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楚大夫論修德與國之興亡

沉思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子西(即公子申,楚平王之子,此時為令尹。)在朝上歎息,藍尹亹(音偉,楚國大夫)說:「我聽說,君子只有在獨自一人閒居,而思念前代的興衰存亡時,或者哀痛殯喪時才歎息,其它時候都不會這樣。君子臨政時想著義理,飲食時想著禮儀,赴宴時想著同樂,快樂時想著行善,沒有啥可歎息的。今天閣下臨政而歎,是什麼原因呢?」

子西說:「柏舉之戰,吳王闔閭能戰勝我軍。雖然闔閭死了,可是我聽說他的兒子夫差更加厲害,我因此而歎息。」

藍尹亹回答說:「閣下只用擔憂『為政之善德』不能建立就夠了,用不著畏懼吳國。那闔閭口不追求美味,耳不聽淫樂,眼不耽溺於美色,身不貪圖安逸;朝夕勤政,體恤民情,聽到一句美辭、善言便悚然警覺,怕自己樂昏了頭;得到一位賢士,便倍加珍惜重用,就如受到上天的犒賞一樣;有過失必改正,有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必定畏懼會招來天譴,因此大得民心,民眾齊心幫助他實現他的宿願。

如今,我聽說夫差喜歡勞民傷財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放縱過失不糾正而拒絕聽從諫言;即使只住一宿的地方,也要大興土木,佈置好台榭陂池,還要帶上美女犬馬作陪。夫差已經自己先把自己給打敗了,哪裡還能打敗別人?閣下只管修好德政等著吧,吳國就要滅亡了!」

看了君臣倆這篇短短的議論,我們都能領會到古代一國國君或居上位者,日子可不好過,時刻得戰戰兢兢的臨淵履薄,一刻不得放鬆,一點不得疏忽。光一個「修德」就夠你嚴肅對待一輩子的,稍一不慎,不僅影響自身的威信,更是動搖國本的關鍵所在,千鈞重擔都壓在你的雙肩上呢!所有的子民全看你的身教、言教;全部的輔臣官佐都盯著你的言行、舉止,隨時進行糾正與進諫……,那真是十目所視、千夫所指哪!你能不戒慎恐懼嗎?看來,還不如一個黎民百姓來得快活,是吧?

(取材自《國語.楚語下》)
轉載 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國語》這本書中所記載的史實,包羅萬象,涉及的範圍也很廣,幾乎涵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各個領域。這些富於哲理的言論與思想,不僅在當時是為政者的箴規,而且在現代,仍有它不可磨滅的實質意義。下面這一則史實,記載了周朝大夫主張在上位者,不可與民爭利,要讓利於民,更不能擅專天下之利。極力反對壟斷財富、獨佔利源的經濟觀點。
  • 中華大地上,經過一個個朝代的變遷、更換,演繹出他們的興衰、滅亡,留下了五千年文明。其中可以通過觀天象、識政局、察民風,能使人們看到一個朝代或政權的興衰、滅亡的前兆,以史為鑒,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機會選擇光明的出路,順從天意,遠離災難。
  • 夏天時,魯宣公在泗水深處下網捕魚,魯國大夫裡革把漁網撕破扔了,說:「古時,大寒之後立春之時,土中蟄伏之蟲萌動了,負責管理川澤的官員,才開始講習並指導民眾如何利用漁網、竹簍捕大魚、撈大蛤,拿到寢廟中祭祀祖宗,然後行之於國中,以幫助宣發地下的旺盛陽氣。
  • 我遠房堂兄紀旭升說,村南過去有個狐女,媚過許多少年。所謂二姑娘,就是這個狐女。族人紀某,想活捉她,但沒說出口,只是心有此念而己。
  • 王安石執政,商議更改法令,朝廷內外都認為不適宜,攻擊得很厲害。
  • 石勒(紀元274—333年)是十六國時期後趙的建立者。紀元319一--333年在位。羯族人,幼年隨同鄉人作小販生意,耒到洛 陽。又曾為人打短工耕田。二十多歲時,被官吏掠賣到山東為奴隸,與汲桑等聚眾起 事。後投劉淵為大將,他能聽從諫言,重用漢族失意官僚張賓,並聯合漢族軍隊,發 展壯大了實力。319年自稱趙王,建立了政權,史稱後趙。
  • 五枚彈丸都沒有擊中他,韋生就追著飛飛,用劍刺他。飛飛迅速靈活地躲閃,總是離韋生的身子不到一尺遠。韋生砍斷了他的馬鞭,但終究不能擊中飛飛本人。
  • 魯莊公要到齊國去看社祭(祭祀土地神的節日)。曹劌勸阻說:「不可以呀!禮,是用來端正民風、為民楷模的。所以先王制約諸侯,規定五年之中,要派史臣聘問四次,國君親自朝見天子一次。
  • 河上公,人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麼。漢文帝的時候,他在河邊,用草搭了間屋子居住,於是人們就給他起了這麼個稱呼,叫他河上公。
  • 東、西方的正統文化都告訴人一個道理:貪圖色慾傷身敗德。歷史上許多人的前途、事業也都是因為貪色而被毀滅。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春秋時代的國君,因為貪圖色慾,最終給自己招來大禍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