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良好的睡眠品質除了講究睡眠時間和睡眠環境,其實,睡眠姿勢也是影響睡眠品質的一大要素。研究顯示,靠左側臥能使人睡得更舒適、更健康。左側睡的理論源自印度古老傳統醫學「阿育吠陀」(Ayurveda),靠左側睡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背部,甚至是心臟都有助益。
學說典故

有一天雷公向黃帝請問九針之道,黃帝認為雷公孺子可教,收雷公為私傳弟子。雷公齋戒三日之後,請示黃帝,在正陽時分黃帝與雷公進入齋室,舉行「割臂歃血之盟」儀式。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祝」就是焚香禱告,黃帝焚香禱告,弟子雷公割臂歃血,發重誓,如有違背誓言,將受天譴。(《黃帝內經‧靈樞‧禁服》)

《皇帝內經》說:「君王眾庶,盡欲全形。」,也就是說養生的最高境界是「全形」,最終得享天年,度百歲而去。而全形指的是:人生這趟行程,臨終還保有身體的臟器,全身而退。人若是割去了扁桃腺、盲腸、子宮、乳房、腎、胃、膽、肝、手、腳,甚至掉牙、眼盲、耳聾、鼻不嗅味,這都叫「殘」,即是身殘。行醫多年至今,難得見到老年而全形的人。

雷公在《黃帝內經》中非主角,他和黃帝一樣常向天師岐伯討教,有時黃帝也回答他問題。「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之道乎?雷公對曰: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過雷公在《外經微言》中就常常出現了,問的問題很多,岐伯也回答得十分詳盡。

現在有許多疾病,即使遇到醫術精湛的醫師,或不斷嘗試中醫的治療方法,但仍無法治癒;因為許多人都未真正理解病的概念,生病雖然是不正確狀態,但大多數人用自己固有僵化的觀念去看病,以為只要吃藥、打針或是開刀手術,或採用中醫的針灸、按摩、推拿或吃中藥就可以治好病,其實並非如此簡單。

據唐貞元十一年,崔員外言,有個人被蜘蛛咬之後,肚子大得像孕婦一般,全身長滿絲狀物,因而被家人丟棄,只好以乞討為生。有位僧人告訴他食用羊奶,這原本無法治癒的疾病就這樣好了。

十三科是中國古代醫學分科的合稱。最早將醫學分為十三科可追溯至北宋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那時的十三科為:大方脈、風科、小方脈、針、灸、口齒、咽喉、眼、耳、瘡腫、傷折、金瘡、書禁。元豐改制後又在嘉祐九科之基礎上進行調整仍為九科。因此北宋時醫學劃分為十三科為時甚暫。元代及明代的大部份時期,太醫院都將醫學分為十三科。

一直很想將《醫醫病書》這本書分享與大家,清朝吳鞠通在七十多歲將一生行醫的心得,與對當代與後世之醫所發出的建言與評語。

一、天下一身體一自組織 《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的地位非常獨特,它是唯一一本以聖王命名的書。這就意味著生命之學在我國古代文化當中,被認為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和大慈悲。

《神農本草經》云:「藥有陰陽配合……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後人據此把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和相反七個方面,稱為「七情」。但在某現行《中藥學》教材中,稱「古代醫家把單味藥的應用與藥物的配伍關係總結為七個方面,稱 為藥物的『七情』」。即認為除了單行以外的其他六個方面都屬於配伍關係。筆者認為,這種說法不夠妥貼。

數千年來中醫學者都必須研讀《黃帝內經》哲理和《神農本草經》,每位中醫專家之所以能夠成為專家,離不開《黃帝內經》﹑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和清代的《溫病學說》,為學術界公認的中醫學三大經典。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治療中風的方子去風丹的由來。

很久以前,欒川一帶痢疾大流行,因得不到及時治療,死者不知其數。當地有個財主認為這是發財的機會,便僱用了幾名藥工,開了個藥房,抬高藥價,牟取暴利,害得老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

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治療中風的方子去風丹的由來。

對比研究,會得出一個看法,西醫唯實物,中醫唯象。中醫診斷治病與西醫不同,西醫是對實物化驗檢查,依據化驗檢查的結果進行治療,中醫的診斷治療則是根據人體表現出來的象,如脈象,舌象,面象,臟象等。

惊是簡化字,繁體字寫作“驚”,形聲兼會意,意思是馬受到恐駭刺激以後突然躍起、嘶叫、狂奔。《說文解字》:“驚,馬駭也。” 後來借用來指人受到突然的恐嚇刺激以後,尖叫(驚叫、驚呼、驚歎)、心陡然提起(揪心、心提到嗓子眼)、心跳加速(心驚肉跳、)。總體來講,這是人的心神受到突然震動、襲擾以後出現的不安不定、緊急應變、張惶失措。所以有驚心動魄、驚魂未定、膽戰心驚之說。神明紊亂導致氣行失常,中醫總結為“驚則氣亂”。

2007年中國文物考古界最為轟動的事,莫過於對廣東陽江海域的宋代木質古沉船「南海一號」的沉箱整體打撈。在打撈前的「清凝」作業時,先期出水的各類文物有65套300餘件,珍貴文物有手鐲、耳環、小粉盒、銅鏡、銅珠,而且還有幾塊大小不一的黃紅色物質,似乎是粉末凝結後的形態,專家考證說這是硃砂。

如今,人們把燈籠當作一種吉祥之物,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常常在門口掛上一盞大紅燈籠以示喜慶。在婚禮慶典這樣的喜慶日子,燈籠也是人們的首選之物。但是在古代的時候,由於沒有電力,因此古人在走夜路的時候,還把燈籠作為一種照明工具來使用。據歷史學家考證,中國的燈籠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便攜照明工具。燈籠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比的便利。

南(北)朝劉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奏准創建醫學教育機構教授學生,同時還設立了太醫博士、太醫助教等醫官。到了公元6世紀的隋朝,創立了"太醫署'這樣一個機構,主要是一些太醫們集中在一起辦公的地方,相當於現在的醫學教育行政機構。隋"太醫署"直屬太常寺領導。"太常寺"是掌管當時禮樂、郊廟、社稷等一些事的。隋"太醫署"有主藥2人,醫師200人,藥園師2人,醫博士2人,助教2人,按摩博士2人,咒禁博士2人。但是隋"太醫署"的規模不大,設置不全,所以只能算是醫學校的初級階段,並不能算正規的醫學校。

中藥炮製歷史悠久,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不少難以理解的專用名詞術語,因而給初學者帶來不少困難。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互相聯繫中運動變化著,其中有一種普遍的聯繫叫因果聯繫。限於歷史條件,中醫在古代就是靠直觀觀察各種現象來發現因果規律的。

升降散,一般認為是清代醫家楊栗山所創,實際上可能最早見於明代張鶴騰所著《傷暑全書》。此書收集了歷代醫家的治暑良方,升降散是其中之一。張鶴騰指出,「凡患溫疫,未曾服他藥,或一二日,或七八日或至月餘未癒者」,皆可用升降散治療。《中醫方劑大辭典》云:「升降散,方源《傷暑全書》卷下……煉蜜為丸,名太極丸。」楊栗山《傷寒溫疫條辨》云:「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義》改份量變服法,名為賠賑散,用治溫病,服者皆愈,以為當隨賑濟而賠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蓋取殭蠶、蟬蛻升陽中之清陽,薑黃、大黃降陰中之濁陰,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而雜氣之流毒頓消矣……可與河間雙解散並駕齊驅,名曰升降,亦雙解之別名也。」可見升降散並非楊栗山創製,但後世醫家對此方的推崇與楊氏的發揮運用是分不開的。

在學習中醫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對某些中醫理論理解地不夠全面、深入,說法也不夠確切,故筆者提出應正確解讀有關中醫理論,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

中醫學的十個數字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第124條、125條為抵當湯方。宋本第124條:「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乙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

「懸壺濟世」是怎麼來的?這裡的「壺」,是藥壺,還是酒壺? 是藥壺 懸壺濟世 常有以杏林稱中醫,以懸壺濟世指中醫行醫者也。多年來,老酒只知其然,對其所以然不甚了了。數日前,友詰諸老酒,老酒不能對,大窘。因質之文獻,方醒。

中醫伴隨中華民族有幾千年了,21世紀我們還需要中醫嗎?是的!中醫將與我們永相隨!這是因為我們的中醫有本有源、有根有據、有靈有悟、有文有化、有情有義,而且有道有德、有術有理、有智有思、有學有技、有功有用

古今傳說女貞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其中「女」字指女性,「貞」字指貞節,「子」字指果實。相傳秦漢時期,江浙臨安府有一員外,膝下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莊,窈窕動人,琴棋書畫俱通。員外貪圖升官發財,將愛女許配給縣令為妾,無視此女早與府中的教書先生訂了終身。到出嫁之日,此女含恨一頭撞死在閨房之中,表明自己非教書先生不嫁之志。教書先生聞聽小姐殉情,茶飯不思,憂鬱成疾,不過幾日便形如枯槁,鬚髮變白。

印度草醫學也稱為阿育吠陀學(Ayurveda),是印度傳統醫學的主要組成部分。Ayurveda一詞為梵語,意思是生命的科學。阿育吠陀的原理是從平衡中獲得健康。其理論基礎來自於二千年前的印度古典醫書《查拉卡-薩瑪依》(Charaka-Samahit),治病方法是消除病因,而非治癒疾病本身,使用純草藥或草藥合成物,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沒有影響,幾乎沒有副作用。

共有約 102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