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芝大義凜凜 無懼油鍋酷刑

作者:程守信
font print 人氣: 520
【字號】    
   標籤: tags:

劉備率70萬大軍進攻東吳,敗在陸遜的手下,他連成都都沒回得去,就命歸白帝城。這一仗不僅大傷了蜀國的元氣,而且孫、劉兩家的聯盟,也徹底破滅了。劉備死後,他的兒子劉禪繼位,即是「後主」。

諸葛亮受劉備生前所托,盡心輔佐後主劉禪,他仍然要繼續施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想重新與東吳修好,並一直在物色一位能擔當撮合孫、劉重新聯盟這一任務的人才。最後在群臣之間,選中了戶部尚書鄧芝。委派之前,還考察了他一番,諸葛亮問他:「 現在蜀、魏、吳三國鼎立,我們要消滅其餘兩個,一統天下,你看,應當先打哪一個國家?」

鄧芝答道:「依我的愚見:魏國為漢賊,罪惡當誅,但他勢力很大,不是容易消滅的,只能從長計議;現在後主初登寶位,民心還沒安定,只能重新與東吳聯合,結為唇齒,抹去先帝留下的傷痕,這才是長久的計策呀!」

諸葛亮見他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心想若是派他出使東吳,定能領會並積極推行自己的策略,不辱使命,去想方設法說服孫權的。於是諸葛亮奏明後主,讓鄧芝出使東吳。

孫權聽說蜀國的鄧芝來了,問群臣如何處置?謀士張昭說:「這肯定是諸葛亮的退兵之計,讓鄧芝來做說客的。大王可在殿前,立一個大油鍋,裝滿油,用火煮沸,再選身強力壯的武士一千人,各執刀在手,從宮門前直擺至殿上,再叫鄧芝進見,不等他說話,就指責他企圖扮演歷史上酈食其說齊王的角色,我們就說要以此例殺掉他,看他如何回答。」

假戲真做的孫權,依計而行,召鄧芝入見。鄧芝走到宮門前,一看這個陣式,心裏已明白了孫權的用意,但他毫無懼色,昂首前行,見了孫權長揖不拜。

孫權大聲喝道:「你自不量力,想憑三寸之舌,倣傚酈食其說齊王歸漢的詭計,我把你送進油鍋炸了!」

鄧芝大笑一聲,說道:「聽人說東吳多有賢士,沒想到卻害怕一個書生!」孫權一聽,勃然大怒,問他道:「我怎麼害怕你這個無名的書生?」

鄧芝不慌不忙地回答孫權:「你不怕我這無名的鄧芝,那又何必擔心我來做說客呢?」

孫權又說:「你是替諸葛亮做說客,想讓我與魏絕交,與蜀通好,是嗎?」

鄧芝仍是微笑著說道:「我本來是蜀國一名儒生,現特地為吳國的利害而來,卻受到如此的待遇,沒想到吳王氣量小到如此之程度!」

孫權聽到這裡,自己也覺得有些慚愧,忙命撤去執刀武士,讓鄧芝上殿賜坐說話。孫權問鄧芝:「你倒是說說,我國的利害如何?」鄧芝問:「大王你是想與蜀和睦還是想和魏通好?」

孫權說:「我本是想與蜀和睦相處,只是害怕後主劉禪年輕識淺,不能全始全終啊!」

鄧芝見孫權如此說,知道他已有通好之意,於是抓住機會,闡明了一番道理。他說:「大王你是當今之英豪,諸葛亮也是一時之俊傑;我們蜀國有山川之險要,你東吳有長江之天塹,要是兩家和好,結成唇齒之依,進則可以兼容天下,退也可以成鼎足之勢,不是進亦可,退亦可嗎?現在,大王要是屈居魏國而稱臣,魏國肯定要求大王你朝夕覲見,歲歲繳貢,可能還要你送去太子以作人質。若是你不從命,他就會興兵問罪,到那時,我蜀國也可能順流而下,進行夾擊。如此一來,這片江南之地,恐怕再也不屬於大王你的了!事情就是這樣明白地擺著,你要是以為我說的不對,我就死在大王面前,以免落得別人說我是說客的名聲。」

說完,撩起衣服,就往油鍋走去,並主動要往那煮開的油鍋裡跳。

孫權急忙叫人攔住他,請入後殿,以上賓之禮相待。並且說:「先生之言,完全合乎我的心願,我想與蜀國聯合,你肯為我牽線搭橋嗎?」

鄧芝見孫權已經動心,為了進一步堅定他的決心,就說:「剛才要用油鍋煮我者,是大王;現在要我牽線搭橋的也是大王你,你自己這樣反覆無常猶疑不定,怎麼取信於人呢!」

孫權站起來堅定地說:「我決心已下,請你不要懷疑!」於是商定了與蜀國通和的事。到後來,孫權又問鄧芝:「要是吳國與蜀國聯合同時消滅魏國,換得天下太平,那時吳與蜀二國分而治之,互不相擾,豈不是大好事?」

鄧芝並沒有附和孫權的意見,而是鮮明地指出:「『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如果消滅了魏國,吳與蜀則肯定不可能兩立,一定另有一番爭鬥,不過鹿死誰手,那就要看上天的安排了。依我的看法,不管將來天下屬於哪一家,作君主的,多修仁德;為臣屬的,各盡職盡忠,這樣才能不起戰事啊!」孫權聽鄧芝如實說話,哈哈大笑說:「 你這個鄧芝真的不會騙我,說的都是實話。」於是厚贈鄧芝,並派出使者洽談。自此 ,吳、蜀兩國,又重歸於好了。

鄧芝這次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國通和,其所以獲得成功,除了吳、蜀兩國有著共同利益這一基礎之外,與鄧芝英勇無畏、言之在理的談判謀略,有著直接的聯繫。

(事據晉代陳壽《三國誌》)@*

責任編輯:梁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揚州刺史李崇,覆審此案,產生了懷疑。他秘密指派兩位揚州城裡無人認識的人,偽裝是從外地來揚州,探望牢中的解慶賓。
  • 謝梅莊喟然長歎,說:「今天才知道:精明的僕人有用,而不可用;老實的僕人可用,而實際上沒用;而愚憨的僕人,才真正有用啊!」
  • 當年大考時,主考官夢見金甲神說:「你為甚麼不選捨田的人呢?」於是,主考官就撿起一份原先已淘汰的考卷,讓他考中了第三名,這個人就是饒裳公。
  • 如果寬赦王去榮,將來有人犯罪卻予誅殺,那就明顯表示法令不一,會引起群忿;如果憐惜王去榮,而使大量的人去玩忽法律,那損失之大,就無法估量了。
  • 竇禹鈞估計好了每年收入,留下最必需的開支。便將其它全部收入,都用來救濟別人。家裏節儉樸素,無金玉之類的裝飾。
  • 齊景公細細品味晏子三次批評自己的話時,覺得每句話都有道理,終於欽佩起這位相國對自己的忠心來。
  • 有幾個人圍在一起,爭論得面紅耳赤。原來他們正在議論朝政的得失,抨擊官員的優劣,因為出現了不同意見,所以聲音越說越大,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
  • 士兵聽後,又說:「黑夜之中,分辨不出真假,即使是御史中丞,也不能開門。」
  • 開科取士時,劉鉉擔任主試官,讀了劉宣的文章,感到很驚奇,說:「此文必定是隱居山林、上了年紀的讀書人寫的好作品。」
  • 第二天,雨下得更大,女家父母,仍舊留宿。乙還是不敢接近那位女子,被逼無奈,只得與女子同屋而不同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