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生意經(5)心胸寬大 識人善任

作者:孟欣
font print 人氣: 7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變僵化為圓容

在電視劇《商道》中,林尚沃商業上的啟蒙老師洪得柱曾經教育儒生出身的林尚沃:「你太一板一眼了,一個像樣的生意人,一定要能屈能伸!該屈的時候屈,該圓滑的時候圓滑。如果太過僵硬,還沒把東西賣掉就已經折斷了。」

事業有成的林尚沃要想繼續發展自己的生意,積累更大的財富,就需要改變自己以前的個性,有更大的容量。一個商人的容量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要把握商機,有城府才能目光遠大;一方面是能容下有才能的人的缺點,使人才為己所用。

看中商才,根據計劃發放貸款

與刻板的儒生不同,商業有一個特點是變化,無窮無盡的變化,這就需要一個商人能夠洞察未來可能發生的千變萬化,以此來決定自己的進退。但這不是無度的去投機。

書中有一個實例:林尚沃想要借錢給那些想要做生意的人,借錢時先要他們講自己的生意計畫,然後根據他們的不同計劃給他們不同數量的錢。

一個人說要做草鞋,林尚沃只借給了他很少一筆錢,因為林尚沃看到這個人雖然老實,但他拿著一兩銀子做了五雙草鞋掙了五分銀子,他還算不上是個商人,更像是個農民。因為用一兩銀子去掙一分絕不是商人所為,商人的經營哲學不應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農民哲學,商人應當能夠做到「種瓜得豆,種豆得瓜」。農民一年收成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天運」,而對於商人來講,更重要成敗的因素是「人運」。

相比之下,第二個人做紙風箏拿到廟會上去賣,確實懂得觀察時機,第二次從海邊販鹽到內陸出售,然後又在內陸收購農產品到海邊去賣,從而獲得豐厚的利潤,開了五家鋪子,做生意算是成功。但林尚沃也並沒有借大錢給他。他看到這個人的財運也就到此為止,因為這個人是典型的逐利之人,哪裡有錢就往哪裡去,只盯著眼前的利益,投機取巧,看不到帶動人運的天象才是真正的商機。在林尚沃看來,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都只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一個做大買賣的人不會去追趕短暫的潮流,而要根據五年之後的情況來確定自己的經營策略。

第三個人被林尚沃視為「不為金錢所累的人」。他並不急於賺錢,也沒有按時來歸還借款。別人以為他是騙了林尚沃的2000兩銀子一走了之了,但林尚沃也是個不為金錢所累的人,對這些閒言碎語無動於衷。六年以後,第三個人帶著10車人參來見林尚沃,大家才明白這個人能看到6年後的事情發展,買了人參種子撒到長白山深山老林中去,讓它們像野參一樣自然生長,成為了上等人參,最終獲得價值10萬兩銀子的巨額收益,分成後林尚沃從這一次借貸中就賺得了5萬兩的回報。

不計缺點,以信任對待違約

書中還提到「小生意旨在得利,大生意旨在得人。」沒有甚麼生意比獲得人才利潤更高了。但是世間人無完人,要想得到人才,就要能包容這些人的缺點甚至是陋習,才能看到別人眼裡的頑石其實是璞玉,使其優點得以發揮。

林尚沃借錢的第三個人,借錢後六年不歸,沉溺於酒色,在別人看來不可救藥。但林尚沃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要得人才,自己必須有足夠的誠信,這也是他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學來的。

林尚沃解釋說,很久以來,中國人把遊走全國各地做生意的商人稱為行商,這些行商做生意有兩條稱作「天道」的鐵打的規矩——誠信和不欺。中國近代第一巨富樊現說:「誰說天道不可信,我南至江淮北至汴京,走南闖北,也曾遭遇過盜賊,也曾重病纏身,卻從未有過一絲擔心與憂愁,因為我知道上天瞭解我做生意時講究誠信不欺騙他人。做生意時有人盤算如何騙我,我卻以不欺待之,所以我的財富總在與日俱增,而整天只想騙別人的商人卻是每況日下。」

因此林尚沃回答那些來說第三個人壞話的人:「你們說那個人差點騙了我三次,但實際上他並沒有騙我。這人雖沉溺於酒色,但卻沒有對我說謊,他可能不是個誠實的商人,但也絕不是一個撒謊欺騙他人的人。」林尚沃提筆寫道:「惟不欺二字,可終身行之。」

林尚沃抱定了即使被欺騙也不失信於人的信心。結果這第三個人果然如林尚沃所料,是個目光遠大的人,為林尚沃贏取了大筆財富。

不計冤怨,化敵為友

對人的寬容,不但體現在對待有缺點、但與自己沒有過節的人身上,也體現在怎樣對待與自己有過節、甚至是血海深仇的人身上。耶穌說:「不愛你的敵人就不能圓滿。」一個在商道中修行的人也必須放棄對那些曾經視為仇敵的人的仇恨,才能真正做到心胸坦蕩。

中國有句老話,和氣生財,雖然聽起來平平常常,但卻是真理。電視劇中,初下商海的林尚沃曾經對害死父親的松商大房朴周命憤憤地說:「你等著瞧,我會拔掉那房子(指朴周命的財富)的柱子,推垮那房子的橫樑。將來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在我爹的墳前下跪,求他原諒你的過錯!」

但多年後,林尚沃卻放棄了這個刻骨銘心的仇恨,他的心變得平和了,說:「……也曾經因為深藏心中的怨恨,而感到非常的痛苦。但是如今我都拋開了。一個生意人如果心中有怨恨,他怎麼去跟人做生意呢?將來,我打算要成為成功的生意人,以我的成功,要讓大房大爺深刻的體會他的人生是多麼的虛偽和無意義!」

放下仇恨,使林尚沃避免了兩敗俱傷的結果,當他得知朴周命被更加狡詐的鄭治壽趕出松商,境況堪憂的時候,他不計前嫌,以灣商的實力,幫助朴周命奪回松商大房。這當然需要大忍之心。

最終,朴周命也被林尚沃的人格感化, 悔悟了自己的人生錯誤,在關鍵時刻幫助了林尚沃,將功補過,並從此退出商界,用餘生反省自己曾經不擇手段追逐金錢的人生。

以仁義之心包容天下人

林尚沃除了是商業奇才外,還是一位勇敢無畏的義士。他能容下後來成為朝廷反叛的洪景來,使用他的才能為自己打理生意。在「兩西之亂」發生期間,他接受洪景來的建議,高價買入救災鹽低價賣出,既穩定了市場,也維護了商人的本分是做生意而不是單純搞慈善。

他又發放救災米,廣得人心,最後竟然把山賊也感化做回良民。在他被松商迫害而被官府捉走的時候,大批的災民和山賊跪在路邊為他求情,令官府感動。破解了鼎字之謎後他向洪景來保證不會透露他的祕密。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林尚沃雖然不是皇帝,但他以得人心而創造了他的財富王國。他的座右銘中後一句「人中直似橫」,反映了他不管是對官婢還是達官,是同行還是冤家,是叛匪還是朝廷,是好友還是仇敵都一視同仁。因此,林尚沃至今仍受朝鮮萬民敬仰,他的事跡被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史記。貨殖列傳》中也說:「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就像高山大海能容下千萬種野獸和魚,人要使自己心胸、視野變得比山高比海深,就能聚來人氣,富貴就不難求了。@*#

原文標題:《商道》裡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生意經(5) ——心胸寬大,識人善任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兩天,北京朝陽區雅寶路附近的某家店舖恐怕是處境狼狽。其原因在於這家店舖因大門上貼著「中國人禁止入內」的告示而遭來了不少非議、甚至謾罵。可想而知,在中國的大街上,一家中國人所開的店舖,居然拒絕做中國人的生意,的確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那些滿腔充斥著「愛國熱情」的國人則更像是被點了敏感穴位一般,激動地跳將出來,將其痛斥的體無完膚。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是最古老的訓誡:「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在中國歷代成功商賈中,也一直貫徹著「不勤不得,不儉不豐」的精神。古代商人的經商之道中,所體現出的是"誠信是為商之德"、"勤儉是經商之本"、"進取是經商之道"等古風。明清兩代,商業得到空前發展,更不乏秉承勤儉原則的商人。
  • 被韓國各界譽為亞洲史詩般的《商道》,同名小說不僅創下韓國發行史上的奇蹟,其中詮釋的「做生意並不是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生意人沒有比失去信譽更大的損失了」;「遇到困難就違背原則,那還叫甚麼原則」等經營理念,深得中、韓、日等國企業家的共鳴。
  • 從古至今,有人在財富中如魚得水;有人在財富中如履薄冰;也有人在財富中,敞開仁義的大門,與眾人分享。韓劇《商道》的經典,通過再現朝鮮「第一富商」林尚沃的一生,讓戲裡戲外的世人,看到財富的最終方向,廣施和回饋。
  • 如果問,人的財富從哪兒產生?對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想必很多人會說,當然是靠才智和努力。現實中,也有不少人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也不見財富開花結果,於是不得已的貼上了失敗的標籤。由此,想到台灣一個建築商的例子。
  • 在金錢主宰的商業帝國,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要想獲得長期的福利,將善行放入商業模式,逐漸成為很多現代企業的發展方向。維珍品牌(Virgin)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在回顧多年的經營後,綜合大量事實傳遞出「行善統治商業」的思想。這聽起來頗有幾分雷人。
  • 在商業世界裡,利益和道德是否必然對立?為了利益最大化,是否就必須犧牲商業道德?在台北中醫院的周韻生院長看來,這倒未必。
  • 二零一五年五月十四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八千三百多名部分法輪大法弟子相聚在紐約巴克里中心(Barclays Center)體育館,參加了盛大而隆重的二零一五年紐約法輪大法修煉心得交流會。他們中的部分企業家大法弟子在各自經營生意過程中堅持秉持宇宙特性「真善忍」法理,在歷經名利考驗等實修過程中都深切體悟身心得益匪淺,看淡功名利祿之後反而生意更加成功。他們衷心感恩於傳授真正「商道」的李洪志師父。
  • (大紀元記者黃美儀馬來西亞怡保報導)得知大紀元要進行關於商道的專訪,TST生物製藥集團的集團首席執行長張建華有感而發:「做生意,道德和誠信真的很重要。」他回憶起當年自己剛出來做生意不久,曾經遇過一個不老實的生意夥伴。「他拖我的帳,而且用不正當手法騙了我一幫貨。」
  • (新紀元週刊440期,作者謝田)探索善德和巨富的關係,我們必然要涉及到商道、商之真道的問題。8年前,《新紀元》周刊的第29至31期的三篇專欄文章中,我談到了「商道‧賈道‧商之真道」的話題,曾引用一個很好的商業中的案例,這案例源自《商道》一書,是韓國作家崔仁浩寫的,推薦給大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