。就藝術而言,開創了西方戲劇理論指導東方方言歌劇藝術實踐的先河,獲得一些值得記取的經驗。該劇總導演鄭一標,是泰國華僑,曾經在西南聯大專修戲劇。潮汕剛「解放」,鄭一標不顧父兄反對,攜妻挈子,離開曼谷,回國參加革命。後來潮劇院成立,鄭一標任總導演,運用包括史丹尼‧斯拉夫斯基在內的一套戲劇理論,對潮州戲一批傳統劇目,進行試驗性的改革和創新,取得歷史性的突破,使潮劇以新鮮悅目的藝術面貌,呈現在海內外觀眾面前,贏得各界極高的讚譽。今年五月,鄭一標在汕頭市仙逝,享年八十一。汕頭市各界,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

現在回頭再說《赤葉河》。扮演惡霸地主呂承書的,是文工團藝術委員會委員余捷卿。他是廣州理工學院高才生,數理化好,文筆也好。早在一九四九年春,余捷卿嚮往「解放區」自由民主的生活,祕密離開學院,輾轉到了潮汕大北山游擊區,加入閩粵贛邊區縱隊第二支隊政治部藝術宣傳隊。他學識高,形象也好,待人熱情誠懇,行軍演出,都能幫助別人,男女隊員都當他大哥看待。《赤葉河》的劇本改編,他出了許多好點子,唱詞對白,下過不少工夫。他的戲份很重,他扮演的惡霸地主呂承書,按劇情規定,最後被戴高帽、遊街示眾、清算鬥爭、直到公審槍斃。所以,每場演出最後一聲槍響,他下場在後台卸妝,常常開玩笑說:「又死了一次。」

萬萬想不到,余捷卿的父親,在饒平縣黃岡鎮的一次公審大會上,當場被槍斃了。對余捷卿來說,有如當頭一聲劈雷,完全呆了!幸好文工團的團長和政治指導員主動找他談話,鼓勵他以積極的、革命的人生觀,對待當前這一場翻天覆地的土改鬥爭運動。余捷卿在情緒稍為穩定之後,一面照常演出(不過,「又死了一次」的俏皮話再也聽不到了),一面又陷入痛苦的思索之中。

在演出過程中,每到一地,即與縣的土改運動委員會和土改工作團聯繫,白天常常參加當地的土改鬥爭大會或公審大會。農民在工作隊支持下,召開群眾大會,面對面鬥爭地主,通常都有三兩個農民,尤其是婦女,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自己苦況和冤情,說到痛處,有的還當場對被鬥爭的地主拳打腳踢。這時,在場的農會幹部就帶頭高呼口號:「打倒惡霸地主xxx!」「槍斃反動地主xxx!」「消滅國民黨反動派!」「打倒蔣介石!」「共產黨萬歲!」緊接著,土改工作隊長當眾宣佈:「反動地主xxx,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茲代表人民政府宣判:當場槍決,立即執行!」早有民兵將「人犯」五花大綁,押至附近預定刑場執行槍決。

這樣的鬥爭場面,幾乎與《赤葉河》的劇情完全相同。白天實地鬥爭、殺人,晚上演戲,還是「鬥爭、殺人」,整個潮汕地區,從城市到鄉村,都籠罩在革命血腥恐怖之中。親骨肉的生離死別,是人生最痛苦的事。余捷卿的痛苦,還在於父親到底犯了甚麼罪?經過怎樣的法律程序?有哪些確鑿的犯罪事實?又有哪些證人證物?量刑是否公平合理?準確?作為兒子,作為革命隊伍裡的一員,竟然求告無門,求助無門!像余捷卿這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比一般人可能有更進一步的思考能力,提出一些合情合理的疑慮,得不到任何解釋,那種「不知為什麼」的痛苦,可想而知。

唯恐不左多次整隊

土改運動,讓潮汕地區的官民人等,破天荒地領略到「階級鬥爭」的血腥味。土改工作隊和由土改隊培植起來的貧僱農協會(簡稱農會),是握有生死大權的機關。人們稱他們為「手持『烏令』的人」,或「手持尚方寶劍的人」。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農民,有男有女,一律頭戴竹笠帽,上面有正楷大字「xx鄉農會」,他們在土改工作隊員帶領下,任意到城市裡抓人。理由是,農村的地主,土地和房屋是搬不走的,但其他的金銀珠寶,都轉移到城裡自家的商號,或親戚朋友的商號、住家,因此,必須將這些商號的「當家人」,一個一個地抓起來,押回農村,逐一進行與地主同等對待的鬥爭,直到把「浮財」挖出來。當然,「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免不了拳腳交加,甚至私設公堂,嚴刑逼供。

這樣亂抓亂捕亂殺,不僅限於地主,更逐步擴大,包括國民黨員、鄉長保、甲長、連長以上的軍官、區長、縣長、議長、公立中學的校長、訓育主任、私立學校的校董、校長、教導處主任、以及土匪、流氓、地痞、強姦犯、通姦犯等等,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置於農會的暴力管制之下。

城市裡的工商業者,無不與農村經濟有血緣關係。農村鬥地主(其實是傳統的土地經營者),土地不再經營,工商業便斷了農產品、副業產品的供應來源,再加上農會還多次向工商業者進行「挖浮財」鬥爭,農業和工商業都遭受到致命的破壞。在潮汕地區,不論農村或是城市,華僑經營的產業,在城鄉經濟活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人家被劃定為「華僑地主」,人被鬥爭羞辱管制,土地房屋被沒收。

有些還被強加上「反動」或「惡霸」的罪名,就地處決了。許多僑眷經不起飛來橫禍,受辱受屈,自殺的外逃的不在少數。三十多年後的所謂「落實政策」,才遮遮掩掩在「內部材料」中承認,「在土改中傷害了許多在革命年代支持過我黨的民主人士,傷害了許多華僑、僑眷。被錯整的華僑、僑眷佔75%,華僑房屋被沒收的佔80%──90%」。如此輕描淡寫,對已經屈死的冤魂,已經遭到徹底破壞的城鄉經濟,有甚麼意義?

但毛澤東還嫌廣東土改進展太慢,派遣他的同鄉陶鑄,主持華南分局的工作,兼任全省土改委員會主任,並提出「依靠大軍搞土改」的口號。陶鑄一到廣東,就拿粵東黨委開刀,大反「右傾」,大反「地方主義」。曾主張「照顧潮汕地區華僑眾多」這一特點的潮汕地委副書記、專員曾廣,被批判鬥爭,定為「階級異己分子」,遭到開除黨籍、撤銷專員職務的處分,貶去海南島勞改。

從這時開始,以「反右傾」為標誌的「整頓階級隊伍」,全面展開。各級黨委、各級土改委員會、土改工作隊、各機關單位的第一把手,幾乎都是「大軍」。所謂「大軍」,指當時駐防華南的第四野戰軍。根據「依靠大軍搞土改」的口號,從軍隊調出大批北方幹部,充當地方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全權決定該機關管轄的一切人事、業務,尤其要立場堅定地把好「土改關」,堅決與一切不利於土改鬥爭的右傾思想行為劃清界線,清除所有隱藏在革命隊伍內部的地、富、反、壞分子、立場動搖的投機分子,批判教育那些思想作風不良的地方幹部和知識份子。因此,整頓階級隊伍,就必須查家庭出身、階級成份、社會關係、是否參加反動黨團、反動會道門、立場是否堅定、思想作風是否正派、勞動是否吃得苦、工作是否任勞任怨,等等。

有一位姓黃的大學教授,四九年底從香港回內地參加工作的地下黨員,被任命為土改隊副隊長。他與大家一樣,訪貧問苦,扎根串連,與窮苦貧雇農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到半年,形銷骨立。白天不敢穿鞋,赤腳下地勞動,感染了「香港腳」,十個腳趾爛得一塌糊塗。鄉下缺醫缺藥,就用生切煙絲,敷在爛處,誰知更糟,兩隻腳都腫起來,痛苦萬狀。一日無聊,口占一闋﹝虞美人﹞,詞曰:「訴苦扎根何時了,眼淚流多少?感冒鼻塞又傷風,往事不堪回首迷濛中。地主階級今猶在,只是地位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黃教授個人一時的情緒渲洩,被上綱上線,指為「地主階級垂死掙扎在革命隊伍內部的反映」。在土改隊內部,由一名解放軍營長、兼任地方區黨委書記主持,一氣開了五場批判會。黃教授被迫作了檢討,並試圖作一些解釋,即被視為態度惡劣,反動立場頑固,毫無悔改之意。一些激進的隊員,甚至當眾摑他耳光,撕破他的衣領,和農民鬥地主差不多。最後,撤銷副隊長職務,留隊察看。

廣東的地方幹部,包括省、市、地、縣、區、鄉的各級領導幹部,多半在土改運動中受到嚴厲整肅、處分、清洗甚至判刑入獄。更在解放軍幹部中,形成一種偏見:地方幹部與地主富農劃不清界線,過不好土改關,不能重用。直到文革後,廣東地方幹部(尤其是知識份子)還一直處於被歧視、受壓制排斥的地位。特別是由陶鑄主導的「反地方主義」鬥爭,把方方、古大存、馮白駒等一批老幹部打下馬,造成極其嚴重的惡果。

前面提到的余捷卿,因為父親不明不白被處死,心裡有結,便被指為「對黨懷有殺父之仇」,多次整隊被鬥爭批判,過不了關。情緒低落,萬念俱灰,兩次自殺未遂,最後,身心交瘁,含恨死去。

毛蔣爭權人民遭殃

郭沫若在文革期間出版一本新書《李白與杜甫》,最令人吃驚的是,郭氏在分析杜甫一首七言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不作藝術探討,而在政治上將杜甫劃定為「地主分子」。他的根據有二:一是大屋竟然有「三重茅」,這種有三重茅的大屋,冬暖夏涼,是地主才能享受得起的住宅;二是指責公然抱茅而去的村童「為盜賊」,儼然一副地主分子的兇惡嘴臉。

郭沫若與杜甫是不同時代、不同命運的大詩人。若以詩論,郭還不配為杜「洗腳」。只是郭的命運太好,居然為「杜甫草堂」題扁,卻又對「茅屋」一無所知,才鬧出所謂「冬暖夏涼」的大笑話。凡親手搭建草房的人都知道,覆蓋房頂的茅草簾,由房簷處開始碼著鋪,一層一層往上鋪設,必須鋪蓋三層,最後在房脊處將茅草簾壓緊,才能避免漏雨。所謂「三重茅」,就是這個意思。中國的正常人,都懂得住大瓦房舒服,不至於愚蠢到住茅草房,享受「冬暖夏涼」的地主生活。

「八月秋高風怒號,捲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清代詩評家沈德潛在此處評注:「實有此事,不必作隱喻」。只有郭氏,別有用心,給古人上綱上線,誣指杜甫是「一副地主分子的兇惡嘴臉」。

郭氏自願抽去骨頭,百般媚毛,爬上高層,結局並不風光。兩個兒子相繼橫死,夫人余立群自殺身亡,自己雖壽終正寢,但身後留下的,是一個卑躬屈膝,人性完全扭曲的知識份子形象,可悲!

人們不禁要問,毛在開國之初,不安撫百姓,不讓人民休養生息,急急忙忙大動干戈,對外在朝鮮戰場上與頭號超強美國為敵,對內「消滅地主階級」,到底為的甚麼?

縱觀中國歷史,開國之君,大凡推行全國性大政策,無不首先考慮到「振興家國,長治久安」。唯獨毛澤東,特別癡迷於秦始皇和史達林,集古代與現代暴君於一身,才如此不顧一切,無法無天。因此,人們完全有理由,從病理學角度,研究這種不依常理行事的「毛氏症」。

農業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農耕的開發與經營。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別具一格的東方文明。構成農業生產關係的主要成份,是農業經營者、農業耕作者、農業工具和技術的製作者與發明者、農業經濟管理者以及農時、農地、耕畜的研究者與飼養者等。這個經過千萬年逐漸形成的經濟模式,是一個完美的文明整體。公平與不公平的價值觀,不是發生在農業社會的分工上,僅僅發生在社會分配上。而且,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社會階層和利益集團,都可能有不同的價值觀。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等著作,為中國農業社會提出了追求「大同世界」的前景。

早在二十年代,軍閥混戰,毛澤東獨霸井崗山,據險稱雄,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為了擴充兵力,與蔣介石爭天下,毛在「蘇區」仿照「梁山泊」好漢們的做法,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美其名為「土地革命」。以「一切權力歸農會」、「分田分地」作釣餌,動員農民中的青壯年、甚至少年、婦女,參加紅軍。所謂的「土豪地主」固然被暴力消滅了,數十萬紅軍(剛剛武裝起來的農民)又在與上百萬政府軍廝殺中,幾乎全軍覆沒,造成太平天國革命以來最嚴重的民族災難。

那麼,在毛登基坐上龍椅之初,為什麼還要強制推行「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的禍民政策?那是因為「立足」未穩,必須大力擴充武裝力量,鎮壓四方,增援朝鮮,以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如果再進一步追究毛的個人性格,大概就是「賊性難改」了。

以革命名義做盡壞事

關於毛澤東自己,他說過兩句話。一句,「我是馬克思加秦始皇。」再一句,「我一生做了兩件事,解放戰爭和文化大革命。」

我以為,第一句,毛只說了半句實話。馬克思是德國猶太人,是書齋裡研究學問有成的大學者。毛連高等學府的門檻都沒摸著,更遑論研讀馬克思著作。倒是他立下奇志,要超越秦始皇。得了天下之後,推行暴政,也許可說「超過」秦始皇。他對馬克思雖然不學無術,但照搬史達林的法西斯,卻頗見成效,甚至還有些獨創性。所以,如果改為「我是史達林加秦始皇」,也許更接近事實。

第二句,做了兩件事:「前一件把蔣介石國民黨趕到幾個小島上去了;後一件黨內讚成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我以為,毛依然只說一半真話。「解放戰爭」期間,空前的兵災匪禍,造成中華民族的空前災難,隻字不提。「文化大革命」,更是一場浩劫,也隻字不提。

由此可見,北京中南海新華門毛的親筆題扁:「為人民服務」,無疑是一句冠冕堂皇的鬼話。話題還是回到土地改革運動上來。潮汕地區的土改,對當地農民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我想,還是讓事實來說話吧。

人多地少,按當時潮汕各縣實際人口,平均每人只能分到五分田(耕地)。潮汕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向來有深耕細作和間種、覆種的傳統習慣,水稻畝產大多在八百至一千斤上下。因土地利用率高,加上追求高產量,除不斷改進耕種技術之外,增加肥料和合理施肥,是最重要的物質保證。高質肥料靠兩種:東北大豆餅和進口肥田料。即使有這樣保證,五分田年產五百斤稻穀,碾成大米四百二十五斤,也勉強只夠吃潮州粥。農民說:種田如種花,食糜想卵泡。

世界上沒有人像潮州人那樣,跪在水田裡用兩隻手除草。所以俗話說:讀書怕考,種田怕除田草。土改平均分配耕地,每人都有一份田,但不是每人都有足夠的勞力、足夠的耕種技術、足夠的生產資金和農具。所謂「人誤田一時,田誤人一年」,許多沒有勞力或勞力不足的農民,開始嘗到「土地回家,翻身做主人」的滋味。一九五二年十月,我參加土改覆查工作隊,到揭陽縣桃圍村,與一戶貧農實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這戶農民六口人,丈夫五十來歲,妻子四十多歲,兩兒兩女,最大的女兒剛滿十歲。我來與他們「同吃」,農民大感為難,又不好意思說實話,自己偷偷去割「稻尾黃」,煮成半缽子潮州粥,叫我吃。我知道實情,晚稻未及收割,他一家已餓了十來天,聽說我要來「同吃」,不得已才去稻田裡割取一些將熟而未熟透的稻穀。對著那半缽粥,我眼淚忍不住就掉下來了,哪裡吃得下?我連忙預交一個月伙食費,才勉強解除這家人的困境。

「土地回家」,就號召大家「勞動致富」。別說致富,連粥都吃不上。不是想法子幫助農民發展生產力,反而批判農民一家一戶搞「單幹」,「走獨木橋」。當時有一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應運而生,鼓吹「互助合作」,大批「單幹是資本主義自發勢力」,於是,潮汕地區就出現了第一個互助組,組長汪漢國,湊合幾戶孤寡人家,叫做「汪漢國互助組」。還真趕上時髦,組長汪漢國,被選中參加中國農民訪問蘇聯代表團,到莫斯科轉了一遭,回來後捉刀出了一本小冊子,叫做《汪漢國遊蘇聯》,大肆宣揚蘇聯集體農莊的幸福生活。

從互助組開始,一步緊似一步,毛加快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驅趕農民加入農業勞動合作社的同時,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取締糧食市場,強迫農民交公糧並賣餘糧(實際上多是農民自己的口糧)。不到五年工夫,將農民逼上「通向共產主義的金橋──人民公社」。於是,「超英趕美」、「農業為綱」、「糧食掛帥」、「大躍進」、「放高產衛星」、「大煉鋼鐵」、「大辦公共食堂──吃飯不要錢」、「人人寫詩──村村出個郭沫若」‧‧‧如此這般,折騰不到半年,農民忽然發現,土地歸了集體,土改結束時政府發給的土地證形同廢紙,自身完全失去種植自主權,「黨叫幹啥就幹啥」,變成身不由己的「農奴」。更令農民驚恐的是,公共食堂再也開不出飯了,連潮州粥都喝不上。一場毫無預警的全面大饑荒,餓死人命數千萬,被迫逃港(生)的數十萬。

一九六三年秋,我隨「四清」(清工分、清賬目、清財物、清倉庫)工作團到揭陽縣漁湖公社溪南大隊展開清查工作。工作方法與土改基本一樣,從訪貧問苦、同吃同住同勞動入手,發動農民「憶苦思甜」,揭發生產隊幹部多吃(農產品)多佔(工分、財物)等「四不清」錯誤,經過鬥爭、批評、教育,多佔財物還必須退賠。這期間,我發現一些突出的情況,印象特別深刻。例如:

一、我同吃的這戶農民,一家三口,老大爺六十多歲,大娘五十多歲,兒子二十出頭,聽說有個大女兒早已嫁雞隨雞去了。一日三頓潮州粥,總借故不肯與我同吃,大半缽粥還是挺稠的。後來我才知道,稠粥是特意留給我吃的,他們自己喝很稀的粥。我問他們,既然答應我同吃,為甚麼要分開,稠粥稀粥不一樣?大娘說:我們怎麼可以一樣!同志你一天一斤糧票,應該吃稠粥。我們的口糧定額比你低,也吃一樣的稠粥,月尾就得找一條繩子,將脖頸扎起來。聽到這裡,我禁不住眼淚就下來了。當年土改覆查,我的三同戶偷偷割取「稻尾黃」的情景,又好像呈現在眼前。

二、所謂「憶苦思甜」,當然是憶舊社會的苦,思新社會的甜。現在出來訴苦的,大都是些未滿二十歲的女子,她們的苦都是一樣的:那時,餓慘了。最好的時候,一頓只喝二兩稀粥,有番薯吃,是上頂的。開頭我有些納悶,舊社會吃粥哪有按斤限兩的。後來弄明白,她們訴的苦,都是公社化鬧饑荒的苦。至於餓死人,誰也不敢說。

三、土改時,一到春節,許多農民都貼春聯,大都是「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全靠毛主席」,家裡還貼一張毛主席像。現在,不要說春聯、毛主席像,連口頭上都不容易聽到。有一次,我和一位農耕經驗豐富的老農閒聊,有些感慨地說,這些年,農村生活還是很辛苦。老農用狡黠的目光看著我,說:社會主義嘛,生活就是這樣;共產主義嗎,想想就知道了!我好像突然讓人扎了一錐子,又覺得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理虧,作不得聲。

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從西方搬來形形色色的「主義」,只有列寧、史達林的「暴力社會主義」,和毛澤東的「秦始皇暴政」相結合,才有可能釀成如此深重的民族災難!

再看看被「趕到幾個小島上去的蔣介石國民黨」,遵照總理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政策,在差不多時間裡,和平穩妥實施土地改革,在中華民國台灣完成「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促進農業向現代化發展,為全社會的經濟轉型,打下良好基礎,也為後來向現代化、民主化和平轉型,創造了極有利的條件。中華民國的成就,世人矚目。

最近,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製的2000年「人類發展指數」指出,屬於聯合國定義的高度人類發展國家(全球共54國),台灣排名23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人類發展指標由平均壽命、教育程度、經濟水準三個領域統計數值衡量一國的發展概況。就平均壽命而言,日本以81歲居首,台灣75.3歲居35名;成人識字率反映基本教育概況,各先進國家間差距極微,台灣排名58;依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平均每人GDP,盧森堡約5萬美元居冠,台灣以2萬2186美元排名第22位。四小龍中,香港和新加坡在壽命及經濟方面領先台灣,教育程度比台灣差;南韓各方面狀況與台灣接近,但GDP是四小龍中唯一未達到2萬美元者。

與十年前比較,在先進國家中挪威、瑞典、比利時、澳洲及英國排名上升,美、日、德、法、加拿大及瑞士則退步。四小龍中,新加坡和南韓雙雙前進8名,台灣前進5名,香港退步2名。至於中國,下降9名,2000年居第97名。

可以看出,毛澤東的「新中國」,從破壞開始,以衰敗告終。
2002年8月12日(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巴 凌,原名林拔,祖籍廣東揭陽,一九二九年出生於錢坑鄉。高中肄業,即加入閩粵贛邊區縱隊第二支隊政治部藝宣隊,一九五一年於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戲劇系本科畢業。先後在《工農兵》文藝半月刊、《廣東文藝》月刊、《珠江》文學月刊等雜誌社任編輯、編輯部主任、副主編,一九八六年獲國家副編審職稱。工作之餘,喜歡讀書和寫作,發表過多篇詩歌、散文、歌劇文學劇本及文學評論,著有長篇小說《夜遁香港》。





  • 我上小學的第一課,就是學唱國歌。老師把簡譜和歌詞用粉筆抄寫在黑板上,字體端正美觀,便有一種引吭高歌的慾望;老師拿教杖指著,逐字逐句地教,我和小同學們跟著逐字逐句地唱:「哆哆─咪咪─嗦嗦─咪唻─」,居然很快就朗朗上口,心裡一高興,課堂上高聲唱,下課獨自哼唱,放學回家路上,更是忘情高唱。不出一星期,在全校紀念週會上,我已能吞吐自如。加上我的童音比較清亮圓潤,贏得老師同學讚許的目光,心裡未免有些翹翹然。凡上音樂課,我特別起勁,特別投緣。



  • 鯉 湖 鎮 一 役

    一陣激烈的槍聲,震得寒星搖搖欲墜。

    鯉湖鎮周圍十幾里數十個村寨、近二十萬民眾,都從睡夢中驚醒,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膽子大一點的人,輕輕開門走出來,黑夜裡互相輕聲打聽,又都茫無頭緒。小北風颳得很緊,不明來歷的槍戰,一陣緊似一陣,似乎還夾雜著一兩聲沉悶的手榴彈爆炸聲,更平添幾多不安和恐懼。有的縮頭躡足,返身入屋,閉門不出。有的披上一件舊棉襖,摸索著走出村口,試圖辨別槍聲的方位,希望得到一點甚麼消息。

  • 陶鑄治粵,從一九五一年春開始,至一九六六年竄升為中共中央第四把手,可謂官運亨通,風光了得。不料三年後,即被打成「叛徒」、「保皇黨」,死於非命。
  • 這首歌是近幾年在內蒙古最受歡迎的一首歌。她清新、深情的歌詞,悠美、深沉的旋律,感動著所有蒙古族同胞的心靈。
  • 《呻吟》不是一、兩個案子,不是一、兩個人或一、兩家人之間的摩擦,也不是一、兩個鄉村之間的衝突,而是直接涉及兩省區十多個縣市十多二十萬農民近百億水電站淹沒補償及土地糾紛;她不是書齋式的理論探討,而是一堆堆紅水河沿岸農民想說的話,想寫的報告。
  • 大化、岩灘、百龍灘三大水電站庫區遺留問題多 六、庫區地質災害發生頻繁,移民危房嚴重,急待處理
  • 由於電站蓄水發電後出現了施工原來設計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長期遺留沒有解決。
  • 大化、岩灘、百龍灘三大水電站庫區遺留問題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