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史論兵》

孫子攻楚之戰(上)

font print 人氣: 71
【字號】    
   標籤: tags:

歷代兵家,首推《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生活在春秋末期,生平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兵學聖典。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如此系統、完整的關於戰爭的著作,在此之後兩千多年,不論中外,也沒有一部兵家著作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春秋”294年,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汲汲奔走不可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春秋”是個大動盪的時代,“燁燁雷電,不寧不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春秋”時代也是戰爭理論、戰爭藝術開始形成的時代。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大戰逾百,小戰不可勝計,時代的風雲為大軍事家孫武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素材。

孫武是典型的學者型將領,可以說他代表了“名將”的一種類型。在他的《兵法》十三篇成書的時候,還沒有一次實戰領兵的經驗;而且終其一生,只從事過一場大戰, 就是西元前506年的吳國攻楚之戰。

吳楚兩國幾世宿敵,力量對比上是楚強吳弱。但是吳國卻驚人地以少勝多,以水陸三萬多精銳擊破楚國逾二十萬大軍,攻克其都城郢都,把諾大的楚國逼到了幾乎亡國破都的處境,令天下強國都目瞪口呆。

孫子在這一戰中是如何實踐他在《兵法》十三篇提出的原則的?吳楚兩國是如何“伐謀”的?孫子是如何設計戰略的?

請和文昭、賀宇博士兩位共同回顧孫子攻楚之戰,拆解《孫子兵法》的奧妙。


新唐人電視台 http://www.ntdtv.co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為“漢初三傑”之一,韓信被劉邦稱為“連百萬之從,戰必勝、攻必取”,終其一生,從來沒有在戰場上被擊敗過。在這些戰役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井陘口之戰 ”,韓信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竟然敢於于“背水結陣”,而且還贏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韓信是如何做到以少勝多的?假設當時的情景,有沒有別的可能?
  •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薜西斯一世(Xerxes I)率大軍30萬水陸並進, 遠征希臘。在橫掃了色雷斯和馬其頓之后,直抵溫泉關(Thermopylae)隘口,希臘十萬火急!
  • 千古謎團!幾百萬人人間蒸發,900年後重現人間?DNA檢測現端倪,真相到底是什麼?
  • 那些出人意料的戰爭!昆陽之戰,王莽42萬大軍,驅動虎豹犀象助陣,為什麼卻敗給劉秀1.8萬綠林軍?靖難之役,明成祖靠什麼扭轉乾坤?
  • 乾旱
    人們常說:「天人合一。」天象的變化會給人類社會帶來變化。一項針對韓國史書所進行的研究顯示,乾旱與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與戰爭呈現高度正相關,亦即異常天災的出現就預示著戰爭這種人禍即將爆發。
  • 格拉薩聖母堡
    格拉薩聖母堡(Nossa Senhora da Graça Fort)位於葡萄牙與西班牙接壤的邊境地區,是葡萄牙防守邊境的要塞之一。這座18世紀城堡興建於高地上,而且呈現易守難攻的星形結構,與一般的歐式城堡不同。在威力強大的現代化武器出現之前,它一直事非常可靠的軍事據點。
  • 「三舍」是什麼意思呢?退避三舍的「舍」是古代的距離單位,古代以三十里為一舍,三舍則為九十里。退避三舍原為在戰場上兩方交兵時退兵九十里。為什麼要這樣作呢? 這其中有一段歷史的情義背景--辟君三舍。
  •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話出自《左氏春秋》,這裡的「將」指的是戰國時代那位只會紙上談兵的趙軍元帥趙括。當時趙王因為中了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結果斷送了趙軍四十萬將士的性命,讓趙國元氣大傷。
  • 赤壁之戰,曹操軍中疾疫大興,致戰力大損,凱風突自南來,助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曹操曾與孫權書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雖天公不作美,拒讓曹操跨越江南一步,但大英雄笑談雄兵百萬,叱詫風雲之霸氣,不得不讓後人欽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