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系列之帝王篇(上)

【文史】開創元朝帝國的黃金後裔忽必烈

文/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氣: 4392
【字號】    
   標籤: tags: , ,

是誰在風中吟唱茫茫草原的酒歌?撥動歷史的琴弦,聆聽草原帝國的凱旋,於靜音的空白時光,尋找一位仰慕已久的大汗。

翻開歷史的頁頁篇章,縱古馳今的思緒,隨著一串紅木佛珠進入時光之河,蕩起層層的漣漪,也蕩起風雲的板蕩。它像是搖曳在天國的一株仙葩,庇護著中土的文明。

蒙古人的血性,像是長生天選中的豪傑,在歷史的天空,留下的濃厚色彩。他們像是來自銀河的勇士,所向披靡,幾乎戰無不勝。骨子裡流淌的勇猛,注定了這個民族與生俱來肩負的使命。

成吉思汗的預言

蒙古人的主要生活之一是獵牧,小孩要從三歲起,被族人用繩子繫在馬背上「從眾馳騁」,四五歲起便能拉小弓、短箭射獵,即使身為蒙古貴族的子弟也不例外。

廣袤的草原狼群出沒,成年蒙古人對付狼群是很平常的事,不過對於一個11歲的少年,用短刀斗狼,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一次,忽必烈帶著弟弟阿里不哥去寺院朝拜,回來的路上遇到了狼。為了保護六歲的弟弟,忽必烈被一隻狼咬傷了右腿,疼痛難忍之際,又猛然看見一群狼湧來。

忽必烈與狼群狹路相逢,這一幕在他的人生,留下了一道深刻的痕跡。未來成就帝業的過程中,等待他的又何止是一群狼?危險的時刻,忽必烈父親的侍衛隊及時趕到,從狼口下救出了這對面如土灰的兄弟。

成吉思汗的剛毅沉雄,尤其在戰場上一呼百應的磅礡氣勢,在年少的忽必烈心中深深紮下了根。這像是成吉思汗留給忽必烈最寶貴的財富,助成帝業的王者之氣。

當忽必烈聽說遠征了六年的祖父成吉思汗要回到三河之源時,興奮的難以入眠,軟磨硬泡徵得母親的同意,帶著弟弟旭烈兀(伊兒汗國的建立者),騎馬前去迎接祖父的到來。半路上忽必烈想出競賽打獵的方式,沿河一路打獵而去,直到迎見成吉思汗的大帳,把沿路打下的獵物當作禮物,送給祖父。

成吉思汗看到孫子表現的勇猛,非常高興的為他主持了拭油的儀式,按照蒙古的習俗,凡是在大拇指上被拭油的人,不論他年紀大小,都擁有「勇敢獵人」的稱號。

成吉思汗帶著他所有的孫子到金帳挑選禮物,其他的孩子選了金刀、珍寶和珠玉,唯有忽必烈選了一串紅木佛珠。成吉思汗問他:「征服天下,要靠金戈鐵馬。」當時忽必烈回答說:「馬上能打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

成吉思汗聽後心裡一驚,像是驚鴻從他心中掠過,留下瞬間的一瞥。驚訝,也更是驚喜,像是心中泛起的光華,安撫他久久征戰疲憊的心神。成吉思汗想到了十世先祖阿蘭。先祖阿蘭和她的丈夫生了兩個兒子後,丈夫就撒手人寰。誰也沒有想到,寡居的阿蘭又連續生了三個兒子。

面對族人的質疑,長子、次子的蔑視,阿蘭把她的五個兒子叫到一起,對他們說她曾經三次夢到有白色神光從天而降,化作金色神人。阿蘭看著金色神人,因此有感而孕。每到天亮時,金人就迎著彩霞飛去。這就是三個兒子降生的原因。

長子、次子聽後啞口無聲。在中國的正史中,記載著許多有感而孕的故事。古時,有娀氏之女簡狄與二女行浴,有玄鳥飛過墮其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就是商人的始祖。而有邰氏之女姜原,履巨人腳印感孕而生後稷,即周室的始祖。

這些留在正史的記載,為絢麗的歷史時空增添了更多的神秘。阿蘭所說後來的三子是金色天神的後代,是上天之子。因為這段傳說,這三子的後代被草原部落稱為純潔的蒙古人,這個家族也被稱為黃金家族。只不過人事有代謝,光陰的飛逝,淹沒了久遠的傳說。

忽必烈的童言,喚醒了大汗遺忘的夢。黃金家族像草原一樣遼闊的胸懷,像雄鷹一樣的勇猛精神,使他深信有朝一日,家族子孫一定會結束紛亂的格局,把黃金的精神推向中土。

想著想著,成吉思汗露出驚喜的神色,高興的舉起忽必烈仰天感歎:「將來一統天下者,必吾孫也。」

金蓮綻放 蓮者相連

草原的夜色寬廣寥寂,繁星在銀河閃爍,帶給草原一望無際的靜謐夢幻。忽必烈從小養成每晚出來觀看星星的習慣。他心中的那顆帝星,隨著忽必烈的成長,也漸漸移居到天空最燦爛的位置。

在忽必烈的一生中,第一個真正傳授他漢文化的老師是北方的高僧——海雲法師。海雲8歲出家,精通佛學,被金宣宗賜法號為「通元廣慧大師」。

1214年,成吉思汗大軍和金國大戰,手下大將木華黎遵守成吉思汗「不毀有喇嘛、佛經的寺院」的命令,將金國的僧人另行安置後,派人上報大汗:「海雲和尚和他的師父已經找到。」成吉思汗聞訊後,叮囑木華黎:「你派人來說的大長老、小長老,都是和上天打交道的人。你要供給他們衣物、食糧,好好供養。若再有僧侶,一併妥善安置,請他們向長生天祈禱祝福。」這裡的「小長老」就是海雲和尚。

1235年,蒙古帝國要登記中原戶口,當時凡被登記者,都要在肩膀上打一個小烙印。海雲禪師為此事,極力勸阻燕京的斷事官忽禿忽取消這一做法(忽禿忽:成吉思汗收養的戰爭棄兒,後收為義弟)。因此,海雲和尚受到蒙古大汗和王公貴族的禮遇和尊重。

1242年,忽必烈將海雲禪師請到漠北「問佛法大意」,由此海雲成為忽必烈接受漢文化的第一位師父。海雲離開漠北時,將他最中意的弟子,精通釋儒道的奇才——釋子聰(即:劉秉忠)留在忽必烈的身邊。

這時,蒙哥大汗命忽必烈總領漠南軍國重事,讓他擔負治理中原的重任,忽必烈需要在燕京以北選擇良地設府駐紮,他問釋子聰:「何地最宜?」精通《易經》的釋子聰在桓州以東、灤河以北的龍崗之地,為忽必烈選擇了設府駐紮的風水寶地——金蓮川。

說起金蓮川還有一段來歷。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金世宗完顏雍為選擇「帝王的營帳」,來到一處山川,這裡山石造型,或人或物,或禽或獸,真如巧奪天工,栩栩如生,頗有長白風韻。他看到川中開滿了一望無際的金蓮花,信步閒遊置身滿川的金蓮之中,連煩惱憂愁都瞬間消散。於是,完顏雍從「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意,將此川改為金蓮川。
後有文人墨客詠歎道:

「仙宛生朔漠,當暑發奇英。
色映金沙麗,香芬玉井清。
倚風無俗艷,含露有新榮。
試植天池側,芙蕖取擅名。」

在磅礡的歷史中,金蓮川像是散落在人間的一處仙苑,每當盛開的季節,一望無際的璀璨金色,佔盡了八百里風光,她的奇異風采連征戰的帝王都為之神往。

金蓮本是佛家仙蕊,原本和世俗參政議政的幕府並無交集。不過,當「思大有為於天下」的忽必烈來到金蓮川後,為了更好的融入中原文化,他廣招中土名家講經論道。

在忽必烈招攬的賢士中,既有奇僧、神童;又有儒家名士,這些奇人文士出入藩府奔波世俗,心繫天下猶如白壁溫潤厚澤。他們就像一朵朵的金蓮花,在一個特別的歷史時空,彼此相連盛開綻放心中的才華,成就著一代帝王的偉業。

黃金家族的黃金精神

忽必烈採用劉秉忠的附會漢法,逐漸改變了蒙古傳統的統治方法。當時中原漢地名士,對忽必烈寄予厚望,真的把他看成是「中國之主」。

海雲禪師曾對弟子釋子聰說:「為何蒙古能迅速崛起於荒蠻草野?中原經過南北兩宋,處處飄揚著重文輕武的氣息,一味的偏安纖弱,不思洗雪『靖康之恥』,使宋朝偏離了乾道的剛健。宋朝以儒理治國,輔以釋、道,久而久之養成虛文濫辭、哀怨浮華的陳規陋習。

「文士不思以時而變,導致文弱之弊積重難返,精華頹喪。而蒙古人起於草野,開創帝國,縱橫捭闔,無所畏懼。沒有中原陳規陋習的阻擋,一切以時事變通為要,剛健勇武為文弱的中原,注入新的精神。財力、人力為中原所用,人種、異教皆能兼容並包,上合天意,下順民心,所以能得天下。」

歷史上,有道明君為討伐荒淫無道的暴虐昏君,不可避免的發動戰爭,夏啟應天順人而建國,也不得不「與有虞氏大戰於甘」;成湯滅暴君夏桀,兩軍在鳴條也進行了一場空前的大血戰。

中原的漢文化最忌濫殺、誤殺,即使在義刑義戰,往往不能不殺時,也要體現世法、天理良知的公道。因此忽必烈禁止軍隊濫殺,一再告誡「將士毋得妄加殺掠」,以「不殺一人」的曹斌為榜樣,同時禁絕宋朝鞭背、黥面等刑罰,這就是忽必烈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做出的決定。

忽必烈制定的國策,多以民為本。他禁止諸王、后妃、公主、駙馬擅取官物;「禁以俘掠婦女為娼」,凡是買賣良家婦人的,賣買者以兩罪罰之。對於貧困百姓難以撫養的子女,忽必烈也「命有司量給贍養」。對於往年「官民所貸官錢,貧不能償,詔免之」,即不能償還貸款的,忽必烈下詔全免。

參看《元史》,每當看到「禁擾民」「詔免之」等字樣時,常會讓人幾多震撼。人言現代文明如何發達開放,可是能有多少政府能做到忽必烈統治時,「詔免」賦稅,官錢,把百姓的福祉放在心上?

至元八年,平灤路昌黎縣有戶人家,生了一個男嬰,嬰孩出生時,夜空綻放一片光芒,縈繞良久不見散去。於是有人奏請是否要除掉。忽必烈當下揮揮手說:「何幸天生一好人,奈何反生妒忌!」意思是上天降下一好人於我國都,怎麼能反生妒忌加以暗害。隨即忽必烈吩咐有司賜予錢財加以恩養。

忽必烈雖是蒙古人,但他重視漢族文化,常常邀請漢人名士為他講解《尚書》、《易經》、《孝經》等傳統典籍。在他的保護下,源遠流長的中土文明,免遭無敵的蒙古鐵騎的破壞,並扭轉了南宋走向華而不實的文弱之風,為中華注入健康強勁的動力,這就是元朝「大哉乾元」的剛健精神。

當歷史翻過這一頁,重新回味黃金家族存在的意義,他們的戰馬能在廣闊的歐亞大陸嘶嘯馳騁;他們的戰箭能在新舊秩序的較量中,盡情的穿梭。這些猶如來自銀河的勇士,在漫長的歷史中於瞬間留下風采,以弓箭書寫他們的神勇,以馳騁的自由意志打開帝國的恢宏長卷。

這個開創了元朝帝國的黃金後裔,在漫漫青史以弓箭這支巨筆,寫就了淬火百煉真金的黃金精神;也以馳騁的戰馬,打開帝國遼遠疆域的輝煌。當歷史走過這一頁,赫然發現中原文明的力量,因為它曾經融化了一個所向披靡的帝國。

責任編輯:林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 清朝四大謎團之一,世祖順治皇帝是死於天花,還是出家為僧?董鄂妃為何能成為順治帝的摯愛,她到底是誰?
  • 康熙帝在位期間廣施仁政,布恩德於四海,使得天下出現了「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盛世景象。而作為中國帝制後期最為聖明的君主,康熙對後代的教育亦是歷代帝王中最為勤謹的一位,故其後代皇子王孫多文武全才,實為中國歷史上極為成功的教育家。
  • 清聖祖康熙皇帝的聖德神功、千秋盛業給人類留下典範。同時,康熙皇帝是一個孝思、孝行逾恆的聖君。康熙皇帝怎樣重視孝道?又是怎樣實踐孝道的呢?
  • 漢靈帝即位的元年,黨錮之禍剛剛過去一年,名列「三君」的大將軍竇武、太尉陳蕃相繼遭宦官毒手,隨後無數清流名士慘遭迫害,第二次黨錮之禍再掀腥風血雨。 「武等正直,而見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 天下大亂之時,亟需一位真英雄治平亂世,開創大業。三國的第一男主角曹操,縱橫沙場,統一北方,奠定曹魏基業;雅愛詩章,自成風骨,開創一代文學。亂世英雄曹操,在被追尊為魏武帝的同時,更因其雄健筆力,成為一代文學巨匠。
  • 曹丕,魏武曹操的次子。在古舊的史書中,他御之以術、矯情自飾,是十年奪嫡最終勝出的王者,也是三辭三讓登基開國的帝君。他給人的感覺,是那樣陰鬱、無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