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理解表情的文化衝擊

font print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訊】(BBC報導)最新研究顯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臉部表情的理解也不同。這項由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進行的研究顯示,東亞人特別注重眼部神情,而西方人則觀察整個臉部,包括眼睛和嘴巴。

研究人員發現,來自東亞的觀察者更難分辨某些臉部表情的不同,比起西方人他們更容易把「恐懼」的表情錯認為是「驚訝」,把「厭惡」看成了「憤怒」。

這項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並對面部表情乃世界共通這一想法提出了異議。

研究人員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混淆是因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理解表情時所觀察的臉部部位不同。

雷切爾‧傑克博士(Dr Rachael Jack)是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她說:「有趣的是,儘管眼睛部位傳達的信息比較曖昧,但是研究對像們在做出判斷時往往傾向於那些對社會威脅性更小的情緒表達,比如說驚訝,而不是恐懼。」

傑克博士認為,在社會可接受的情緒方面這可能突出了不同文化的差異。

文化「解碼」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向13名西方白種人和13名東亞人展示了七張臉部表情標準圖,包括高興、悲傷、無表情、憤怒、厭惡、恐懼和驚訝。

研究人員使用了眼動跟蹤來觀察實驗人員理解臉部表情時聚焦的部位。

東亞實驗對象的眼動跟蹤信息在電腦程序中分析後,同樣無法分辨「厭惡」和「憤怒」、「恐懼」和「驚訝」,因為東亞人會使用特定的文化「解碼」來分析臉部表情。

研究報告總結指出,由於眼部表情通常模稜兩可,因此會在上述這些表情產生混淆,以至於在不同文化交流以及全球化交流中產生影響。

研究人員同時指出,這種知覺差異也反應在東西方人使用的符號表情(emoticon)中。符號表情通常在電子郵件中使用,以表達書寫者的情緒。

東方人的符號表情不僅表達更正確,而且集中在眼部神情,而西方人的表達方式則更注重嘴巴。

東西方符號表情表達方式

高興
‧ 西方 🙂
‧ 東方 (^_^)
悲傷
‧ 西方 🙁
‧ 東方(;_;) 或 (T_T)
驚訝
‧ 西方 😮
‧ 東方 (o.o)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方諺語說:「預防勝於治療」,東方諺語有云:「有病要早治」;東西方對疾病都有共同的看法:疾病治療不容易,所以預防與早期治療疾病是有必要的。西醫的預防醫學講「保健」,而中醫則強調「養生」。養生保健為什麼那麼重要呢?因為人都會經歷衰老,進而產生疾病;並且當疾病一旦出現症狀時,要想根治是很困難的。
  • 小篠弘子近年來常與日本知名的建築師、空間設計師聯手舉辦時裝秀,更讓她在日本藝術領域享有盛名。深諳東西方文化特質展現在服裝設計上的差異,小篠弘子認為,若不牢牢掌握自己擁有的東方元素、從自己的文化中吸取精華,將很難有出色的表現。
  • (大紀元記者李天宇編譯報導)BBC日前刊文分析全球經濟蕭條的主要原因。文章認為造成金融危機的原因是所謂的「槓桿借貸」(Leverage)。西方大銀行迅速地創建了一條鏈接東西方的金融高速公路,將包括中國、俄羅斯和中東在內的東方經濟體快速增長的儲蓄資金借給西方的購房者和企業等消費者,造成西方過度的借貸。以美國和英國為例。如果將個人、企業和公共部門所有的貸款加在一起,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竟高達300%,為歷史最高記錄,遠遠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能力。以目前很低的利率計算,僅利率支出就高達GDP的20%,當然這還不包括數以萬億美元計的本金償還。
  • 距離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只剩20幾天,目前開閉幕式已開始彩排;開幕有國內外美聲歌手獻唱,屆時將有一場東西方的美聲邂逅演出,至於閉幕請國內歌手伍佰及陳昇擔綱。
  • 一項結合城鄉兒童的東西方音樂對話,6日在台東利嘉村的旮亙音樂園區上演,來自台北多所國小的小朋友秀出現學的打擊樂,台東原住民小朋友則認真表演速成的小提琴,雙方快樂交流。台北永吉國小六年級的陳志昀說,原住民節奏感很好,原住民傳統的樂器和歌謠讓他很感動。
  • 連續三年在全球四大洲巡迴演出的美國神韻藝術團,每一年都在刷新觀看場次與人數的記錄,每一年推出的嶄新節目也都在創造令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台演繹五千年中華神傳文化精髓的歌舞藝術節目,除了撼動東西方族裔觀眾的心靈深處,舞台上色彩斑斕、繽紛華美的畫面,更是令觀眾驚嘆於視覺藝術的饗宴。
  • 受傷不是第1次,但每次的復健,都讓建仔感到很漫長,原因就在於東西方對於復健觀念的差異,急著想重返投手丘的建仔,想跟隊友柏奈特一樣,靠針灸、推拿來加速復元,還有國內專家熱心提供良方,但在洋基,很抱歉,不行。
  • (大紀元記者亦平華盛頓DC報導) 前美國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女士星期四 (7月23日)在華盛頓舉行的2009國際政經領袖高峰會午餐會上作為主講人,分享了她的個人成長經歷,並談及東西方文化差異。趙小蘭去年卸任勞工部長後,重返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任資深研究員。
  • 9cm台製迷你機器人會跳月球漫步15公分大小的迷你機器人,擊敗日本ISOBOT機器人以16.5公分所創下最小紀錄,讓世界看到台灣一級棒的研發能力。(自由時報記者林嘉琪攝)台灣極趣公司研發製作15公分的迷你機器人,創下金氏最小紀錄,團隊目前還成功研發9公分的BeRobot(右下白圈)。(記者林嘉琪攝)台灣研發多款機器人15公分大小的迷你機器人,擊敗日本ISOBOT機器人以16.5公分所創下最小紀錄,讓世界看到台灣一級棒的研發能力。(記者林嘉琪攝)台灣極趣公司研發製作15公分的迷你機器人,創下金氏最小紀錄,團隊目前還成功研發9公分的BeRobot(右下白圈)。(記者林嘉琪攝)台灣研發多款機器人〔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世界最小的人形機器人BeRobot,大跳麥可傑克森月球漫步舞步,再來鞠躬、合掌、雙手向外伸展,雙腳併攏站立,有模有樣地打起功夫太極。資策會昨日舉辦IDEAS創意週資訊展活動,超級吸睛、打遍東西方的無敵機器人,完全madeinTaiwan,由台灣極趣科技研發製作,十五公分大小的迷你造型,打破日本ISOBOT機器人以十六.五公分所創下的最小紀錄,2008年拿下金氏世界紀錄最小人形機器人佳績。團隊昨日更首次發表小到僅九公分的BeRobot,讓世界驚嘆台灣一級棒的機器人研發能力。可做六萬五千多種精細動作BeRobot極趣科技總經理張合右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多數機器人多是三十公分以上、一.五公斤以上的遙控玩具機器人,攜帶不方便,最大問題是無法程式控制與擴充個性功能。BeRobot的最大優勢是機器人縮小到十五公分,卻能呈現六萬五千多種精細動作。張合右指出,傳統伺服馬達無法滿足機器人對於高扭力、高穩定性、高精密度、長時間使用等特定需求,團隊開發BeRobot機器人專用的高級伺服馬達,配合傳動連桿和伺服舵,帶動機器人的每個關節和神經,做出穩定性高的細緻動作。隨著機器人社團、競賽在校園間流行,BeRobot可成為機器人開發平台,為初學者設計的好好玩動作編輯程式,可讓操作者編輯機器人動作,包括扭腰、彎身、屈膝、跳舞、伏地挺身、雙足步行、金雞獨立、太極拳、踢足球等,只要編輯音樂,BeRobot就能變身成為麥可傑克森或是碧昂絲,功能上超越日本機器人。
  • 波士頓華埠主街的年度盛會之一「華埠中秋聯歡節」,將於本週日(8月16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在中國城舉行,節慶活動攤位及表演將包括醒獅、國術功夫、民族舞蹈、文化手工藝、盆栽、禮品、小吃,以及各社區服務組織的展位等,是大波士頓地區愛好中華文化的東西方人士不可錯過的民俗文化盛事。華埠中秋聯歡節由中華公所、中華總會、華商會、華埠主街聯合舉辦的大型園遊會活動,今年已是第四十屆。往年在白天的活動結束後,主辦單位和贊助商家與團體,會在華埠舉行慶祝餐會,今年的聯歡餐會首度移至中午舉行,並對公眾開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