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是時候放下手中的酒杯了。新西蘭最新研究表明,喝酒不僅像很多人知道的那樣導致肝癌,也會提升罹患其它六種癌症的風險;而且就提升罹癌機率這一點,飲酒量沒有安全限度可言。
口腔癌

通常家庭或醫療中心都用氯己定(Chlorhexidine,亦稱洗必泰)來治療口腔性疾病,而家庭中也經常使用漱口水漱口,但這可能助長體內的某一種細菌成為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癌症並非沒有一線生機。灣區中醫師蔣雁平接觸過許多被西醫看來無可救藥的患者,他們被西醫說「活不到半年或1年的患者」,但經過用中醫的方法調理後,現在5年、10年過去了,他們還工作、生活得很好。

(大紀元記者李郁玫報導】在臨床上,口腔內的白色斑塊稱為口腔白斑症,紅色斑塊則稱為口腔紅斑症,這些都是口腔癌前的病變,雖然口腔癌前病變並非口腔癌,但是如果長期不治療或刺激源一直存在,之後有極高的可能性會惡化發展成口腔癌。

台灣每年有2,300人死於口腔癌,102(西元2013)年為癌症十大死亡原因第5位,口腔癌九成患者都有嚼檳榔習慣,喝酒、抽菸加上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23倍。

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多年來積極推動「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免費四癌篩檢,希望早期發現罹癌要及早治療,但許多台灣民眾自我感覺良好,以致癌症篩檢推廣仍存有許多困難。

台灣長期照顧發展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崔麟祥26、7歲開始吃檳榔,吃得最凶是在得口腔癌前10年,平均每天要嚼上百顆(10盒)檳榔、外帶半包菸。2010(99)年54歲得知罹癌已是第四期,因為擔心術後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曾經為「選擇死亡還是醜陋過一生」而掙扎。現在因為口腔癌後遺症,已經不能大口吃東西。

殺死癌細胞、抑制癌細胞這是普遍治療癌症的手段,但是你聽過光靠吃東西就能把癌細胞「還原」正常細胞嗎?由韓國紅蔘尤尼特仁發明者金太潤開發的特效抗癌食品「尤尼特仁」,是唯一在韓國保健食品行業獲得三項專利的產品,由於它對各類癌症和糖尿病有著獨特的療效,贏得了患者們高度評價。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今天表示,口腔癌患者常需要以皮瓣手術進行重建,院方已發展出第3種重建手術。

台南市佳里區1名男子因左舌有1個小傷口久未癒合,檢查後確診為口腔癌,幸好屬早期病灶,手術治療後持續接受追蹤。

由於一般人常誤以為口腔癌前期之徵兆是火氣大造成的嘴破,甚至是感冒等,因而容易被忽略,往往當發現口腔內有不正常的病理狀況出現時,才前往就醫。醫師提醒,平日就要做好自我診斷,若一發現口腔內有異常的斑點、下唇麻木或頸部出現硬塊等徵兆時,應盡速就醫。

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今天表示,口腔癌每年奪走2000多名生命,嗜好「香檳酒(抽菸、檳榔與喝酒)」者的罹癌率是一般人123倍。

睡眠不足、壓力大,很多人都會嘴破,但新竹有一名50歲的男性,嘴角一直破,以為是火氣大造成的口角炎,嘴巴又沒有任何異常,一直拖了2個月後檢查,才發現竟然是口腔癌,醫生說,如果口角炎超過2星期沒改善,就要當心!

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辦事處今天說,嚼檳榔及嚼菸葉高度危害人體健康,孕婦嚼檳榔降低生男機率,也讓人更易感染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世界第一,但是在醫療團隊完整治療下,5年存活率也是世界第一;醫師呼籲民眾遠離「香、檳、酒」防治口腔癌。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太保報導)一位罹患舌癌第二期的郵差,在嘉義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巧奪天工般的切除重建,開創了全台首位面部無痕的舌癌重建案例,16日下午已擁有一副新面孔的綠衣天使到長庚醫院再度表達其滿滿的感激。整形外科主任張長正表示,以手術將腫瘤廣泛的切除已成為口腔癌主要治療方式,可以提高存活率,而手術後的口腔顏面重建,也是病患最在意的一部份。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政府衛生單位警告,每天喝2杯酒、或超過1000C.C.的啤酒,恐增加3倍罹患口腔癌的風險。此外,只要飲用稍微超出建議安全酒精量,亦會大幅提高罹患致命疾病的機率。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大腸癌、胃癌、頭頸癌及食道癌等病人需使用5-FU注射化療藥品,都須住院1到2天,中央健康保險局表示,目前已有居家化療使用的輸液器,可帶在病患身上,自動將藥品定量定速打到血管中,此外,健保局也將攜帶式輸液器納入健保給付範圍。

(大紀元記者楊秋蓮台灣高雄報導)口腔癌躍居國內男性癌症的第4位,每年新發病人數佔台灣醫學中心的前三名,為此高雄醫學院於3日舉辦了一場「七心級口腔癌術後重建整合照護」發表會,由高醫整形外科張高評主任談口腔癌整合照護,並邀請3位重建者現身說法,高醫也準備蛋糕祝福他們重建健康與信心。

(大紀元記者王平編譯報導)最近廿年來美國男性罹患人類乳突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導致的頭頸部癌症病例大幅增加,這種病主要是由口交性接觸傳染。

藝人江國賓今天以拒檳宣導代言人出席「戒嚼檳榔幸福無憾-回憶篇」30秒短片首映記者會,他說,10個口腔癌病患9個有嚼檳榔習慣,自己的哥哥也因口腔癌過世。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一般民眾認為沒有抽菸嚼檳榔就不會得口腔癌,但是一名87歲的陳伯伯生活作息正常、沒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等習慣,卻罹患口腔癌。醫師提醒民眾善用口腔癌防治5字訣「破斑硬麻腫」來自我診斷,每半年定期口腔檢查才是防癌的最佳方案。

癌症治療發展是近年全球醫界矚目的焦點,亦是新藥研發之主流,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最新核准一項口腔癌治療新藥之第三期全球性臨床試驗計劃,除了美國之外,全球還有台灣、加拿大、波蘭、匈牙利、俄羅斯、以色列及印度六個國家參加這次的第三期臨床試驗。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 不煙不酒也不吃檳榔的小孩也罹患口腔癌?兒童乳牙換牙時,如果傷口不癒合,小心口腔癌上身!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近日傳出有縣市首長擬以檳榔行銷台灣,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指出,中央衛生機關拚命推動檳榔防制,卻有地方首長不同步,顯見預防宣導的工作無法有效由中央貫徹到地方,橫向層面的整合亦是不足,實為台灣人民健康的一大隱憂。

美國科學家表示,口交會增加罹患癌症風險,是由一種叫做人類乳突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所傳染。在美國,因HPV所導致的口腔癌,比起大多數其他國家多因為抽煙所致的情況更加普遍。從1974年至2007年間,口腔癌的比例增加了225%,且主要發生在白人男性身上。當口交伴侶人數增加,風險也隨之升高。

製作不良的假牙,花錢又賠上健康。一名63歲的婦女因貪便宜鑲假牙,3年前牙根潰爛,檢查後罹患牙齦癌,還癌變致乳癌。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口腔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成長速度最快的一個癌症。近年來,其發生率增加4倍而死亡率上升2.3倍。今(3)日是台灣獨有的「檳榔防制日」,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提醒民眾,重視檳榔議題,預防檳榔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即使認真的刷牙、進行牙齒美白,並且每年固定看兩次牙醫,做足了這些美白功夫,可能還是不能達到牙齒美白的效果;因為預防勝於治療,您還必須避免接觸以下幾種,會破壞牙齒和牙齦健康,並嚴重阻礙美好微笑觀感的因素。

(中廣新聞/寇世菁報導)中山醫大公衛系副教授廖勇柏,今天(27號)發表台灣近40年來「口腔癌死亡率發展趨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性口腔癌死亡率,40年激增四倍。死亡率最高的前五名縣市,分別是台東縣,雲林縣,彰化縣,花蓮縣,高雄縣。八成患者有抽煙喝酒吃檳榔習慣,提醒民眾,如果口腔潰瘍超過兩週沒有痊癒,一定要就醫。

共有約 94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