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古時候的許多大醫學家,都是有特殊技能的,用現代的語言說就是「特異功能」。例如扁鵲看齊桓公的病,能知道齊桓公的病程發展;華佗看曹操的腦風,知道他腦中長有瘤子,要開刀做手術。透過對這些大醫學家的了解,或許就不難理解,為何他們的醫術會如此神奇了。
華佗

曹操長年患頭風病,知道華佗醫術好,常召喚華佗治病。但華佗喜歡逍遙,假託妻子生病回故鄉。曹操數次召喚,華佗仍然不到,於是派人查探,知道華佗妻子是詐病,曹操大怒,因此將華佗捉拿入獄。

夏季是不少女性朋友又愛又恨的季節,因為,蟄伏在臉上或身上一個冬季的痘痘,在夏季無情驕陽的逼迫、炸烤辣等重口味的美食及涼爽冰品引誘等多方夾攻下,又將一個一個冒出頭。其實青春痘的正式醫學名稱是尋常性痤瘡,現代醫學認為,尋常痤瘡是發生於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患,主要因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使皮脂腺毛囊口堵塞,再因痤瘡桿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反應。治療方法多從抗菌、抑制毛囊皮脂導管角化、抑制皮脂腺增生和分泌及直接或間接阻斷雄激素對皮脂腺作用等方面著手。

傳說,有一個黃癆病人(黃疸),面色薑黃,眼睛凹陷,瘦似刀螂,一步一哼地找到華佗說:「先生,請你給我治治病吧。」華佗見病人得的是黃癆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醫生們還沒有找到治療黃癆病的辦法,我對這病也是無能為力呀!

華歆講了那麼多個故事後,曹操被說動了,就去請華佗看病。把華佗找來以後,華佗一看曹操就說:「大王頭腦疼痛,是因為患了風的病而起的。病根子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來,冤枉的服了很多湯藥,但是治療不好。我有一個方法,請先飲「麻沸散」,麻醉了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才有可能根除。」

古時候的許多大醫學家,都是有特殊技能的,用現代的語言說就是「特異功能」。例如:扁鵲看齊桓公的病,能知道齊桓公的病程發展;華佗看曹操的腦風,知道他腦中長有瘤子,要開刀做手術。透過對這些大醫學家的了解,或許就不難理解,為何他們的醫術會如此神奇了。

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華佗故事雖是正史與傳說相參,醫學與文學融合,卻更加至情至性、至善至美。「華佗再世」、「元化重生」是老百姓對精誠大醫由衷的讚美,「青囊」還成為中醫的別稱。然而近來不斷有另類的聲音在互聯網、報刊流傳開來。如有人認為,入仕做官才是華佗的人生目標,從醫只是「業餘愛好」,華佗有孤傲矜技的瑕疵,其死責任不全在曹操,在於自己「恃能求官爵,慘遭殺身禍」;而且作為軍醫請假回家、超期不返,犯了軍紀法規,是「無良神醫」。

華陀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字元化,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沛國譙(今安徽毫縣)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民間醫生。他對充實和豐富我國古代醫學寶庫,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漢末年在我國誕生了三位傑出的醫學家,史稱『建安三神醫』。其中,董奉隱居盧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而華佗則深入民間,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床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後世每以『華佗在世』、『元化重生』稱譽醫家,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市人),生於東漢 145年,卒於208年。據史料記載,華佗兼通數經,曉養生之術,精于方藥,人稱神醫。他對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都有卓越成就,尤其擅長外科。特別是他通過細緻觀察,精心研究發明的“麻沸散”用於外科手術,爲病人解決了許多痛苦。此發明經專家研究認定早於西方國家1500多年。華佗是集中華醫藥之大成者,他自幼博覽各類醫藥書籍,並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他根據“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不同姿態創造了五禽戲,對頭、身、腰、背、四肢均得以全面鍛煉。五禽戲的發明奠定了中華民族體育健身之先河。因此,華佗被後人稱之爲“蒼生大醫,外科鼻祖”,並有神醫華佗之說。

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華佗故事雖是正史與傳說相參,醫學與文學融合,卻更加至情至性、至善至美。「華佗再世」、「元化重生」是老百姓對精誠大醫由衷的讚美,「青囊」還成為中醫的別稱。

我們的祖先在早期發現一種叫洋金花的草藥有很好的麻醉作用,食用少許,便昏昏如醉,猶如死人,加以利斧,也不感疼痛。三國時代的華佗就用它加烏頭等藥配製成「麻沸散」,施行全身麻醉,成功地進行了腫瘤切除、胃腸吻合、開顱等高難度的外科手術。後來曹操頭風病復發,頭痛欲裂,遂叫華佗診治。華佗告訴他:這病的根子起因在腦袋裡,須先飲麻沸散,然後用利斧打開頭顱,取出風涎,方能手到病除。曹操聞言後,大驚失色,懷疑華佗要加害自己,一怒之下,便將華佗打入死牢。不久又不顧群臣的反對,十分殘忍地把他殺害了。

三國誌.華佗傳》記載:華佗沛國(今江蘇沛縣)巡醫昌邑路經東緡(後昌邑、東緡並入金鄉)見到一個患咽喉堵塞病的人,想吃東西卻嚥不下去,家人只好用車子推著他到醫生那裡去看病。

華佗把此湯命名為「九戶雞湯」,記在《青囊經》裡。後來,華佗這部醫書失傳了,無從考證。不過,常可在民間見到一種用烏雞配合其它一些滋補藥品製成的丸藥,專治婦女病,此丸藥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烏雞白鳳丸」。

據說在三國鼎立時期,有位婦女在河邊割草,不小心碰了馬蜂窩。一群馬蜂蜇得她滿臉疼痛。不多久眼睛鼻子都腫平了,雙眼合成一條線,看不到一點東西,疼得她只好坐在路邊哭泣。

東漢神醫華佗在其後宅辟藥園、鑿藥池、建藥房、種藥草,廣為傳授、種植、加工中藥材技術。但每味藥他都要仔細品嘗,弄清藥性後,才用到病人身上。

東漢時期,名醫華佗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濟世救人,蜚聲四方。

三國名醫華佗以高明的醫術、淵博的醫學知識而馳名。曹操是一個不信詐的人,他想考考華佗,看他是否名副其實,對中草藥到底精通與否。於是口授徐庶寫了下面的四言詩:

縱觀歷史,歷代中醫中長壽者很多。如《後漢書•方術列傳》載:東漢名醫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唐代孫思邈百歲還能著書立說,寫下不朽醫典《千金翼方》;著《脈金針方》、《明堂人形圖》的甄權活了103歲;宋朝名醫譚仁顯108歲;明代溫病學家吳又可也年至百歲……

相傳東漢末年的一天,名醫華佗在一家酒店裡小飲,巧遇一群青年正在比賽吃螃蟹,吃空的蟹殼堆了一大堆。華佗上前勸他們說:吃多了會鬧肚子,還可能有生命危險。這群青年不但不聽他的勸告,反而大吃不止。

提到華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稱讚別人醫術高明便說這人是華佗再世,祝賀醫師開業更是要送他一塊匾額「華佗再世」,希望他的醫術真能如華佗般精湛。

三國人華佗是醫術高明,曹操有頭疼病,經常發作,後病重,華佗建議開顱做手術。曹操懷疑華佗害他,把華佗收入監獄,華佗臨死時,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吏,說:「用它可以救人。」獄吏不敢接受,華陀只好把書燒了,他的醫術便失傳了。後人在華陀廟寫一聯說:「岐黃以外無仁術;漢晉之間有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