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封丘作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氣: 75
【字號】    
   標籤: tags: ,

封丘作

高適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悲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作者簡介】

高適(公元702?- 765) 字達夫,盛唐大詩人。其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致相近。有《高常侍集》。

【字句淺釋】

題解:作者近五十歲才出任封丘縣尉這樣的小官,而官場現狀尤其令作者失望,因此強烈的感到不堪作吏,希望歸隱。此詩心胸坦蕩、肝膽照人,深具感人的力量。漁樵:捕魚和砍柴。孟諸:古代澤藪,這裡泛指梁宋一帶。乍可:寧可。草澤:荒野之地。寧堪:豈堪、哪堪。風塵:這裡指污濁、紛擾的仕宦生活。小邑:小縣。公門:指官署、衙門。期:期限。鞭撻:用鞭子抽打。黎庶:老百姓。生事:指生計。南畝:泛指農田。世情:指世態人情。銜:奉、接受。君命:指皇帝的任命。梅福:漢代的南昌尉,謁誠效忠,累次上書。陶潛:即陶淵明。歸去來:指陶淵明的名篇《歸去來兮辭》,是中國文學史上表現歸隱意識的創作高峰。

【全詩串講】

我本在湖畔山間捕魚砍柴過活,自己覺得一生中活得悠然灑脫。
我寧可在荒野水塘裡縱情放歌,也受不了污濁紛擾的仕宦生活。
原以為城小官閒沒什麼事好幹,哪知衙門裡百事紛煩還有期限。
讓人難受得心碎的是拜迎長官,用鞭子抽打百姓使人心中傷感。

心中傷感回家來向妻子兒女談,全家反笑我說這些事如今自然。
我應該另謀生計去當農民種田,把世態人情付諸流水慢慢看淡。
如今難見你啊夢魂縈繞的舊山,受了皇上任命能回去也得推延。
這才知道梅福效忠上書是徒然,轉念間想起吟唱歸去來的陶潛。

【言外之意】

此詩全篇分為四節、每節四句,根據內容而依次選用馬、支、紙、灰四韻(注意「者」「回」二字古代韻母分別為「阿」「哀」)。每一節中前兩句是散行句、後兩句是對偶句,形成散行、對偶互用的格局,從對比中顯出流動而不失凝重的感覺。全詩意氣連貫、生動自然,加之作者情真意切、氣勢充沛而造語挺拔,故頗具感人力量。

首節激越高昂,迸發出作者壓抑已久的感情:具有不凡抱負的隱者,屈志入仕、意在施展大才,卻得了個「縣尉」的芝麻官,怎不讓人追悔和憤激不平!次節具體描述作吏之難:除了煩瑣事多還有期限逼迫外,拜迎那些烏七八糟的「長官」和鞭打百姓是使作者難以忍受的事情。第三節是個轉折:一腔悲憤無人可訴,回家給妻子兒女說吧,哪知他們也笑自己,認為當今之世這些事都是正常的。可見人心下滑、世情日非,也反襯出作者真情不泯、正義在胸,難於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

如此看來,就只有辭官歸隱了。眼不見、心不煩,讓時間的流水把這些令人傷感的世態人情洗去吧。末節把作者兩難的處境和矛盾的心情表露無遺:心中想念的舊山不能得見,受了皇帝的任命不敢說走就走,就是皇帝准許辭官,也不知要捱到什麼時候。小小縣尉,就像當初梅福那樣盡忠上書吧,若非皇帝聖明,又有何用?左思右想,還是轉念回來想到高吟「歸去來兮」的陶淵明身上。他才真是說走就走,讓後人仰慕不已啊!

【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此詩所說的事情,平淡無奇;此詩所用的詞語,簡單明易。按理人人都能作、都能寫,何以單單讓孟浩然成就了這首唐詩中的名篇?意其真正奧妙,無非一個「真」字。有了這個「真」的因素,就能生出靈氣、入人心扉、搖動性靈!陶淵明的詩能讓蘇東坡崇拜得五體投地,也無非至真而已。從這一點來看,也就明白為什麼這首詩越讀越像淵明的詩了。此理真平易,奈何人不知!
  • 人生如旅,人生苦短,老而不悔,死而不悟,不亦悲乎!
  • 師當時知道宣宗日後能成大業嗎?多半是知道的。凡是歷史上真正的高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宿命通,即預知功能。可以預知幾十年後未來事件的修行者是相當普遍的。
  • 「鄭公樗散鬢成絲」其實是一句反語;杜甫在之前寫給鄭虔的詩中曾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這樣有才學的人,卻被貶官到台州擔任司戶參軍。杜甫擔任的左拾遺也是從八品,所以才會拮据到「朝回日日典春衣」的窘迫境地。所以這首詩替鄭虔及自己鳴不平。「萬里傷心」與「百年垂死」,表面說的是鄭虔,這何嘗不是杜甫自身的寫照呢?
  • 閱讀古典近體詩,常可看到「得句」這個詞,「得句」是一種創作狀態,也就是創作時,在潛意識(下意識)中腦海裡閃現出一句詩(或幾句詩),可根據所得到的句子馬上創作一首詩或幾首詩,或記錄下來放入詩囊中。如謝縉「濡豪還自適,得句共誰論。」大意是「揮毫作畫自得其樂,得到的好詩句又有誰能夠分享呢?」
  • 古代詩人常借月光來表達對親友的思念。李白的詩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亦然。「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月亮的清輝是兩地共有的,所以這裡作者要贈送的是思念之情;因為相隔兩地,不能將這濃濃的思念親手送給你,那我們還是期待在夢中相見吧!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其中「鷗鷺忘機」典故出自《列子‧黃帝》,也作者的修行感悟。白居易《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辨物如此,識人亦然,不僅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還因此而衍生出了其它名句。如「路遙知馬力,歲久見人心。」
  • 「巴山夜雨漲秋池」言外之意是說,本身秋天因為天時的關係,河水開始上漲,河道開始暢通,就讓人有想回家的衝動,更何況是因夜雨河水都上漲了,河道已經暢通,能不想念嗎?而第三第四句中重複「巴山夜雨」四個字,是為了說自己在這個時候最想家。《唐詩繹》評曰:「於寄詩之夜,預寫歸後追敘此夜之情,是加一倍寫法。」
  • 宋玉、杜甫等先賢,將落泊生涯化為優美的詩篇。讓我們後人在拜讀了這些詩篇後,領略了有可說道的、有可借鑑的、有可受益的傳統文化內涵;並重新演繹、弘揚給現今的世人。正如北宋‧歐陽修《感二子》詩中寫的:「英雄白骨化黃土,富貴何止浮雲輕。唯有文章爛日星,氣凌山嶽常崢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