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書法家李文田以相術聞名京師

文/劉曉
李文田為人稱道的還有其相術,在當時的京師頗有名氣。示意圖。(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636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國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歷朝歷代都有能人異士,能力高者可通古知今、預知未來事,能力低者可相出人生命運,道出人間禍福。晚清咸豐光緒年間有一位官員、書法名家,亦是擅相術者,他叫李文田。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號芍農、若農,廣東廣州府順德縣人。他自小就有「神童」之稱,可知其聰穎異常。他好學不倦,除了精讀經史,亦工書善畫,通曉兵法、天文地理、術數命理。十八歲他參加縣考名列第一,二十六歲中進士,殿試被點為科甲第三名探花,之後授翰林院編修。

據說,李文田上京參加科舉考試時,在北京關帝廟抽了一個籤是「名落孫山外」。從字面上解,他應該是高中無望。但殿試的結果卻是:狀元為孫家鼐,榜眼為孫念祖,李文田中的是探花,恰好是「名在孫山外」了。

其後,李文田先後任江蘇、浙江、四川鄉試主考,提督江西、順天學政,官至禮部侍郎,入值南書房。任職期間,李文田多次上書言說朝政得失。

在公務之餘,他還勤於治學,對蒙古史及本北水地研究尤精,著有《蒙古祕史注》、《蒙古史地名考》等著作。此外,他還是碑學名家,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漢《華岳廟碑斷本》宋拓本。

李文田畫像(公有領域)

李文田為人稱道的還有其相術,在當時的京師頗有名氣。他曾給梁鼎芬(號節庵)相面,說他最多活到二十七歲。梁鼎芬,清末民初官員、學者,曾做過重臣張之洞的幕僚。梁鼎芬聽後,便問李文田可有避免之法,李文田道:「必須有非常之厄運才可。」

於是,梁鼎芬上書彈劾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指責其在中法戰爭中力主議和,在商談和約時在中越問題上處理失當等,其母舅張某想攔著卻沒攔住。

梁鼎芬此舉觸怒了慈禧,被以「妄劾」罪重治,後因大學士閻敬銘力阻而免,但仍連降五級,貶到太常寺做司樂小官。第二年他二十七歲時,竟然安然無恙。

李文田還曾與官員沈子培、黃仲弢、楊士驤(號蓮府)、王芾卿、子封諸公同席飲酒,大家爭相請他相面,詢問吉凶。李文田先相看王芾卿,並說:「你命中顯貴,但可惜沒有壽眉,壽命不過五十歲。」眾人大驚,因為彼時王芾卿已經四十九歲。

接著他又對沈子培、子封、黃仲弢說:「君等都是監司(負有監察之責的官吏)罷了。」

黃仲弢語帶輕視之意道:「那楊君怎麼樣呢?」李文田回說:「你們不要看不起他,在座的只有他未來官至一品。」

後來的發展皆如其所言,王芾卿沒過五十歲生日就去世了。

曾有浙江人請李文田為之相面。李文田對浙江人說:「王公可以入相,且可以生還鄉里。」後其預言同樣應驗。

李文田二十六歲中進士,殿試被點為科甲第三名探花,之後授翰林院編修。示意圖,圖為清康熙年間翰林院全圖。(公有領域)

某位擔任祭酒的官員久久都不能升遷,鬱鬱寡歡,李文田為他相面後說:「半年之內你必定會擢升至卿貳(次於卿相的朝中大官。即二品、三品的京官,特成一個階級,稱為卿貳)。」他還留下一張信函,讓這位官員到時再打開。

果不其然,不久後,此人被任命為少司空,即工部侍郎。他接到任命後,打開信函,裡邊原來是一張謝表草稿。古時升遷官階及朝廷有所宣賜,皆上表謝恩,稱「謝表」。其所寫謝表措辭與工部契合,甚至連擢升的年月都相符,可見其相術之高超。

光緒帝珍妃、瑾妃的老師文廷式(字芸閣)曾顯赫一時,很多人都說他必將大貴,但李文田在給他相面後說:「大家皆亂說耳,芸閣官不過四品,且即當失勢。」其後文廷式果被革職並被驅逐出京,戊戌變法後,出走日本。

1895年,李文田病逝,諡號文誠,身後家產微薄,只留下滿滿的藏書。@*#

參考資料:

《洞靈小志》
《藥裹慵談》卷五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 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號「肅愍」。浙江巡撫傅孟春認為「肅」之一字,未足以盡于公之良惠忠貞,為此具疏。
  • 一日,浙江鹽台姚舒因歷吳山,見行人伍公,即春秋時伍子胥也。復過褚堂見僕射褚公,即唐時褚遂良也。來至棲霞嶺見武穆王岳公,即宋岳飛也。特謁三台山贍于肅愍公祠。姚舒觀四王公之忠節,皆祠於杭。欲共建一坊,一可以共播休烈,一可以勵後觀瞻。後坊成,名曰「忠節坊」。
  • 明憲宗成化年間,于謙之子于冕獲赦,于冕上疏為父于謙平反,憲宗親自審理,並下詔予以平反。明孝宗弘治二年,明孝宗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欽賜在墓邊建祠堂,題為「旌功」。
  • 王蘇二人政見不同,只因各自性格不同,看問題角度不同,但本心都是心繫天下、為國為民的;對於對方的人品道德、詩文學問彼此都是互相敬重的。
  • 曹吉祥等叛亂失敗,曹吉祥被磔刑於市;徐有貞獲朝廷赦免其罪,回到家鄉,後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