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醫郝允醫術精妙 診脈術堪稱一絕

文/顏丹
示意圖:明 仇英《人物故事圖冊》。(公有領域)
郝允曾研讀過《黃帝內經》,還用紅筆在他讀過的書中寫了一些注釋。示意圖,圖為明 仇英《人物故事圖冊》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711
【字號】    
   標籤: tags: ,

北宋年間有一奇人,名郝允,是博陵(河北定州一帶)人。他年少時曾代替兄長隨軍征伐河朔,但因無法忍受軍中的辛苦,於是就逃走了。

一天夜裡,月亮高懸,郝允行走在山間,走累了,就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忽然,一隻像大鳥一樣的東西飛到他頭上,他仔細一看,原來是一位黃衣道人。郝允立即雙手合十,乞求道人教給他謀生之術。道士說:「你就是郝允嗎?」然後,就傳給了他一些醫術。

自此之後,郝允就開始鑽研醫術、四處行醫。他的醫術很神奇,也很靈驗。他一般不用藥物治療,用藥的時候也較為奇特,藥方不拘一格,病人吃了他的藥,沒有不痊癒的。

北宋名士邵雍的學生張峋(字子堅)為郝允寫墓誌銘時,記載了許多有關他治病的真實案例。仁宗年間,英國公夏竦得了腹瀉之症,太醫們都認為這是中氣虛弱所致,而郝允卻說:「這是風邪侵入胃中所致,只有喝下稿本湯才能止瀉。」夏竦聽了,也驚訝地問道:「我已經服用了不少金石之類的藥物,都未能止住腹瀉,又怎敢再喝稿本湯?」郝允沒回答他,只堅持讓他喝下稿本湯。之後,夏竦的腹瀉就被止住了。

鄭州監軍患了悲思之症,郝允告訴他的兒子:「得讓他心悸、害怕,病才能好。」那時,鄭州通判李宋卿對下屬管教甚嚴,讓監軍從心底裡感到害怕。郝允就讓監軍的兒子把他請來。李宋卿來拜訪、問候時,只因責備監軍的過失,就把他嚇得直冒汗。但過了不久,監軍的病也好了。

郝允因為醫術精妙而頗負盛名,連跟他學醫的人也都成了名醫。在這些名醫中,有一個叫申受的,後來被擢升為太醫丞。他曾說自己是「得術於」參知政事高若訥、「得脈於」郝允,但他又說,「雖然高參政醫學甚高,可自從他入仕後,就不常給人診脈、治病了,因此他的醫術不及郝老。」

郝允沒回答夏竦,只堅持讓他喝下稿本湯。之後,夏竦的腹瀉就被止住了。示意圖。(Fotolia)

一日,衛州知縣趙及病了,儘管當地名醫眾多,卻沒能治好他的病。申受向他推薦郝允,他就把郝允請來。郝允給他診脈後說:「你胃裡的積食太多,得好好排一排。」趙及吃了郝允配的藥,就開始不停地排泄。可是排了好一會兒,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還昏死過去了。郝允見狀,就讓人把他抬到一個大盆裡,扶他坐好,將一個大碗扣在他的後腦勺和後脖子上,接著用熱水澆灌他的身體。不一會兒,他就甦醒過來了。

趙及病癒後,又把申受找來,並責怪他說:「你還說郝允的醫術高,看來你是高看他了!」可申受卻回稟道:「比起郝老,我的醫術可差太多了!您之前一直消化不良,確實是由於胃裡的積食太多,應該大量排泄才能好。但您身體太弱,又喝了那麼多難以下咽的苦藥,就有點受不住了。所幸的是,您這麼多年的老毛病就這樣被治好了,真是可喜可賀啊!」

不等趙及回應,申受又對他說:「您有所不知,郝老的脈術可是堪稱一絕,您若想親眼一見,不妨讓您全家都坐到簾帳後面,讓郝老來給他們診脈,這些人是男是女、是否嫁娶、是年輕的還是年老的,沒有郝老診不出來的。」於是趙及依計把郝老請來為家人診脈,結果郝允的判斷全都是正確的。從那以後,趙及對郝老的醫術深信不疑,也對他更加敬重了。

郝允晚年居住在鄭圃(今河南省中牟縣西南),十里八鄉的人都依靠他的醫術平安、健康地生活了四十多年。邵伯溫在書中寫道,「郝允治好了半個天下的病,神異之事不可勝記,當地人都叫他『神醫』。」他對脈術的精通,不只申受一人知曉,在鄭圃一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郝允診脈後,不僅知道病人當下所患何種病症,還能預知病人的未發之症。這些未發之症的發病日期無論遠近,他都能準確無誤地說出來,甚至能精確到時辰。他經常根據陰陽五行之理,來推測天地之間五運六氣的變化,研究各地流行的病症。他一般在患者發病前就告知對方,並且從未失算過。

根據中醫五運六氣學說推演,到了春季,新冠瘟疫可能更容易傷害青少年。(Shutterstock)
郝允診脈後,不僅知道病人當下所患何種病症,還能預知病人的未發之症。示意圖。(Shutterstock)

太常寺一博士病重,郝允為其診脈後說:「從您的脈象來看,有時首震而尾息,有時尾震而首息,如同魚游蝦戲,按醫書上所記載的方法已經治不了了。」之後沒幾天,病人就去世了。

殿中丞姚程因為腰椎疼痛,躺在床上起不來了,連抬頭、低頭都很成問題。郝允說:「您的腰椎痛而無傷,所以不能用藥,強行用藥只會加重疼痛。您最好在進食時發怒,這樣就能讓病灶轉移到四肢上,然後傳到經絡中。若能這樣,您一年後就能抬頭、低頭了,兩年後就能坐起來,三年後就完全康復了。」姚程依照郝允的說法去做了,三年後病症果然好了。

郝允居住的地方有個婦人,一天晚上突然緊閉雙唇,好像死去了一樣。郝允說:「這是因為氣血凝滯了,不用吃藥,明早聽到雞叫就好了。」還有一人走路時一蹦一跳的,不慎摔倒了,郝允說:「這是脈厥之症,但他呼吸尚存,還有救。只要用藥熱敷他的筋脈,就能緩過來。」一位讀書人的妻子身體不適,醫生看過後都說是勞傷,而郝允卻對那位讀書人說:「趕快把您夫人的藥停了,這分明就是懷孕的症狀,而且我還要恭喜您,您夫人肚子裡懷的是男嬰。」以上所記載的這些醫案結果都如郝允所言。

郝允還看過兩個懷孕的婦人:其中一人因為氣被堵在嗓子眼裡,不能開口說話了。郝允說:「這是因為胎兒長大了,母體內的經脈被堵住了,只要能把孩子生下來,孕婦的經脈就疏通開了。千萬不可用藥來治。」這位婦人順利產子後,母子都平安無事。另一個孕婦身體十分強健,但郝允為她診脈時卻說:「她已經沒有氣息了,只因有胎兒的氣息來供給,才能活到現在。」不久,這位孕婦產下嬰兒後就死了。

郝允有一個兒子,名叫懷質,也得到了父親的真傳。他曾給自己診脈,然後對人說:「我以後會死得很突然。」不出幾年,他就真的很突然的去世了。

郝允曾研讀過《黃帝內經》,他認為唐代名醫王冰對此書的解讀大多有誤,偏離了書中的真實內涵,於是就用紅筆在他讀過的書中寫了一些注釋,但人們都未曾見過那本書。而他的兒子懷質死後,那本書就找不到了。唯有推測五運六氣的奇術被太醫趙宗古繼承了下來。趙宗古曾在朝堂上施展過此術,後來一直在民間流傳。@*#

參考資料:

《邵氏聞見錄》卷十七
《邵氏聞見後錄》卷二十九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 針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況危急的病人。
    中國古代醫道相通,出神入化的醫術比比皆是,沒親見、親歷過的人或許很難相信。但許多醫生一針即瘥、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案例卻被詳實地記錄在史籍中。無數個神奇的瞬間在過往千年中都真實地發生過。本來中醫就是「道家醫學」,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參透人體之玄奧。
  • 中國古代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民間大夫,他們不僅醫術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對於他們施行仁術的功德,《太微仙君功過格》是這樣評定的:以符法針藥救重疾,一人為十功;小疾,一人為五功;施藥一服,為一功。
  • 望、聞、問、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國古代被承傳了千年。僅切脈一術,就令人歎為觀止。無需用大型設備來拍片照相,亦無需將器械插入體內進行窺探。醫生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準確地查出病灶,並洞悉發病原因。西方的儀器構造精良,卻看不到遍及人體的脈絡運行。中醫通過切脈,就能立刻對症下藥,甚至藥到病除。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 「人死不能復生」,這是現代西醫在病人停止心跳後、感到束手無策時,常用來安慰其家屬的一句話。無論家屬再怎麼請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見為實的西醫大夫都很難再去試著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體玄奧無窮,非源於現代科技的醫療設備、電子儀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細密繁雜的穴位與脈絡,用再高倍的顯微鏡也難以洞見、識別。然而相比之下,源於道家修煉文化的古代中醫卻能窺探其奧妙所在。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在中國古代,令人大開眼界的神奇醫術似乎無所不在。無論是深居在鄉野村頭,還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過,總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祕製良藥的民間大夫。他們的醫術或經由高人傳授,或經由祖輩代代繼承,其藥到病除的妙術不僅惠澤了一方百姓,在機緣巧合下也曾為深宮中的皇族排憂解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