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長谷川和夫醫師研究失智與臨床工作接近半世紀。二○一七年,他罹患失智,二○二一年離世。二○一九年底,他以失智症者的第一人稱,向世界發言。在這任何人都可能失智的時代,長谷川和夫提出研究者眼中的失智,與實際失智後的差距,以及疾病背後的勇氣、希望與莊嚴。
老人健康

週二(8月20日),世界最長壽人瑞、美國出生的瑪麗亞‧布蘭尼亞斯(Maria Branyas)在西班牙一家療養院安詳去世,享嵩壽117歲。

健康長壽的話題在任何時候都深具吸引力。那些長壽之人是怎麼生活的,尤其是那些成群的百歲壽星居住的地方有何特點,您不妨了解一下,也許從中可以獲得啓發,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聊天聊到一半,突然想不起「恰當的用詞」是什麼,這樣的「忘詞」現象經常被人認為是認知能力下降、失智的前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加拿大的一項研究發現,「忘詞」其實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語速變慢」才是真正的失智警訊。

有家屬跟我們說,他們在照顧失智症患者時內心經歷了很多感受:難過、沮喪、孤單、憤怒、罪惡、無助,他們也感到疲憊和憂鬱,但也有覺得充滿希望、滿足、和自己所愛的人更親近的時候。在面對慢性疾病的現實時,有情緒上的困擾是正常且可理解的,但有時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會發現自己被情緒壓得喘不過氣來。

當年帶著8個年幼的孩子移民加拿大時,多倫多母親汶塞拉·理查茲(Vincella Richards)從未想過,會與先生建立一個育有18個孩子的大家庭。

有家屬跟我們說,他們在照顧失智症患者時內心經歷了很多感受:難過、沮喪、孤單、憤怒、罪惡、無助,他們也感到疲憊和憂鬱,但也有覺得充滿希望、滿足、和自己所愛的人更親近的時候。在面對慢性疾病的現實時,有情緒上的困擾是正常且可理解的,但有時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會發現自己被情緒壓得喘不過氣來。

美軍一名退役士官長日前在他擔任義工的加州特拉維斯空軍基地(Travis Air Force Base)慶祝101歲生日。當被問到長壽祕訣時,他的回答可能會讓醫生跌破眼鏡。

世界上有五個藍色區域,即人們壽命特別長的地區。居住在這五個區域的百歲老人有很多,從其中263名百歲人瑞的生活習慣和精神追求中,可以總結出9條長壽密碼。

平時做一些運動或者工作時,會不小心傷到肩膀,出現肩部痠痛的症狀,可能會讓人感到喪氣。這裡講的不是要大家放棄游泳、打網球,或者是粉刷家裡牆壁,而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同時,我們可以加強肩部訓練,以維持臂膀的健康。本文介紹緩解肩部不適的運動方案,每天只要做一套簡單的肩部訓練,就能獲得很大的回饋。

人們大都知道姿勢不良會導致背痛,同時對肩膀的健康也會有不良的影響,像是圓肩、頸部如烏龜般前傾,對身體就會有很大的負面作用。經常游自由式的人,又不做拮抗肌群訓練與伸展胸肌的人,就容易出現這兩種姿勢。胸部靈活度不夠,會連帶影響肩部。這方面的專業...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常見的失智症,目前科學界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成因還沒有完全掌握,屬於很難治療的疾病。我們能做的就是提早預防。有研究表明,每天運動、走路,能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目前有超過5500萬人(65歲以上的人群中...

9月份銀髮族低鹽料理,採用適合長輩的友善食材,以容易吞嚥、含鈣質和膳食纖維、當季盛產的蔬食,搭配容易咀嚼的補血聖品。本食譜營養價值高,除了補鈣、補血,還有其它重要的營養成分,有助於預防或改善老人常見的健康問題。本文同時列出食材挑選須知和烹調技巧,教你煮出無泥味的皇宮菜、不乾柴的豬肝,讓長輩吃得美味又營養。

銀髮族的消化吸收能力差,飲食宜採少量多餐,準備點心是門學問。本食譜採用三低的米苔目,比市售的甜食更適合當點心,主要能提供四大營養素和能量,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其它特色還有:米苔目Q軟滑嫩、容易飽足,搭配清脆爽口的韭菜、豆芽菜;以蝦米、紅蔥頭爆香肉絲提味,加上韭菜的香氣,最後淋上些許麻油,成了一道鹹香開胃的料理。

一份新研究發現,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更多是來自於人們的生活方式,而非老化。

7月14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份新研究或許解釋了為何男性壽命比女性短。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許多男性出現性染色體喪失的症狀,造成心肌纖維化而引發致命的心臟衰竭。

「吃當季盛產」是重要的養生理念。六月介紹茄子,本月推薦有「綠色人參」美譽的秋葵。常見料理不當,煮得過於軟爛,或不夠熟,帶有澀味。保留最佳口感的料理技巧,就是連同部分蒂頭快速川燙,其中護胃的黏液不至於流失。秋葵富含膳食維素,有助於潤腸通便、防肥胖和慢性病。搭配豆腐是補鈣的極佳來源。以蒜、辣椒調味能平衡食物的涼性。

伴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目前台灣銀髮族肌少症的盛行率是3.9至7.3%,隨著人口老化速度逐漸增加,罹患肌少症可能造成失能、使得生活品質下降,以及增加死亡風險。而且,肌少症可不是銀髮族的專利,有越來越多的中年族群也提早得了肌少症,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坐辦公室的族群,核心肌群很少被用到、被鍛練。如果你平時沒有運動習慣,過了40歲之後,每過10年人體的肌肉量會減少8%,70歲以後則以每10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

油脂能讓食物變美味,因此,為老人準備低脂料理很具挑戰。本月食譜選取6月盛產的茄子,使用少量橄欖油,用電鍋蒸煮,一來內含的水溶性維生素不易流失,二來降低了吸油量。平淡無味的茄子,缺少了大量的油脂,美味不減分的關鍵在於以味噌取代鹽調味,前者含有益健康的卵磷脂和抗氧化營養素。味噌茄子有降膽固醇、抗老化、促排便的功效。

很多人一生都很健康,可是在七八十歲的某個時間點身體一下子變得比以前虛弱。一份新研究稱可能找到了背後的原因,這有助於開發新的療法延緩人體衰老的過程。

筆者開發伸展操的契機,來自於身為物理治療師,在幫助病患復健時感到的前所未有危機感。眼看著日本面臨全世界罕見的「超高齡化社會」危機,照護人員已處於供不應求、無力負擔的癱瘓失衡狀態。相對於需要照護的人數,照護從業人員的數量相對過少。一旦開始需要他人照護日常起居,幾乎沒人能恢復先前的健康狀態。我相信誰都不想臥病不起,誰都想要一生都能自力步行和生活,不需要全面仰賴他人的幫忙。

鑒於不同胺基酸參與不同生理功能,建議多方攝取魚類、蛋、肉類、乳品類等優質蛋白質。為牙口不好老人準備蛋白質飲食,有多種選項,如青花菜海鮮濃湯,選食易消化的海鮮;滷梅花重疊肉則是善用烹調技巧,使肉類變軟;本月選取質地軟嫩的蛋,搭配咖哩、番茄和菇類,料理特色為低脂低卡,有助於增肌,延緩肌肉流失速度,對抗發炎遠離疾病。

4月28日發表於《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一份研究顯示,中老年人每晚睡七個小時最好,睡得太少和太多對認知力和心理健康都會起到不好的影響。

罹患失智症的最大風險因子是年紀的增長,多數患者年齡在65歲以上。家族遺傳也是一個風險因子。但是,家族中有此疾病的基因並不意味著後代一定會罹患此病。研究顯示,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降低失智症風險。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針對食慾不好的老人,料理健脾開胃食物是一門學問。可藉由刺激嗅覺挑動味蕾的技巧,如肉燥的香氣,添加九層塔、蒜頭和芝麻等佐料提味,幫助老人攝取足夠的主食,供應平日活動所需能量。本食譜以胚芽米飯為主食,富含維生素B群和膳食纖維,搭配具抗氧化功效的杏鮑菇和白芝麻,能舒眠減壓,促進排便。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抵抗力逐漸下降。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與免疫系統相關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助於開發藥物針對此機制幫助長者增強免疫力。

養生從早餐開始,粥能補中氣,易於咀嚼、消化、吸收,是老人滋補品的上選。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為主食,搭配蔬菜煮至軟爛的養生粥,可促進老人的就食意願。這些食材具有抗氧化功效,能增強免疫力,纖維的攝取還能幫助通便。

老人害怕肉食,善用一些技巧,幫助長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如1月「青花菜海鮮濃湯」,選取易消化吸收的海鮮。2月推薦「滷梅花重疊肉」,則是變通烹調方式,利用製作東坡肉方法燉煮,容易入口,且油脂含量較少。

口感和營養,是準備銀髮族料理的兩大考量。特別選登高齡營養健康食譜,讓長輩「吃的下,吃的夠,吃的對,吃的巧」。1月採用抗癌尖兵:南瓜、青花菜,和海鮮,內含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熱量及飽和脂肪含量比紅肉低。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種眼藥水,滴入後不用戴老花鏡也能看清東西。

共有約 608 條記錄