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雍正(系列之九)

公平與公正
小童子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5日訊】清初西南邊陲的土司對土民任意生殺,雍正帝改土歸流,削弱世襲土司的地位與特權;康熙年間貧農多添丁就得多繳稅,雍正帝攤丁入畝,廢除不公平的人頭稅。這一切,都是為了實踐他對眾生平等的認識。

公平的法治:改土歸流

在清朝一般的刑律上,是旗、民分治的。旗人案件歸兩個衙門──宗人府與慎刑司管;漢人的案件則歸各級衙門管理。如屬重案,地方判決之後要復審,最後送到刑部,再上繳皇上批示,執行秋決也都由皇上批示。這些和現代的三級三審制相似。

但在雲南、貴州、四川等地區,少數民族一直實行世襲土司制度。土司對土民任意生殺,並不遵行清朝三級三審的司法制度,甚至殺了人還要向其親屬拿數十兩的「刀工費」!土司又隨意強取民女,可是清宮卻極為自制,三年一次選秀女(只在旗人中選秀,不擾及漢民),秀女進宮工作,年達二十五(虛歲)即放出宮去。(雍正自己即位之後十三年間沒有增添任何一名妃嬪。)

可是由於土司一直是順服清廷,而且在整個疆域上又地處邊陲,所以清廷對土司的殘暴一直是採取姑息的態度。其實在清朝之前的歷朝歷代,也多是這樣放任雲貴地區的土王。但雍正帝卻不能坐視容忍這樣的暴行。他決意要使中土之民,全都共享天下利樂,有罪之人必須經過同樣嚴謹的三審判決,土司也不可以任奪人女。所以不管大臣反對,他堅持執行改土歸流政策,將土司改為三年一派的流官。


素惠繪圖

但世襲土司地位被取消,特權被限制,就起來強烈反抗。於是清廷不得已,只好對反叛的土司用兵。因為雲貴地區多山寨,苗寨不好打,這就是大臣反對的原因之一。其實雍正帝做這件事,跟廢除賤籍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社會最底層的人而做,都是與既得利益者對立的。如果他只想做一個太平皇帝,何苦自找麻煩?如果不是為了實踐他對眾生平等的認識,在西北各有威脅的情況下,他實在不必分出有限的兵力,去處理土司的問題。

公平的稅制:攤丁入畝

清康熙年間的稅收,有一項主要的稅收是從地畝而來,另一項則按人丁課稅,採取二軌制。按人丁課稅的收入稱為「丁銀」。什麼是丁銀呢?簡單的說就是人頭稅。家裏有多少口人丁(只算男丁,不算女性),就繳幾口稅。為了穩定稅收數額,便於做歲出預算,康熙五十一年宣布用前一年全國的丁銀額為準來徵稅,以後額外增丁,不再多徵,叫作「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但這只是不再增加丁銀,並不是免除丁銀。

徵收丁銀的主要問題,在於不管個人收入多少,一律齊頭平等。而貧農往往為了勞動耕作,必須多添丁,於是就得多繳稅。富人收入很多,但占全國人口比例的少數,反而繳較少的稅。這樣就變成把國家的稅收與歲支放在貧農與平民身上,成了標準的「劫貧濟富」。劫貧濟富的稅法,再加上永不加賦的承諾,使得清朝的財務困境雪上加霜,再給雍正帝繼位時加了一個難題:國庫裏銀子太少,但又不能加稅,怎麼辦呢?

針對這丁銀不公的問題,雍正帝推行「攤丁入畝」的辦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來的丁銀(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萬、丁銀三百三十五萬餘兩)攤入田賦銀中,改二軌制為一元制,二稅一併徵收,稱為「地丁制」。這樣,無地的農民不必攤稅,少地的農民就能少稅。從此廢除了這種不公平的人頭稅,又能遵守康熙帝「永不加賦」的承諾。

抄家皇帝?

因為雍正深知官場問題,所以總能對症下藥。以往官員都是後任接前任,後任對前任的虧空多半會為其做掩護、補漏洞,甚至背黑鍋。於是雍正帝派官員去查帳,杜絕官官相護的問題。

以往遇到查帳,地方官員會向當地富人借錢借糧來填補虧空。等到查帳結束,再加計利息還給富商。但雍正帝在派出查帳官的同時,會先向這些地方富戶打招呼:只要是放在官方庫房的錢與糧,就是國家所有。這麼一來就沒有人再敢借錢或借糧給貪官污吏。

雍正四年有一個廣東的官員李濱和福建的官員陶範,都是因為涉及貪瀆案而畏罪自殺,企圖一死抵賴。雍正認為這些自知罪大惡極死罪難逃的貪官,以為人之常情,人一死就一了百了,因此存著僥倖心理想以自裁的方式保住財產,讓子孫後代享用。但是雍正帝不理會什麼常情,追究貪瀆不妥協,下令找他們的子弟家人追繳這些貪贓所得。此舉重擊了貪官污吏,清朝的吏治為之一清,社會風氣也跟著改變。那些手頭並不寬裕的小官小吏,不再須要為了官場應酬而傷神。因此史家有「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的說法。

但是被抄家的王侯與官吏,則稱雍正為「抄家皇帝」。一些不明究裡的平民也跟著這麼叫。

其實雍正帝嚴厲追貪銀的對象是貪官與貴族,這種嚴厲對守法的平民來說是好事(府庫充實卻不必增稅)。至於追貪的流程,細究起來跟現代民主國家並沒有兩樣。現代民主國家查稅是依照會計制度由專人執行;追繳漏稅,先命限期補足,不依限補足就查封拍賣漏稅者名下的財產。漏稅者死亡,就追索到繼承人頭上。美國的 IRS(國稅局)官員執法時是可以帶槍的。那麼按照同一個標準,美國的總統是不是也該叫做「抄家總統」?這當然是個玩笑話。(待續)◇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56期【歷史新觀】欄目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現實生活裏,探究神祕不僅是心理保健的目標,也是心靈之旅的目的地。——愛因斯坦
  •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為償多劫願,浩蕩赴前程。這首詩呈現了一個殊勝浩瀚的場面──佛菩薩乘願而來,為了度人而甘冒大險、承擔大業,進入六道中輪迴……從清涼月、畢竟空的境界,進到這濁世之中……浩蕩的慈悲與勇氣,無以名之!
  • 有一真人出雍州,鶺鴒原上使人愁。須知深刻非常法,白虎嗟逢一歲周。——唐朝高僧黃檗
  • 誰道空門最上乘,謾言白日可飛升;垂裳宇內一閑客,不衲人間個野僧。——雍正
  • 雍正帝為何以天子之位不惜與僧侶辯論佛法真諦?他真該當「好干佛道」的批評嗎?一如世界各國介入現實與專制抗爭的優秀主教不得不提出道德呼籲,雍正大帝同樣勇敢走上修行人的護法路。
  • 「果能實修實證、利己利人,則千百年後,帝王猶為之表彰,是亦勸勵之道。」《御選語錄》
  • 看著毀戒破律的魔子魔孫大面積開山立派,雍正帝護教心切,刊印《揀魔辨異錄》破除邪說;
    中國既有儒道釋正法開傳,雍正禁止西洋教士傳教,其實是極有深意的。
  • 宗教派別越多,人們卻越不信神、越遠離佛。二百八十多年前雍正帝就看清楚這個問題,還曾力阻這個下滑的趨勢。這豈是常人辦得到的?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