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聖」──王羲之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46
【字號】    
   標籤: tags: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

王羲之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他出身於書法世家,其父王曠,伯父王敦、王導,叔父王廙,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王羲之七歲即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衛鑠,師承鐘繇,妙傳其法。她給王羲之傳授鐘繇之法、衛氏數世習書之法以及她自己釀育的書風與法門。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已有小成。後轉而習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亦學李斯、梁鵠、張昶、蔡邕等,「兼撮眾法,備成一家」。

王羲之的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內厭,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他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精研體勢,增損古法,一變漢、魏以來的書風,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今體書風。王羲之的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媚勁健,草書濃纖折衷,千變萬化,純出自然。由於他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被後世人們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文房四寶,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常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在木板上書寫祭祝的文字,之後拿去雕刻。不料,由於他筆力強健,落筆有勁,字跡滲透入木竟達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王羲之這種出眾的書藝和功力,當然是他長期勤學苦練的結果,誠如宋代文學家曾之固所言:「羲之書法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相傳王羲之很喜愛鵝,曾有「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他時常站在池邊,對鵝沉思。王羲之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王羲之的執筆方法是食指高鉤,正如鵝頭那樣昂然微曲,拇指置於食指與中指之間,無名指內鉤,抵住筆管的下端,小指緊貼無名指,運筆時就像鵝的兩掌齊力撥水,使全身氣力都貫注到筆尖上。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東晉當時的太尉郗鑒慾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王家的子侄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一個個都神態矜持。只有王羲之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門生回去後據實稟報,郗鑒聽了,不禁拍手讚歎道:「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 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從這則逸事上看,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很少為一些小事慼慼於心。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具有自由氣象、瀟灑神態的原因之一吧。也因為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床坦腹」、「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一生淡泊名利,不慕榮達,雅好養性。因少有美名,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屢次徵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但是當王羲之不得已而任官時,他又決不尸位素餐。在任職期間,王羲之關心百姓的疾苦,開倉放糧賑濟饑民,並向當時的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提出過一些重要切實的政見。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黃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紹興蘭亭修禊(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眾人飲酒賦詩,匯詩而成《蘭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羲之即興揮毫,這便是後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這篇序言,不僅文采斐然,其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為千餘年來書家所公認,這實際上也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頂峰。王羲之當時興緻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若驚龍」,極讚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王羲之書法藝術成就很高,不僅全面精通古代各種書體,而且創造出一種適應時代需要的新體,並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風格體系,對歷代書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次因我評論了泱朝先生「就徵集《陳泱潮致江澤民公開信》的簽名公告」以後本還指望能得到泱朝先生的有益的指正,可沒想到泱朝先生卻以一篇《正告周育田》的文章表達了他極度的恐慌和憤怒。
  • 印度有個所謂的聖人﹝扎噶納德﹞四十年沒剃過頭,一頭長髮有四百二十公分。
  • 達賴喇嘛駐華盛頓的特使嘉日洛珠堅贊先生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九八九年“六•四”屠殺之後,當時擔任西藏流亡政府外交部長的嘉日洛珠堅贊前去看望達賴喇嘛,詢問流亡政府方面應當對此作出何種回應。當他走進達賴喇嘛陳設樸素的房間時,發現這位聖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多年來,嘉日洛珠堅贊與達賴喇嘛如影隨形,卻第一次看見他如此悲傷。達賴喇嘛流著眼淚對他說:“他們怎麽能夠用這樣殘暴的手段對付和平示威的學生?那些鮮活的生命多麽寶貴啊!”
  • 聯合國專責調查酷刑的專員范博文最近對中國政府又一次推遲他到中國調查深表遺憾。范博文原本定於六月底前往中國,展開對監獄,看守所,勞教場所和其他強制拘禁人身地點的酷刑調查。這一日期原本是與中國方面協商定下的,但在即將成行前卻被中國政府突然喊停。中國政府對此講述的理由是,中國監獄等場所對調查還沒有做好準備,另一個理由是這些場所的官員最近放假。中國政府並把酷刑調查推遲進行說成是表現中國對調查的重視。
  • 在處理蔣老先生的事件上,國際和國內社會更能據此測出當今中國政治的開明度:政府部門是否按法律辦事,公民是否享有言論自由,是否允許有“批評與自我批評” 。中國是一個病人,一條腿代表經濟,這條腿已勉強能站立;另一條腿代表政治,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開刀除掉病痛或讓其繼續惡化,最終拖垮整個人。讓我們拭目以待。
  • 至今,蔣彥永先生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任何音訊了。起初人們判斷,當局是爲了避免先生在"六四"敏感時期向媒體發表新的談話、引起巨大的國際反響而短暫限制其自由,就像今年三月的兩會期間一樣;但"六四"至今已過去了一個多月,所有被軟禁人士均已獲得自由,只有先生一人仍然在押。這說明人們起初的設想是錯誤的,當局一定是另有打算。
  • 高雄市文化局委託漢王洲際飯店進行二級古蹟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整修與經營管理,正積極進行整修工程,館內外許多鮮為人知的空間一一重現,市府文化局長管碧玲下午探訪位於館內地下室當年囚禁人犯的牢房,實地體驗當年坐牢滋味。這個迷你牢房位於英領館地下室,總面積約有四十坪,原作為儲藏室,不為人所知,直到日前整修才將整個空間清理出來,發現每間牢房最大僅有五坪,最高高度一百六十公分,最低則僅有六十公分,其空間大小及樣式都異於淡水的英國領事館,研判原因主要是原建物為天利洋行,地下室作為倉庫之用,後來改為牢房,空間自然侷促,而建物因興建於山坡上,地勢坡度自然造成每監牢房的高度不一。
  •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聖人
  • 朋友你好:

    得知你對拙文《蔣彥永案沒有政治秘密》一文的批評一直很不安。你特別談到:“我不理解不寐爲什麽不鼓勵‘蔣彥永先生是民族聖人與民族良知’、‘蔣彥永先生一個人對抗整個國家’這樣的讚揚”;你的觀點是:“當前首先應該對當局反對和迫害的人給予歌頌而不是相反,因爲在中國,被迫害者得到的歌頌還是太少了。”由於最近半個月來我在溫州地區“大學生夏令營”證道,一直沒有時間就這個問題很你交流,希望能在這封信中簡單解釋一下我的真實立場--我一直以爲,書面討論比口頭討論更符合理性規則。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