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石吉: 因緣輪迴的禪意思維

巫石吉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緣分
在一見鍾情的狂喜之後,
在因戀愛關係引起的種種煩惱出現之前,
有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所謂緣分-情投意合,
就是指體現在這幸福時光的情境。

緣分
是光彩奪目的,
戀愛中的人在回憶自己的經歷時,
只記得其中的一個階段,
那段充滿甜蜜苦澀的,
戀戀風情。

緣分
在時空的物換星移中
記了又忘
忘了又記
直到生命的死亡降臨
將生命輪迴到不知名的時空中
前世情緣如飲忘情水
遺忘得煙消雲散

了緣
反觀內在的生命本質
認清本來面目
這本質的因緣是前世已經所有
其中未解的迷惑
奧秘在你心中

愛由一個微笑開始,經過戀愛、結婚而成長,以一滴眼淚結朿,最美好的將來永遠建基於已被遺忘的過去,若要你的生命順利,除非你放下過去的失敗和痛苦。

我眼中的情感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直覺體驗,這些直覺體驗在我接觸情感以前就已經產生了。

觸動心靈的第六感應,來自於探究前世的因緣,當中無法用科學的理性思維來推理,只能藉由六祖慧能:「明心見性」,找到你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以及前世的記憶與緣分的本源。

當我一直揣摩泰戈爾說的:「靈遇一切人傑,感通無極時空。」一直發現他自裡行間有著深不可測的涵意,絕對不只是與古人透過流傳的智慧著作,在不同的時空中感動感懷之餘,所感通的古今心靈感應而已;他應該有更深層的意涵,只是我們還通透不到那個層面時,覺察不到他言外之言,意外之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當下,藉由「心誠則靈」的思索,苦思後綜理出一些蛛絲馬跡,讓我雀躍不已,好久無法按耐久蟄的心領神會。

泰戈爾說的這段智慧箴言,不能光靠字面上去理解,要從精神涵養,心靈上昇華後方能形而上的通透他絃外之音,因此,一流的思想哲學家就是一流的文學家;同樣地,一流的文學家就是一流的思想哲學家。他們的思維可以經得起時空的粹煉,經得起後人形而上的哲學探究,依然不會動搖他超越生命,成就永恆的自然本質。

這裡面有追朔前世今生與探尋來生的意味在裡頭,只是我們尚未感應到靈魂層次,基本上能經過歲月洗禮的文學哲學家們,對於探討靈魂生命與永恆輪迴均有獨到的看法,且稱他們為「先知」吧!

尤其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蘊育出泰戈爾這樣的詩人文學巨擘,對於來生緣與永世輪迴的深意,必然比我們敏銳,且獨具慧心,當我們一個字一個字剖析時,加上想像力的激盪,才能還原到泰戈爾當時已經了悟到何種境界了。

文字上的修辭功夫與敏感度只是我們感應古今人傑的基本條件之一,但不足以真實回到他所處的真正時空背景,除非速度極快,快到足以超越光速,可以回到以前,事實上,那是速度的極限,也是從古至今做不到的科學瓶頸。

那如何深入其中的奧秘呢?就是「明心見性」的功夫,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把一切心念止息,正心誠意的觀想,方能超越當下時空,透過觀想產生靈思的靈遇,或許可以冥想到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

剛剛已經談到過,這深遠的話中所含的意義,其奧秘在你心中。當年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弘法,梁武帝久聞盛名,邀請他到首都金陵(今之南京)。因為當時梁武帝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爲佛教徒作了許多事,造了很多廟,便問達摩祖師認為他積了多少功德,這位禪宗的創立者卻冷冷地回答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又問道:「佛法聖教的第一義諦是什麼?」達摩祖師回答說:「廓然無聖。」武帝不解這句話的意義,因此又問了一句:「那麼在我面前的又是誰呢?」在存在的第一義中,既然只有廓然的虛空與絕對的超越,則在我們此世為何又有相對的比較與關係呢?

達摩祖師是神秘主義的使徒,學術性的討論引不起他的興趣。因此簡單的回答說:「不知是誰?」

其實,在達摩祖師回答這句話,大概一般人會啼笑皆非,梁武帝也不知所云,但若了悟前世的因果輪迴,確實很容易了解其中的奧妙。心經裡說道:「照見五蘊皆空,…不生不滅,」五蘊皆空就是身也空,心也空,精神世界一切都空,身心也無,感覺也無。這個巧妙的回答,留給後人諸多想像。

在【出竅情人】這部電影裡面,探討的是人未死時,卻長期昏迷靈魂出竅的劇情,其中刻畫著記憶全忘記的過去,以及逐漸經由劇中的男主角大衛將她的過去點點滴滴的拼湊出來,讓人會了悟【心經】裡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尤其身心皆空,精神世界一切都空,感覺也無。對於前世都是空的無的,也許當我們此生肉體腐朽死去時,輪迴到來生時亦復如此。

歸去來兮,來也空空,去也空空,為何還要來到世間,接受苦集滅道的輪迴煎熬呢?說穿了只在完成前世未了的心願,或許爲了結前世的一段因緣,或是爲了完成前生未了的一股宏大的願景心願,這願景可能需要幾世的時間方能完成,不過在轉世輪迴時這些人的悟性較高,所謂:「高明由於天份」,就在這裡頭。此外,有些心願可能要輪迴幾十次才能逐步完成,端賴自己的心領神會了。

【出竅情人】這部電影劇情裡,女主角莎莉只爲完成與大衛的未了因緣,這份情緣很巧妙,也很溫馨有趣,透過豐富的情節,讓觀眾領會其中的內涵,對我來說,禪意深遠啊!

電影藝術最講究風格品味。當這位作家一個人寫這本小說時,是因為他品嘗感應到了某種人生氣味,汲取當代對於生死輪迴的真意時,在當下的時空中很想把它表達出來。小說展現出這種氣味來,就能讓電影的劇情刻骨銘心,讓觀眾產生共鳴,進而與作者的內在思維藉由電影感受相互輝映,這才是小說作家所要達到的真正意涵。

譬如飲冰水,飲者深自知。當我們深入地進入電影劇情時,你的思維已經被小說家所感染,當下不再是你自己的真實自己,而是成為作者理念思維的傳播目的。可是,在那當下的心靈交會中,卻會產生有心人超越時空的感應,甚至與作者感通在無極的時空中。

電影的美,美在這裡,電影的妙,也妙在這裡。不用很多的力量,把作者與讀者觀眾牽引在當下的時空中,藉由心靈相互感受一段美妙的永恆,電影可以達到無遠弗屆的境界中。

之前我曾經寫過好幾篇探索來生緣與生命的永恆輪迴的文章,【出竅情人】這部電影劇情裡,更使我有興趣一直探討下去,點點滴滴不是文學,文學是由點點滴滴結合而成,希望有機會藉由一點靈光感懷,寫出一部歌詠前世今生的不朽小說,那也是我賣力書寫文章的目標之一吧!

我深深期待著這份靈感早日出現,生命的過程極其短暫,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真正潛能時,已經浪費掉不少時間,等到琢磨出真氣味時,又已經耗費歲月良久,真正可以寫出心目中代表作的文章典籍,已是垂垂老矣!

更能體會智者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找到心的方向,是甜蜜的負荷;追求心的方向,更是痛苦煎熬後的歡樂過程。當我們所知所想愈多,感動感懷愈深刻,胸中積鬱長久,一定得一吐為快,方能抒發心中的感懷感通無極時空。

似乎,從歷史的洪流時空中,試圖找到失去的記憶;那艱難的靈遇古時候的自己,彷彿是已經遺忘的過去,今之古人正是我們,只是我們無法記憶過去的歷史時空。

當下就是一種永恆的現在,過去已經是永恆的歷史,那未來呢!完成了心願,就能讓生命永恆的輪迴在未來的時空嗎?或者,一段未了的情緣會找到歸宿嗎?恐怕只能藉由靈遇靈想,超越時空前進未來去面對囉!@(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滾滾紅塵中,任何事情背後都有其因緣關係,人為什麼能夠當人呢?就是人中有情,人就是為這個情活著,親情、男女之情、父母之情、感情、友情、做事講情份處處都離不了這個情,想幹不想幹、高興不高興、愛和恨,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全是出自於這個情。
  • 在滾滾紅塵中,任何事情背後都有其因緣關係,李洪志先生曾經說過:「人為什麼能夠當人呢?就是人中有情,人就是為這個情活著,親情、男女之情、父母之情、感情、友情、做事講情份處處都離不了這個情,想幹不想幹、高興不高興、愛和恨,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全是出自於這個情」(轉法輪第四講、提高心性)。
  • 由於一些歷史的因緣,這個鎮上以木工為業者非常的多,其中,八十九歲的阿慶伯,是最受到老老少少眾多木工們的推崇與景仰的。阿慶伯為人謙遜、隨和,而且在技藝的水平上,更是其他木工們所崇拜的對象。雖然在木製家具的製作歷史上,木工、雕刻以及髹漆很早就因為分工的緣故而分開製作與傳授了,但是阿慶伯卻一身兼具了這三種專長;不只如此,興趣廣泛的阿慶伯還專長於古詩詞的創作與吟唱、中醫醫理與藥理、周易風水勘輿等等,甚至這個鎮上許多廟宇在興建之時,都還是請阿慶伯幫忙設計與監工的。
  • 〔自由時報記者張協昇、許國楨╱台中報導〕台中市南屯區最近1座大型念佛堂,竟毗鄰著名的金錢豹酒店而建,另有1處佛寺則由附設酒店的大型餐廳整修完成,截然的對比,宛若人生縮影。不過2佛寺均表示,都市中宗教場所很難避免這種現象,佛教講因緣,只要能弘法,不忌諱佛寺設在那裡。
  • 就在短短一年內,功夫明星李連杰歷經了南亞大海嘯,赴西藏卻罹患嚴重高山症及印巴大地震共經歷了三次「生死一瞬間」的感受後,也因緣際會地開始探索「佛法」的領域,今天(10月21日)日來台適逢法鼓山開山典禮就致贈一本金字的金剛經給釋聖嚴法師的他表示:「佛法如金,呼籲大家說好話、做好事。」他覺得,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嗎?他將要用這一口氣,要好好地珍惜家人及周遭的人們及朋友。
  • 馬來西亞一名男子聲稱過去十六年有女鬼夜夜纏身,跟他做愛,讓他痛苦不堪,只好向靈媒求救。靈媒指示他跟女鬼舉行冥婚,結束這段因緣。
  • 從小便是藥罐子的我,來到美國後不但身體沒變好更是每況愈下。多年來隨著外子的工作不斷遷移,由南到北,看過的醫師不記其數,吃過的藥打過的針也無法可數。也因此,打小我便對醫師們心懷恐懼,到達美國後,又因為醫療制度的不同,許多應是著白袍本著「救人為善」精神的醫師在我眼中常常成為張牙舞爪的野狼更使我視看病為畏途,身體狀態也越來越糟。一直到五年前因緣際會的拜訪休士頓後,才把我一向對醫師們的刻板印象改正過來。

  • 四十四歲的楊啟忠,現任桃園縣蔬菜公會理事長,國中畢業後,考量家中生計,毅然放棄求學。平日為人正直,勇於承擔且行事諧調有方,知曉他二十幾年從不間斷送蔬菜到育幼院的善行後,非常好奇他這股愛的動力從何而來,而聽他胸有成竹的談著整個蔬果市場新文化的宏願後,就更令人想一探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造就了這樣的一個人,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傲人的學歷,但是,他作了很多人一輩子做不到的事。
  • 多年前,與許祿寶教授共同在交大EMBA設計策略管理課程中,接受許教授的建議,將1997年《哈佛企管評論》中金偉燦(W. Chan Kim)及莫伯尼(Renee Mauborgne)合著的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論文首次納入教材。這是我與「藍海策略」的初遇,沒想到因此種下主編本書的因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