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孩的角度來思考

文/南.絲弗 譯/林增祥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當小孩子逐漸成長茁壯,到達一定的年齡之後,父母親會突然想起自己童年時候的情景,你也許會突然回憶自己幼稚園老師身上的香水味,你也許會突然想起自己最珍愛的小熊或娃娃,當然你的腦海中也會浮現一些往日的感受—─大人誤以為你把燈泡打破時心裡的委屈、母親到班上彈鋼琴時那種驕傲的感覺,這些當年曾經讓你刻骨銘心的感受,將會幫助你更深刻的瞭解孩子,並且有助於和小孩溝通。

不過為人父母者必須注意,孩子畢竟跟你並非一模一樣,因此小孩子對於事情的感受,也不會與你完全相同。不過基本上,所有的小孩都有許多共通的習性,因此為人父母者一定要牢記這些孩子的基本思考模式:

小孩子無論做任何事,都有自己一套理由

無論孩子的行為多麼突兀,他們總是可以講出一套自己的理由。三歲的小瑋告訴爸爸:「我一點也不累,現在不想睡覺。」不過父親卻嚴肅的說道:「妳給我乖乖的躺在床上。」沒想到父親才剛剛離開房間,小瑋馬上就偷偷溜到廚房,從冰箱裡抓了一根紅蘿蔔。「把紅蘿蔔放回去,馬上回到房間睡覺。」父親命令女兒,但是她卻一溜煙的跑走了,回到房間以後,小瑋整個人躲在棉被底下,開始啃起紅蘿蔔。

「不准在床上吃東西。」父親鄭重的警告女兒,她終於開始哭泣,當老爸好不容易安撫女兒停止啜泣之後,他好奇的詢問小瑋:「妳為什麼要在床上吃東西?」沒想到女兒竟然回答,因為她怕黑,她曾經無意間聽見母親對姊姊小容說,吃紅蘿蔔可以增進視力,晚上會看得更清楚,所以她才會想在睡覺前吃根紅蘿蔔。

小孩子的腦筋很直,完全不會轉彎
當三歲的兒子兩手挖著泥巴,想要尋找毛毛蟲的時候,如果你對他說:「你還真會把手給弄髒啊。」此時母親的話語,可能會讓小孩子覺得非常迷惑,小孩心裡會想媽媽明明說他很「會」,那麼把手弄髒應該是件好事,但是為什麼母親卻又拼命在皺眉頭呢?

小孩子可以同時相信兩種完全矛盾的概念
小孩子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超人,但是他還是會詢問你:「爸爸,除了超人以外,還有沒有人比你強壯?」小孩子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魔鬼,但是每天晚上睡覺時,他還是會害怕床底下藏有妖怪。因此即使小孩子很清楚自己並不會飛,但是父母親仍然要把窗戶鎖好關緊。

小孩子說話經常是有口無心
當你要小孩子罰站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脫口而出:「媽媽,妳根本就不喜歡我。」有時候小孩會突然間直率表達出自己的恐懼或是憂慮,不過類似這種情況,小孩多半是有口無心。不過如果小孩在說話時語氣顫抖,此時父母親就必須提高警覺,最好可以坐在孩子身旁,溫柔的擁抱他:「媽媽真的很喜歡你,但是當我叫你把玩具收起來準備吃飯的時候,媽媽非常不喜歡你故意把拼圖到處亂丟,所以才會要你罰站,不過媽媽還是非常愛你啊。」

小孩子總以為所有的人都是為他而活
通常受到父母寵愛呵護的小孩都會認為,所有的大人都是為他而活。小孩子從來不會想到,大人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事情、也會為自己著想,小孩子總以為大人唯一的工作,就是全心全意的呵護他們。

小孩子的行為變幻莫測
有時候父母親無論用盡千方百計,都沒有辦法讓小孩子乖乖聽話,直到有一天你真正發火,小孩子才會安靜下來—不過最多只會安靜二十五分鐘。

小孩子完全沒有耐性
我沒有辦法忍耐啦、我不要啦、我不想啦、趕快啦!

小孩子總是你急我不急

小孩子完全沒有時間的觀念。

小孩子在看書的時候,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看了二十秒、還是二十分鐘。小孩子永遠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是在昨天、還是今天早上餵魚吃過東西。

小孩子每天都會問你一次,距離他的生日還有幾天。小孩子對於時間的觀念,最多只有白天和晚上的差別。小孩子即使已經會看時鐘,但是他仍舊沒有時間的觀念。對於小孩子來說,身體才是他們的時鐘,肚子飢餓時就是吃飯的時間,身體疲倦時就是睡覺的時間。一般而言,時間對於小孩子來說,只有兩種意義:不是太短,就是太長。遊戲的時間,永遠太短。媽媽講電話的時間,永遠太長。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養高EQ小孩》@(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高EQ的父母,才有高EQ小孩,為人父母者,必須及早開始教導小孩體會自己內心裡的感受。雖然小孩子很情緒化,但是他們往往無法自行體會內心裡的感受,當小孩子突然衝動打人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此時大人就必須從旁指導,幫助孩子說出他內心裡的感受。
  • 如果在成長的過程裡,父母親能夠培養孩子有顆善感的心,隨時注意自己的感受,相信小孩在長大以後,多半也會有個多采多姿、豐富圓滿的人生,但是如果孩子養成凡事只注意自己感受的習慣,將來他恐怕只會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壞蛋。
  • 事實上,小孩子根本沒有言出必行的觀念,小孩子並不瞭解講完話就必須遵守承諾,如果父母親平日就沒有以身作則、說到做到,孩子當然就更不可能瞭解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因此為人父母者一定要從自身開始做起,凡事都誠實、開明的面對孩子,隨時養成言出必行的習慣。
  • 當小豪一個半月大的時候,他的母親宜君驚訝發現,兒子居然已經在拍打懸掛於嬰兒床上方的玩具,根據育嬰叢書裡的描述,照理來說小嬰兒應該是在二、三個月大時,才會出現這種拍打玩具的動作,因此宜君興奮的向左鄰右舍宣佈自己兒子的神奇表現。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關係攻擊,是通過解除友誼、排擠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進行的威脅。父母們常常驚訝地發現,關係攻擊可能會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對於這麼小的孩子來說,被朋友推開的經歷可能完全令人費解,並在日託或幼兒園引發焦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