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秦始皇定四海 恩威並用仁義兼施

作者:劉曉

秦始皇畫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秦始皇堪稱是一位雄才大略、無比偉大的皇帝,他在其近五十年的人生中,卻做了如下震古爍今之事:統一了天下;確定「皇帝」稱號;廢封國,實行郡縣制;採取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法令;使車同軌、道同距;修建長城;修建靈渠;修建阿房宮;留下了世界奇蹟驪山陵墓⋯⋯可以說,歷史上沒有哪一個改朝換代的皇帝如他這般具有開創性,他所建立的全新的政治、文化和經濟制度,不僅影響了當世,而且垂范後世,影響達兩千年之久,迄今中國人仍深受其影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誠可謂是千古一帝!

天命所歸

秦始皇帝,嬴姓趙氏,名政,是秦國莊襄王的兒子,後世稱嬴政。莊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孫子的身份作為人質抵押在趙國,生了嬴政。嬴政十三歲時繼位做了秦王。

說到秦始皇的先祖,必須提到春秋時期的秦穆公。正是秦穆公的勵精圖治,使位於西部的秦朝才得以強大,秦穆公亦成為五霸之一。秦穆公去世後,歷經十五世傳到秦獻公時,秦國因頻繁更換君主,無暇征戰,喪失了不少土地。但是從獻公開始,其後的幾代秦王,包括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等,都能廣施仁義,廣招賢才,並且知人善任,從而使秦國再次強大起來,在當時的七國中不容小覷。

《史記》中記載,公元前374年,周朝太史簷(dān)拜見秦獻公說:「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史記》作者司馬遷懷疑這個「太史簷」就是西出函谷關的道家鼻祖老子,而老子確實經過秦國,也具有超凡的能力。

這裡的「合」指非子受封於秦,定居於周王畿內;「別」指周平王東遷後,周與秦分居東方和西方。分開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意指秦並周。秦並周一事發生在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4年),由此上溯至平王東遷,共515年,約數為五百歲。合在一起十七年後,將會有稱霸諸國統一天下的人出現,應指秦王政九年,這一年秦王舉行了表示已經成年的加冠禮,正式親政。剛剛親政,就發生了長信侯嫪毐(lào’ǎi)盜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璽,發動叛亂的事件。秦王即後來的秦始皇,親自下令攻擊並平定了嫪毐之亂。

雖然無法肯定這位「太史簷」就是老子,但從其預言看,秦始皇與其他偉大的皇帝一樣,都是天命所歸,早有定數。

任用賢能,政治清明

揹負著上天使命的秦始皇,在祖輩們為其打下的基業的基礎上,自即位起,就開始了他統一六國、統一天下的準備和徵程。

一方面,秦始皇任用賢能,保持政治清明,從而使秦國在經濟、軍事等方面持續發展。他抑制自己的伯叔兄弟、子弟,不讓他們做高官,而是任用李斯、尉繚、王翦、蒙恬等有功勳、有才能之人。對於豪門大族,秦始皇則避免其擴張,並予以壓制;而對普通百姓,則予以表彰。民國時期的章太炎在《秦政記》中提到這樣一件事:巴郡有個寡婦名叫清,靠經營祖業成了富人,秦始皇就為她修建懷清台,以示表彰。

另一方面,從始皇元年(前246年)起,秦國就已經開始了對外征伐戰,先後與韓國、魏國、趙國、衛國、楚國交戰,並相繼攻占了這些國家的部分城池。秦始皇還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史書記載,秦始皇非常勤政,每天都要看600斤奏章,因為紙還沒有被發明出來,所以當時的文字是寫在竹簡上的。

統一天下,寬仁定四海

秦國統一天下前的國內情況對於秦始皇一統天下極為有利。這是因為秦人已能做到孔子所說的「足食、足兵、國人信服」這三點。秦人有關中的沃野之利,有巴蜀的鹽鐵之利,南北還有都江堰、鄭國渠,可以「足食」。秦國百姓勇悍、單純、敢戰,而且由於秦國地廣人稀,常常招徠他國百姓到秦國耕種,並賜田宅,免兵役,秦國本土百姓可完全投入兵役,輪番作戰,可以「足兵」。商鞅變法以來,通過「徙木示信」,已做到「國人信服」。

此外,秦國地理位置優越,其西南北三個方向都沒有強大或者是勢均力敵的敵人;秦國兵器精良無比,軍隊裝備優良;有尉繚、李斯等謀臣,加之秦王的剛毅、果敢,知人善用,秦國統一天下已是萬事具備。

而此時六國之間的合縱關係十分脆弱,相互之間摩擦不斷;且六國經濟發展無法支持戰爭的開支及徵召,在面對強秦「橫掃六國」之勢下,最終的結局也只能有一個。在秦始皇的統籌下,在秦國大將王翦等人率領的大軍橫掃下,六國相繼滅亡。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滅韓,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二十五年(前222年)滅燕、滅趙,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彼時,秦始皇39歲。

歷史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公元前221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走上了歷史的大舞台。顯然,這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且從此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統一王朝遠遠多於分裂時期。

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秦始皇征討並滅六國的二十多年間,卻少有殺敵斬首的記錄。即便是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始皇,當秦軍在攻占燕國的薊城時,既沒有縱火屠城,也沒有殺害燕國王公大臣的性命。史載,秦始皇不過拿到了燕王派人送來的太子丹的首級而已。而在秦軍攻下其它國都時,也同樣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包括《史記》在內的史書,都沒有秦軍屠城、屠殺將軍、大臣和百姓的殘忍記錄,秦始皇反而採取了優撫政策。只是為了防止王公貴族們作亂,消除人們意識中仍然殘存的六國地域意識,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才「徙天下豪賦予咸陽十二萬戶」。

秦始皇不僅優撫六國王公貴族,而且厚待秦國的功臣,他在位的37年中,沒有殺過任何一名將軍或者大臣。即便大將王翦犯下當殺之罪,秦始皇亦讓其享受榮華富貴,終老天年。王翦的兩個兒子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和任用。

這是怎樣的胸襟?這是怎樣的寬仁?這是怎樣的自信?這顯然與後世所言的「暴政」差之千里。

但另一方面,擔心或已經為秦始皇滅國的六國貴族,內心卻充滿了仇恨,他們一次又一次地派人行刺秦始皇。在秦始皇的一生中,經歷過四次真正實施的刺殺行動,每次秦始皇都差一點喪命,但每一次卻都死裡逃生。

一次是燕國太子丹策劃的荊軻刺秦王事件,荊軻近距離舉起劇毒匕首刺向秦始皇時,居然有太醫夏無且用木箱擊中了荊軻,使秦始皇有機會抽出寶劍。一次是荊軻的摯友高漸離利用給秦始皇擊築之機,將灌有劇毒鉛粉的築擲向了秦始皇,卻不料築居然改變了飛行軌跡,從始皇身邊飛過。一次是秦始皇41歲出外巡遊時,張良派人行刺,擊中的卻是秦始皇的副車。還有一次是秦始皇43歲時,一天到咸陽郊外散心,遭遇刺客,所幸刺客為其護衛殺死。

秦始皇一再躲過刺殺,不正是冥冥中有天意?不正是因為他被上天賦予了更為重要的使命?毫無疑問,天命所歸的秦始皇必然有上天的護佑。

那麼,秦始皇被上天賦予的使命究竟是甚麼?

秦始皇「五統一」震爍古今

秦始皇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大的一個國家。歐洲人至今稱中國為China,一種說法就是由「秦」的漢語發音演變而來的。而秦始皇在政治、文化、法律、經濟等諸方面實施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及所制定的一系列新的管理國家的法令、制度等,實屬開創,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秦始皇推行的「五統一」,為形成有共同地域、共同語言文字、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的漢民族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其貢獻震爍古今。這大概就是其所負的天命所在。具體如下:

● 修改帝號——「始皇」的由來

天下一統後,秦王嬴政命令丞相、御史「商議帝號」,以「顯揚其功業,傳給後代」。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都說:「『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尊貴。』所以請王稱為『泰皇』。發布教令稱為『制書』,下命令稱為『詔書』,天子自稱為『朕』。」

嬴政說:「去掉『泰』字,留下『皇』字,採用上古『帝』的位號,稱為『皇帝』,其它就按你們議論的辦。」於是下令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又下令說:「我聽說上古有號而沒有謚,中古有號,死後根據生前品行事跡給個謚號。這樣做,就是兒子議論父親,臣子議論君主,非常沒有意義,我不採取這種做法。從今以後,廢除謚法。我就叫做始皇帝,後代就從我這兒開始,稱二世、三世直到萬世,永遠相傳,沒有窮盡。」

古書《白虎通》中曾說:「君也,美也,大也,天之總美大稱也,時質故總之也,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另一部古書《管子》也說「明一者皇」。意思是:稱之為「皇」的君主,深刻地洞察天道規律,而他管理人民所依據的是皇天對天地人萬事萬物無所不包、無所不覆、至大至美、光耀一切的天道規律。在天道規律下,陰陽相蕩,四時交替,人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沒有區別,人也沒有甚麼特殊性。「皇」乃王上之王。

而「帝」,是次於皇的名號,其所達到的境界和管理人民的依據是道德,以民為子,將人與萬物相區別,沒有「皇」的高遠廣大。

從秦朝開始,將「皇」、「帝」號合稱,並將它作為擁有天下者的尊名,自此,有了「皇帝」的稱謂。但這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與天道、與人類生命的最初緊緊相連的境界。是以皇帝要垂范天下。

● 修改曆法和服色

秦始皇按照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剋、終始循環的原理進行推求,認為周朝占有火德的屬性,秦朝要取代周朝,就必須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過的水德。因是水德開始之年,為順天意,要更改一年的開始。群臣朝見拜賀便都在十月初一這一天。

衣服、符節和旗幟的裝飾,則崇尚黑色。因為水德屬陰,而《易》卦中表示陰的符號陰爻叫做「六」,就把數目以十為終極改成以六為終極,所以符節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規定為六寸,車寬為六尺,六尺為一步,一輛車駕六匹馬。所以秦始皇當時是穿黑色朝服的,不是現代人被誤導的「皇帝服飾的代表色是黃色」。

秦始皇又下令把黃河改名為「德水」,以此來表示水德的開始。

● 統一文字

在五千年中華文明歷史上,中國有很多方言,但為甚麼有許多方言的中國卻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在大部分時間中保持著統一和文化的傳承,而使用同一語言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卻早已四分五裂?關鍵是在記載中文的漢字。

不過,在秦始皇統一前,七國不僅政治、經濟是分裂的,文字上也有很多差異,比如一個「馬」字就有不同的寫法,而這樣的結果是不便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秦國的書籍拿到韓國去,有些內容韓國人就不容易懂,交流自然就出現混亂。

秦始皇統一後,下令廢除六國文字,制定統一的文字標準。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寫道:「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大致說要統一文字,三個人寫了三部標準的字書,制定出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通用於公文法令,不過現在都失傳了。

後來程邈又根據當時民間流行的字體,整理出更為簡便的新書體——隸書,作為通用文字在全國範圍推廣。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證明秦朝的官方文書已經使用隸書。

統一文字使中華文化不僅得以傳承至今,而且讓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之人可以共讀一本書,從而彌合了方言帶來的障礙。

●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國自鑄貨幣,其形狀、大小、輕重各不相同,特別是價值不等,換算十分困難。秦滅六國後,實行統一貨幣措施:貨幣分二等,以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圓形方孔的銅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只允許國家發行。這種錢幣既實用,還因外圓內方的特點,立即通行天下。這就結束了過去貨幣不統一的混亂狀態,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換和經濟交流以及國家稅收,促進了經濟上的統一,進而鞏固了政治上的統一。從此,銅製的方孔圓錢作為主流貨幣,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年,直到清末才退出貨幣體系。

此外,戰國時期混亂的度量衡標準也得以統一。統一度量衡是指三種量具:度量長短、量容器、量重量。秦統一後,把商鞅變法時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國,並專門頒發了統一度量衡的詔書,把它銘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發到全國,作為標準器具。根據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這種算法延續了千年。現存咸陽出土的「大良造商鞅量」底面,即補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同時,還繼續執行度量衡定期檢查制度,每年二月對全國度量衡器進行鑑定,以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和統一。

想一想,如果今天的我們在每個省使用不同的貨幣和度量衡,將給商品交換等方面帶來多少麻煩?這大概也是為何歐盟不少國家要推出統一的貨幣——歐元的原因。

● 統一車軌和道路

秦統一後,由於戰國時期七國的戰車、馬車的車輪各有差異,不易管理,所以秦始皇下令統一並規定車輛的軸距、車輪的直徑與寬度。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保證車輛暢通無阻。

此外,秦始皇還下令拆除以往各國修築的關塞、堡壘等障礙物,並修建各種道路。公元前220年(始皇二十七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主要幹線有兩條:一條向東直通燕齊,一條向南直達吳楚。這些馳道寬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命令蒙恬修了一條由咸陽向北延伸的「直道」,經雲陽、上郡直達九原,全長1800餘里,這條「直道」的遺蹟現在尚可辨識。

秦始皇亦下令在今雲貴地區修建「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了攀越五嶺的「新道」。這樣,一個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了。

2007年在河南南陽伏牛山山區發現了一條長三公里的古代木製軌道。經測定,正是秦帝國遺存。木製軌道與現代鐵路極為相似,它的建築規程是:厚築路基,基上鋪枕木,枕木上加軌道,車沿軌道奔馳。這和現代鐵軌的鋪設原理無異,只不過車子的牽引力不是用蒸汽機車,而是用馬匹拉動。做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至今尚保存完好。

最令人驚奇的是,秦代的木製軌道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這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而成。由於使用軌道,車輪的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車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還可以鏈接多個車體,稱之為軌道列車。這種軌道列車不僅節省運力,而且能夠裝載大量的貨物,很適用於戰爭年代的軍備物資運輸和緊急的軍事行動。據測算,專家們認為車的行駛速度每小時可達30—35公里,一晝夜最快可行700公里,比古代信使的八百里加急還要快近一倍。而這被認為正是秦時修建的「馳道」。

● 設立三公九卿制度

秦始皇在自己之下設三公九卿,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三公之間相互制約,類似現在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郎中令,掌管宮廷警衛;太僕,管理宮廷車馬;衛尉,掌管皇宮保衛;典客,處理少數民族事務及外交; 廷尉,負責司法;治粟內史,掌全國財政稅收;宗正,管理皇族內部事務;少府,掌管全國山河湖海稅收和手工業製造,以供皇室需要。

秦始皇設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區分文武、分化相權、重視法制、提高效率,保證了權力結構的穩定和權力運行的順暢,對以後歷代政治制度都產生了影響。此後的朝代,雖然職務稱謂和構成等都有所變化,但大體是以此為基本框架的。

● 設三十六郡

秦統一後,有大臣進言,請秦始皇封立各位皇子在原六國屬地為王,一些大臣認為這樣做有利,但廷尉李斯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當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親屬很多,可是他們的後代卻逐漸疏遠了,互相攻擊,就像仇人一樣,諸侯之間彼此征戰,周天子也無法阻止。所以設置諸侯沒有好處。秦始皇深以為然。於是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都設置守、尉、監,改稱人民為「黔首」,意思是「黑腦袋瓜」。

郡守,為一郡的最高長官,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轄。郡守之下,設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又設監御史,負責監察。各郡每年必須定期向中央報告本地的租稅收入、戶口統計和治安情況。一郡之內轄若干縣,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足萬戶的設縣長,管理全縣人民。縣令、縣長之下設縣尉,管全縣軍事,設縣丞,助理縣令、縣長,並負責司法裁判。一縣之內分為若干鄉,鄉設三老,掌教化;嗇夫,負責徵收租稅和征發徭役;游徼負責地方治安。鄉之下有亭、里等,構成了一套嚴密的地方機構。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籍刻本(Bjoertvedt/維基百科)

 

這種制度基本上杜絕了封君依持土地、臣民、權力與中央政府相抗衡的問題,更有利於政治一統,也有利於百姓。後世朝代基本遵循此種方法。對於這種制度,後人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制作政治,施於後王。」班固在《漢書‧敘傳上》中承認:「漢家承秦之制,郡縣治民,主有專己之威,臣無百年之柄。至於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國嗣三絕,禍自上起,傷不及下。」

● 統一法律

至於在法令方面,秦始皇廢除了六國不同的禮儀和法律,以秦律為基礎,參照六國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經過漢朝的損益,成為唐以前歷代法律的藍本。

根據新出土的秦簡顯示,秦國的法律寬嚴基本得當,並非史書中描繪的那樣血腥。比如《史記》中說陳勝、吳廣暴動是因為服徭役遲到了要斬首,但1975年湖北出土的秦簡卻透露,遲到五天的處罰只是口頭批評,五天以上也只是罰款,並且如果遇到下雨,徭役取消。而且,《史記》中也找不出秦國對某些人實施殘酷刑罰的典型案例。反之秦律中還出現了保護罪犯的條款,對審判者針對犯人用刑也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

此外,《史記》中記載秦始皇交辦的案件,包括行刺案,多次不能破案,但卻沒有甚麼替死鬼。這說明秦朝官吏完全是依法辦案,不冤枉好人。而秦始皇寬仁,不濫殺無辜才能做到這一點。

● 鑄造十二個銅人

史載,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在公元前221年收繳天下兵器,聚集到咸陽,冶鑄了12個重各千石的大銅人,立在宮殿前。關於銅人的高度和服飾,史料記載有三說:「高三丈」、「坐高三丈」、「有大人長五丈,足屢六尺,皆夷狄服⋯⋯」這就是說「秦銅人」的高度有三種可能,一種是三丈合今8.12米,另一種是五丈合今13.7米,第三種可能是像高加座高,合今16.24米。

為甚麼秦始皇要冶鑄12個巨型銅人?除了防止六國貴族再生戰亂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古時把大地分成十二地支,十二地支統合起來就是大地,大地隱喻天下,因此,12銅人蘊含「天下統一」之意。另外,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個月,如此往復便是千秋萬代。天下統一,千秋萬代,與秦始皇定「始皇」稱謂意思一樣,即希望秦朝國運永祚。

從秦始皇影響後世的諸多所為看,我們或許可以體悟到上天的良苦用心:秦始皇乃至後世的偉大皇帝,他們所承負的使命就是締造和維護中國大一統的政治局面,開疆拓土,創造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統一的過程中,曹操「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一方面廣納文士,形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學局面;一方面自己身體力行,創作了不少流傳後世的詩作。正如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所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尤其是曹操,其詩悲壯慷慨,震爍古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種充滿激情詩歌所表現出來的爽朗剛健的風格,後人稱之為「建安風骨」,曹操無疑是其最為重要的代表。
  • 「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這是《三國誌》對魏武帝曹操的評價。作為「超世之傑」的曹操不僅是中華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一位上馬能殺敵,下馬能賦詩,且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善弈圍棋的博學之士,其書法造詣十分深厚,有「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粲」、「筆墨雄渾,雄逸絕論」之大美。
  •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再沒有哪一個朝代的先民,似秦朝人那樣勤勉勞碌。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削平六國而登至尊,赫赫大秦走過十五載極盛光陰,它的帝君和子民夙夜匪懈,經營四海,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世界奇觀,驚豔了萬世。
  • 魏武帝曹操詩歌有云:「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其濟世安民、肅清寰宇之志及一統天下的雄心和抱負,躍然紙上。而為了實現這雄心和抱負,曹操憑藉其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金戈鐵馬,歷經三十餘戰,終於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的分裂狀態,延續了漢王朝的統治。期間,多少英雄歸附,多少豪傑嚮往,多少經典故事流傳。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上說曹操「有大功於天下」。
  • 古往今來,能成其大業者,都必定具有淡泊精神,即收斂「天下唯我獨尊」的物質和精神慾望,而以天下之大業為己任。三國時期的奇才諸葛亮自甘淡泊隱居隆中,之後才有了負天命輔佐劉備成就基業;而身處同一時代的曹操,同樣甘於淡泊,放棄物質享受,並虛懷若谷,從諫如流,廣招人才,實現了其濟世安民、肅清寰宇之志及一統北方的雄心。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 清朝四大謎團之一,世祖順治皇帝是死於天花,還是出家為僧?董鄂妃為何能成為順治帝的摯愛,她到底是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