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台灣的樟腦(中)

font print 人氣: 655
【字號】    
   標籤: tags: ,

樟腦的製造與用途

樟腦依蒸餾程度不同,可分為五大類:在山林中將樟樹碎片進行初步蒸餾即為粗製樟腦,再提煉可成再製樟腦、改良乙種樟腦、甲種樟腦、精製樟腦,精製樟腦除為賽璐琭的重要原料,亦為重要的醫藥原料。

蒸腦時,將水由木桶上端倒入鍋中,引燃灶中木材,更換碎片,連續十天後,鍋中沸騰的水蒸氣透過木板孔,將樟木碎片蒸熱,也蒸出含腦的氣體,這些氣體進入倒置陶缸後開始凝結。十天後將陶缸拉開,半凝結的樟腦遇到冷空氣會凝結為霜狀,即為樟腦。

臺灣製腦法傳自福建,以煉腦法為主。腦寮中,一般有一個腦灶,灶之計算單位為份。灶上有十鍋,鍋上有一有孔木板,兩者之間黏泥土固定。木板上再放一木桶,裡面盛樟木碎片。木板上方再倒放陶缸,是裝結晶的樟腦用的。

樟腦經加工可為賽璐珞Celluloid,為當時世界上重要的工業原料。Celluloid 為1869年,美國人John Wesley Hyatt 所發明,其外型如象牙,原料為精製樟腦和纖維素,其獲利為原來樟腦價格的三倍。Celluloid的形狀有棒狀、管狀和片狀等各種外型,在民生用品上可製作人造絲、梳子、玩具,在化學工業上可製作硝酸、硫酸、火藥,還可以作為染料、塗料等用品。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是安全玻璃的原料,在汽車、飛機上皆可利用,用途可說是十分廣泛。

人工樟腦於1803年由德國藥劑師kindt 發明,發現以松脂製成的松節油可以提煉出類似樟腦的產品;德國公司嘗試量產後,1813年正式投入國際市場舞台,可惜因品質不佳,銷路不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品質終於改善,也漸次獲得各消費國喜愛,在國際市場佔有率節節上升,開始對臺灣的天然樟腦產生威脅。除了德國以外,之後,義大利、法國、美國與日本也相繼投入製造人工樟腦的市場。人工樟腦的原料來自松樹,松樹成長速度快,且分佈面積遠較樟樹廣,故人工樟腦成本遠較天然樟腦來的低。


圖片說明:樟腦採取狀況/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台灣客家人與製腦業有密切關係。樟腦的製作與生產多在山區,這正是客家人分布的區域。客家人的內聚力相當強,他們在從事樟腦生產時,經由地緣與親緣的關係,發展出一套生產網絡,進而製腦這項專門技術的行業被客家人所壟斷,所以樟腦業幾乎成為台灣客家人所獨佔的一項產經活動。另外,大衛遜(Davidson)在《台灣島的過去與現在》一書中認為:「樟腦的代價就是人血(Price of camphor is blood)。」這句話便說明了樟腦開採過程中的艱辛。原本山林地帶為原住民居住之地,客家先民入山採樟,便威脅了原住民的居住地,進而經常發生衝突。


圖片說明:樟腦是客家所獨佔的產經活動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清代台灣族群分布多呈現泉州人住海、漳州人住平原、客家人住丘陵的現象。客家村落多給人「粵莊多近山而貧」的印象,而一般來說清代客籍的社會地位也較平原的閩籍低落。一八六0年隨著台灣的開港及局勢的變遷,經濟作物由米、糖轉變成以茶和樟腦為主。然而,無論是在台灣東部或西部,樟腦的生產幾乎都是客家人所獨佔的產經活動,且樟腦產於山地,因而客家人聚集的桃、竹、苗等山區大舉開發,進而為客籍人士帶來許多財富,拉近與閩籍的貧富差距,提升客家的社會地位。



圖片說明:供奉木匠守護神魯班的東勢巧聖先師廟/圖片來源:歷史文化學習網

以往台灣土地的開發多以平原為主,隨著樟腦業的發展,山區的開發加速,因而在樟腦生產或集散地興起了許多新市鎮。這些村落多是客籍村落,主要有大嵙崁(大溪)、三角湧(三峽)、咸菜甕(關西)、樹杞林(竹東)、貓里(苗栗)、南庄、三義、八份(大湖)、東勢角(東勢)、集集、林圯埔(竹山)等地。(待續)

轉載 歷史文化學習網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32&s_level=&subjectid=239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關於中國最早的鐘,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以在陝西境內出土的一件陶鐘為起始,年代為原始社會,距今約有5000年之久。在那時,我們的先民就製作出了陶鈴,以在勞作之餘來娛樂。
  • 據考古資料顯示,人類對死亡有較明確的概念,並對死者進行埋葬活動,距今約有十萬年之久。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已經會為死者佩帶珠子、獸骨類的裝飾品,山頂洞人的墓葬即是一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山頂洞人在死者身上撒上赤鐵礦粉的舉動,似乎代表著某種特別的意涵,古人類學家的研究指出,紅色是血液和火焰的象徵,為死者灑上紅色的粉末,代表生命的再生;而火焰具有威嚇野獸的功能,因此,紅色也能夠保護死者不受外力侵害。
  • 圜錢是一種圓形圓孔的貨幣。部分圜錢幣面上,有「西周」、「東周」、「長垣一釿」等字樣。史載春秋末期,周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是為西周桓公。其後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稱為東周公..............
  • 秦始皇征服六國、統一天下之後,在錢幣制度上推行「半兩錢」,半兩錢是一種圓形方孔的銅錢,錢面上有「半兩」二字,亦即後來「孔方兄」的最初面貌。
  • 刀幣的使用,在戰國時代的燕齊兩國及其鄰近地區最為普遍。刀幣中的「明刀」,在幣面上有日月的圖案,是在是戰國時代的燕國所鑄造,出土數量相當多。
  • 唐朝建立以後,於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發行「開元通寶」(或讀作「開通元寶」),這是中國以「通寶」、「元寶」命名錢幣的開端。
  • 「布幣」流通於戰國時期的中國北方,可分為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釿布四大類。尖足布主要在趙國一帶通行,魏國部分地區也可以使用。
  • 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後,為了籌措討平叛亂的軍費,於乾元元年(758),發行了「乾元重寶」當十錢,又鑄造「乾元重寶重輪錢」當五十錢。
  • 唐代後期,由於銅材不足,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下令將各地寺廟內的銅鑄佛像銷毀,用以鑄錢。這次所鑄的「開元通寶」錢,背後印有鑄造地的地名。這批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
  • 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曾經鑄造「開元通寶」、「唐國通寶」等錢。南唐鑄造的錢幣,開始有了「對錢」的形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