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風:鳳凰衛視的「換臉術」和背後

華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0日訊】2008年6月,中國換臉手術第一人離奇死亡,死者因遭黑熊攻擊臉部毀容,在西安市醫院實施了全球第三例換臉手術,據媒體報導,死因可能是沒有按時服用免疫抑制劑。換臉術是人類器官移植技術發展的產物,因對社會倫理造成的衝擊而備受爭議,儘管法國成功地出現了首例「換臉人」,但民眾的抵制心理依然強大,一再遭到輿論的反對和阻止。

人臉就相當人的「身份證」,換臉即是換身份,換臉人的身份如何界定,這張新臉如何被親友和社會認可,涉及到眾多倫理問題,一直引起社會上和醫學界的熱議。不禁想到,生活中其實還有一種「換臉術」,目的和手段非關醫學,性質上卻更有迷惑性和危害性,因換的不是皮肉,而是靈魂,往往不被人知。

香港鳳凰衛視,就實施了這種換臉術。這家唯一能進入大陸的海外媒體,從總裁到高層都出身於大陸黨政官員,新聞報導的立場和中共一致,是在關鍵時刻配合中共的「海外央視」,然而它卻戴著「香港電視台」的面具,打造了一個似比大陸媒體客觀開放的外貌。

但引起人們密切注意、及對媒體公義性判別的一個關鍵,是如何對待敏感事件,對法輪功事件的態度,最能顯現鳳凰衛視的真實立場。自江澤民集團鎮壓法輪功之始,它即為宣傳上的重要成員,最近又受中共指使,以「震海聽風錄」節目再次誣陷法輪功,但彈出的老調,仍是反過來套在中共自己頭上合適。

法輪功學員因堅持講真話,被剝奪了話語權、生存權及一切基本人權,歷盡酷刑折磨而不屈從,對這種骨氣行為的聲援是人性道義,是利人利己的善舉;反過來不去譴責中共的罪惡,反而助其阻撓法輪功講真相反迫害,是害人害己的惡行。善惡命題的本質超越意識形態的對立,甚至可以簡單到僅看「存心」,在不允許人說話的情況下,隨意羅織罪名欲置人死地,存心如何?媒體的客觀公正如何?

鳳凰衛視的背後,是中共黑手操控。共產主義已被世人拋棄,對法輪功近十年的鎮壓,也早被普遍厭惡,換成鳳凰衛視的「香港臉」,才更有欺騙性。但換臉術有一個大敵是「排斥反應」,換臉人必須不停地服用免疫抑制劑,一旦停服生命危在旦夕。香港本是自由港,香港人民的自由民主意識,是一個天然的免疫系統,即便中共不斷輸送免疫抑制劑,換臉者也難以在這片土地維持長久。

美國外科醫生謝苗諾夫曾解釋說︰「為什麼要給患者換臉?因為沒有臉生活將步履維艱。」沒臉是讓人驚恐,但戴著假面具幹黑暗的勾當,同樣令人不能容忍,一旦曝光天下,終是沒臉見人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坦尼克號》是一首詩。十年前,這部風靡全球、獲得十一項奧斯卡獎的巨製大片,以激情、夢幻、悲傷、勇氣和氣勢如虹的場面,以傑克和羅絲之間不同凡俗的生死之戀,以及災難中閃現出的可歌可泣的人性光輝,感動和溫暖了無數心靈,成為充溢著濃郁人文氣息的災難片經典。
  • 在浩瀚無際的宇宙裡,總有一個旋轉的星球,上面住了很多音樂人,住了很多樂器,他們在流雲香花裡自在地演奏,奏出一曲曲美妙的天音,當地球人感應到他們的音樂時,就會有一種特別的激動與滿足……
  • 有一種燈火與故鄉最親,在同一個時刻,燃起天涯海角的思念;有一種燈火民風最淳,花燈社火裡,映著民間鼓樂、百姓歡顏;有一種燈火燦爛最久,伴著煙花明月,伴著我們的祖先,熱熱鬧鬧了幾千年。
  • 1965年,美國宇航員第一次太空行走時,「雙子星4」號宇航員埃德華‧懷特,丟失了一副手套,在隨後一個月中,手套以時速1.75萬英里在太空飛行,對宇航員和飛船構成了威脅,成為人類歷史上殺傷力最大的手套,直至在大氣層化為灰燼。
  • 今年過年,中共各地大小頭目們在胡錦濤上井崗山,溫家寶到災區燒菜的啟發下,也紛紛上演親民秀,弄出一派奇特的拜年景觀來,但最為招眼的,還是江澤民在上海官場的亮相,下臺多時又在老巢高調復出的動作,是否為中共高層內鬥昇級的信號,一時引起外界廣為關注和猜測。
  • 能夠聽到葉落,那或許整個驛站沒有多少客人吧,甚至是只有自己。夜半時接待人員應該也歇息了吧。 整個詩篇,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孤獨、失落。
  • 清明之際,舍妹夫婦遠攜父母靈骨而歸葬於故鄉,余在海外,阻於國難不能奔赴,乃弔之以文,曰: 嗚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駕鶴,亦近三月。憶思雙親,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濟親族。力有大小,唯盡本分。載入家譜,亦有光矣。
  • 神韻交響樂團演出的西方交響樂曲,經常有有十分貼心的安排,樂曲的選奏也極富巧思,不論觀眾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響樂,在精采的樂音引領下,總會體驗到層層的驚喜與無盡的感動。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