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時尚文化的承前啟後(三)

17世紀歐洲男士服裝的演變
font print 人氣: 8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亦菲法國報導)17世紀服裝是服裝史上的一轉折點,17世紀初期歐洲歷史留下的痕跡除了時常被戰爭困擾之外,另一方面也有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出現了重要的藝術運動,帶進了一個新的審美和不同的生活概念。逐漸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頻繁地更換他們的衣服,這就是在西方社會出現時裝的前奏。

路易十四時期法國推動了一系列經濟和貿易改革,以至法國成為人口聚居最多的國家,借勢在歐洲範圍內加強了軍事與文化上的地位。由於經濟的空前繁榮,在法國出現了許多生產坊,也陸續出現了許多掌握各種能力的知識份子和藝術家,加上凡爾賽宮的建造給法國時裝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會。

路易十四時期受到了巴洛克藝術的表現形式的影響,細節上採用豐富的點綴,設計富有想像力,採用了精湛的技藝,這個時期男性的服裝式樣極其豐富,變化的頻繁更勝於女性服裝。

1650年起,路易十四執政影響下漸漸脫離了路易十三時期樸實的裝扮,開始時興穿叫rhingrave燈籠短褲,這種短褲的腿部帶有許多褶,且肥得看起來像穿了一個裙子,褲腿上做了花邊裝飾並以碩大的蝶型蕾絲緞帶作了點綴,短褲下面配穿緊身褲襪,然後再配一雙紅色鞋跟的高跟鞋,鞋背上軋了一個彩絲帶。該rhingrave短褲最盛行時,不只是在法國,在德國和英格蘭等國家也廣泛流行。 從1680年起它變得越來越狹窄最後就成了緊身褲。

Le pourpoint是類似夾克衫的上身短衣,用的是上乘質感的布料,打開前排扣,袖子很短可以瞥見裡頭穿的寬鬆的襯衣,袖口上很多花邊裝飾,尤其襯袖上疊置叫「小鵝」的蕾絲花扣,這些裝飾代表著富裕。之後出來的 justaucorps緊身外套就是穿在夾克衫之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夾克衫的袖子被去掉了,就演變成了背心,就像今天的馬甲。

最後配一頂以幾束羽毛當裝飾的氈帽,這就是17世紀的正統的男士裝扮。

這種裝扮應該是歐洲社會裏通常看得到的紳士燕尾服的最原始雛型,後來它又簡化成今天的男士西裝,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演變過程,一脈相承。而在我們中國,男士服裝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溝通完全斷了線,男性服飾的傳統模式在當代生活中已完全消失 ,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慕名而來法國旅遊的人有兩件事不可缺一,一是訪問名勝古蹟 ,二是購物逛街。

    法國是當今世界時尚中心,但法國首先是一個文化藝術中心 ,法國人打扮高雅 ,當然有文化的包裝,而這卻有一段歷史的造就過程。17,18世紀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使藝術家們具備了傑出的藝術創造力,隨之被藝術熏陶著的人們養成了細膩的審美觀,從他們的眼中發覺的美又應用到在法國的建築物及服裝上,這些無形的資產無疑是法國人最大的的財富。

  • 法國是當今世界時尚中心,但法國首先是一個文化藝術中心,法國人打扮高雅,當然有文化的包裝,而這卻有一段歷史的造就過程。17,18世紀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使藝術家們具備了傑出的藝術創造力,隨之被藝術熏陶著的人們養成了細膩的審美觀,從他們的眼中發覺的美又應用到法國的建築物及服裝上,這些無形的資產無疑是法國人最大的的財富。
  • 李謐擁有萬卷書籍,宋敏求家的藏書豐富。
  • 有宋一代風雅無雙,才子才女更是風華絕代。即使在動盪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濁世佳人張玉娘,其文采可與清照齊名,其德行遠追班昭遺風。她如幽蘭白雪高潔,在韶華芳齡仙逝,走過了短暫卻才情雙絕的傳奇人生。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管寧因為好友華歆不能完全無視於權位利祿的存在,所以割席與之絕交。和嶠鄙視荀勖的為人,不願與之同車,於是自行乘坐專車入朝。
  • 宋朝的李之儀,立於長江之畔,則以江水之無盡比喻情意之綿長,寫下一首流傳千年的相思詞——《卜算子》……
  • 耿恭為將士拜井祈禱,泉水湧出;鄭國為秦國修築渠道,造福萬代。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還有北宋時期,一代名臣登上金陵城樓,望見清江翠峰,酒旗畫船,一片壯麗繁華之景。然而故國往事歷歷在目,他撫今懷古,頓生家國之憂和興亡之嘆。 一首雄渾闊大的懷古詞,遂成千古名篇。這就是出自王安石筆下的《桂枝香‧金陵懷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