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紀(34)

上集-第二章:監督勞動的最初歲月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

第一節:南桐礦區叢林

界牌原是一個鎮,自從合作化以後,這兒便是一個聯社中心。以一座很大古廟為核心,依附它的近百戶農家圍成一個祠堂,名叫曹家祠堂,這兒就是我們今後集中學習的地方。

古廟裡原本彩色的觀音,也已剝落凋零,留下了千瘡百孔的泥身,香爐也被推倒,半埋在垮塌的泥牆之下。不過,地上還算打掃得乾淨,堂中擺著十餘張方桌,這裡似乎是食堂的樣子。

當我們這支裝束古怪的隊伍,背著背包,提著各自的帆布書包,腳穿草鞋跨進殿堂時,引來一大群孩子圍觀。他們用好奇、陌生、稚氣的眼光觀察著這一支古怪的隊伍;既不像勘探煤礦的地質工作隊,又不像來這兒搞合作化運動的工作組。我們自己都感到很蝟瑣。

兩名頭上纏著環形盤狀白布頭帕的人,從裡屋走了出來。看樣子好像是這兒的幹部,那年長的大約四十多歲,魯召向他迎去,遞過重大介紹信,謙讓著向裡屋走去。那年青的一面招呼我們,一面吆喝著圍觀的孩子們。

我們放下各自的行李,各尋坐位,拿出毛巾擦著身上的汗,古廟殿堂上的掛鐘已經指著十二點了。

不一會,兩名食堂的炊事員,端著一個甑子和兩大碗菜出來,擺在兩張桌上,那便是我們離開學校在農村裡的第一餐飯。那甑子裡黃澄澄的包穀飯,不見一粒大米,吃下去滿口鑽,大碗裡是蒸的牛皮菜酢,每桌一盤小碟子裡是紅辣椒麵和鹽巴水。

對飢腸轆轆的我們和下放幹部感到噴香可口,這是三個月大學校園裡的定量伙食和勞動磨煉的成果,那一頓我們吃得很飽,很滿足。

而那些一直圍觀我們的孩子們並沒有散去,從他們瘦削而蠟黃的臉上那一雙雙睜得大大的童稚眼睛裡,流射出一種毫不掩飾的飢餓和羨慕來。

吃過午飯,下午三點鐘,白頭帕中年人引來十幾名背著步槍的年輕小伙子,我們猜這大概是鎮政府武裝部的民兵。我們便由那中年人指派:每一個人由一個年青民兵帶路,押送到各自將落戶接受農民「監督勞動」的農家。

押送我的是一個年齡稍大於我的小伙子。從他那傲慢的態度便知道,在我們初識的關係中,他是以高人一等的「管理」身份待我的。

一種敵意已反映到臉上。我背上背包,拎著書包,走在前面,出了祠堂大門,他便保持著同我大約五公尺的距離押著我。我們出了那祠堂大院,在彎彎曲曲的田坎上迂迴前行,每到一個岔路口,就會聽見他從背後傳來的生硬喝令聲:「向左」或「向右」。

間或我回過頭去想問他朝哪一條田坎上走?便見他警惕地用手握住槍栓,用極不友好的態度喝道:「幹什麼?」好在,校內三個月的鍛煉,已讓我明確了身份,習慣於低人一等,對別人莫名其妙的無禮訓斥,從不吭聲反對或稍現出自尊心受辱的慍怒來。

過了許多水田田坎,進到林蔭覆蓋的山路。對那田梗兩旁田地裡種的什麼莊稼和景色全沒留意,心裡充滿了孤單和害怕,好像是一隻被獵人牽著走的受了傷的小山羊。

看看天色漸晚,背包漸漸的沉重起來,汗水早已濕透了背心,眼裡死死地盯著遠方,同身後的這個人已是無話可說了,心裡卻像亂麻纏著,想著,我將去的究竟是一個怎樣可怕的地方呢?(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57年12月中旬的一天,大約上午11點鐘左右,弟弟突然出現在我寢室的門口,他的到來,給我孤單悲傷的心吹來了一陣暖風,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憂慮。
  • 在井口參加勞動鍛煉的大軍,一直到年底前最後幾天才回到學校。令我感到困惑的是,同班的同學,相別了兩個多月,竟沒有一個人問起我的病情。他們見了我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陌生,再沒有以往的玩笑和親切的交談。
  • 從第四天開始,年級的反右領導小組長曹英親自指揮了對我的批鬥會。反右以來,他的反右領導小組,在全系組織了幾十場鬥爭會,這人有一種使被鬥爭的人在他的面前垂頭喪氣而獲得快感的心理癖。
  • 為什麼這種嚴肅的政治批判會攪進這麼一出莫名其妙的緋聞?我來不及細細的推敲了,只是下意識地向曹英吼道:「把那材料拿給我看。」
  • 老圖書館崖下,那片長滿雜草的老足球場被劃為重慶大學農場的耕作基地,這裡便是我們這七十六名極品脫胎換骨的勞動改造基地。
  • 經歷幾十年殘害的我,意外的苟活至今,回憶起五十年代之大學校園的同學大家庭,其成員中許多人格的卑怯,懦弱和盲從。理性地思考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專制主義暴力的扭曲,一黨專制肆旡忌憚踐踏了人的尊嚴!!
  • 我們為明天的「精彩」生活而興奮不已,江遠報告說,明天早上是稀飯、豆乾和油炸花生米,中午六菜一湯,饅頭隨便吃,只是准吃不准包。
  • 能想出了一個「大鳴大放」,使出了放長線釣大魚的「陰謀」,劃百萬計的知識分子使他們聲名狼藉的變成「資產階級右派」,封住剛剛想開口說「不」的口,已屬亙古首創、聞所未聞的中外專制獨創。
  • 余協和反覆看那滿鋪堆著的亂草,心裡擁起了一陣陣的疑惑,畢竟當時他才十六歲,雖耳聞大學校園裡的種種傳說,並不太懂這「反右」究竟是怎麼回事,尤其是疑慮我這個比他才大三歲的鄰居,一個未出茅廬的大學生,怎麼會身陷其中?
  • 從沙坪壩到南桐,進入目的地南桐礦區叢林煤礦時,已是晚上八點多鐘了。車隊一直開抵叢林小學的操場壩裡才停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